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黨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要適應國內外形勢發展,從黨的工作全局出發把握定位,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尊重新聞傳播規律,創新方法手段,切實提高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快速發展,各種新應用新業態不斷涌現,在全球范圍推動著思想、文化、信息的傳播、共享和激蕩,互聯網推動媒體傳播體系和輿論格局發生深刻變革,對各級領導干部做好輿論引導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如何在重大突發事件中加強輿論引導,更好地凝聚共識,形成合力,是政府和新聞宣傳工作者需要破解的重大課題。4月25日,世界互聯網大會秘書長、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央網信辦原副主任任賢良蒞臨“人民學習”演播室,為廣大黨員干部帶來了《新媒體時代領導干部如何提高網絡素養》直播課程。
任賢良從當前網絡意識形態的總體態勢和打贏網絡意識形態斗爭的總要求兩個方面,分享了長期工作的思考與體會。
課程開始,任賢良指出,信息技術迅猛發展,互聯網正全面深刻地融入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特別是隨著媒體深度融合和全媒體時代的到來,信息傳播格局正在發生著廣泛而深刻的改變。作為黨政部門的各級領導干部,如何面對波濤洶涌、瞬息萬變的網絡輿情,積極主動地做好新形勢下網上輿論宣傳工作,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課題。
一、當前網絡意識形態的總體態勢
今年是中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29周年,這29年來的巨大變化,有力推動了中國互聯網的繁榮與發展,深刻改變著社會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在繁榮的背后,網絡空間一時間也是泥沙俱下、魚龍混雜,特別是網上意識形態領域發生著急劇而深刻的變化。
這些變化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網絡媒體帶來傳播格局和傳播方式的深刻變革;2.各類社會風險向網絡空間傳播趨勢明顯,反過來積聚網上輿論又引導、策動、激化現實社會;3.信息技術的快速變革對現有輿論管理手段帶來了新的挑戰;4.意識形態斗爭更加尖銳復雜,一度亂象叢生,給網絡管理帶來很大沖擊;5.十八大以來,中央加強互聯網治理,網絡空間日益清朗。
任賢良指出,“當前意識形態工作70%的任務在互聯網上”,這要求我們要敢于擔當,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當紳士,要當戰士,要敢于亮劍,要喚醒沉默的大多數。
二、打贏網絡意識形態斗爭的總要求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意識形態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牢牢掌握黨對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互聯網已經成為輿論斗爭的主戰場,在互聯網這個戰場上,我們能否頂得住、打得贏,直接關系我國意識形態安全和政權安全。
任賢良認為,要打贏網絡意識形態斗爭,至少要在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1.堅持“正、管、用”。正能量是總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
2.正確處理好道和術的關系。要牽住牛鼻子,緊緊抓住議題設置;要做好跟評維護,充分運用技術手段優化網絡評論引導工作;要“好吃也要好看”,努力推動網上宣傳理念、內容、形式、方法、手段的創新,推出大眾喜聞樂見的新媒體作品,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
3.建設新型主流媒體。要大力推進媒體融合發展,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全面推進工作理念、內容建設、話語方式、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
4.切實加強互聯網治理。要堅持依法用網,強化技術管網,注重綜合治網。
課程最后,任賢良強調,做好新媒體時代網絡意識形態工作意義重大、責任重大。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銳意創新,開拓進取,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