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您的位置:首頁 > 人民品牌 > 人民文娛

林語堂,477封書信里的秘密

2021-05-18 10:43:25 來源:原創 作者: 劉瀟
大號 中號 小號

1975年4月12日,一個并不特殊的日子,林語堂給“S.K.”寫了一封信,信中提到自己剛翻譯完一本小書,“插圖工巧,令人不忍釋手”。這本書就是當時風靡英國的繪本《小熊維尼》。一個月后,他又寫信給“S.K.”,信中提到《小熊維尼》的159頁譯稿已寄出,期待中文出版。

 

此時距林語堂去世還有一年。他的身體已每況愈下,信中提到的譯完的《小熊維尼》最終未曾面世,至于收信人“S.K.”是誰,也無人知曉。直到近日一場有關林語堂書信的拍賣舉辦,秘密才被公開。

 

2020年、2021年,中國嘉德連續兩季推出“故紙清芬見真如——林語堂手跡碎金”專場,號稱“史上最全林語堂手跡”,拍品都是陳守荊所珍藏。陳守荊是林語堂的義女,也是他在世最后十年的秘書,名字簡寫為“S.K.”。今年4月的這場拍賣以820萬港元成交,拔得中國書畫板塊的頭籌。

 

這批拍賣品包括477封、逾670頁林語堂手跡,以及來自林語堂夫人廖翠鳳及相關友人的115頁來函,時間跨越1948年至1976年林語堂逝世前兩周。其中書信、手跡內容非常豐富,大到與文壇政界要人之交往、對文學的探討,小到一個單詞的斟酌,抑或是晚年戒煙的苦惱……事無巨細,無所不談。文獻之外,也包括林語堂與夫人作為定情信物的金色吊墜、林語堂與賽珍珠女士的珍貴合影照等。

 

可謂:平凡日常與人生跌宕兼備,史料價值和人間溫度俱存。


01 “人必有癡,而后有成”

 

本次上拍的書信手跡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林語堂在海外書寫的。自1936年41歲赴美至81歲在香港去世,他的后半生可謂是“飄零在外”,亦中亦西。就如他在《京華煙云》中所道:人本過客來無處,休說故里在何方,隨遇而安無不可,人間到處有花香。

 

林語堂之所以遠赴海外,與賽珍珠有關。上世紀30年代,林語堂經常在《中國評論周報》《天下》等刊物上發表文章,引起賽珍珠的注意。經人介紹,兩人相識。1933年的一個晚上,賽珍珠到林語堂家里吃飯,兩人談起了以中國題材寫作的外國作家,林語堂突然說:“我倒是很想寫一本書,說一說我對我國的實感。”賽珍珠聽了很興奮,并鼓勵他動筆。

 

1934年,林語堂開始用英文寫散文集《吾國與吾民》,從民族、思想、文化等方面向西方介紹中國。第二年,該書在美國出版,賽珍珠作序,面市即登上暢銷書榜。林語堂也成了國際文壇的明星。當時,賽珍珠已返回美國定居。之后,她邀請林語堂到美國。

 

林語堂去美國前,有人議論:林語堂發財了,要去美國了。面對流言蜚語,林語堂無意辯駁,說:“我向來不勸人做文人,只要做人便是。”離滬赴美之前,他未回龍溪(現為漳州)老家,卻去了北平。在中山公園的池邊,41歲的他啜茗吸煙,紓解郁結,靜思未來。

 

1936年8月,林語堂全家來到美國。他接受賽珍珠的建議,開始用英文寫《生活的藝術》,在書中談論莊子的淡泊、陶淵明的閑適,寫中國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觀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鑒石,如何養花、蓄鳥、賞雪、聽雨、吟風、弄月……向西方人講述浪漫高雅的東方情調,被美國人奉為經典。曾經有一個美國人,看了這本書后,特地到唐人街,對見到的每一位中國人作揖。之后,林語堂的《蘇東坡傳》《京華煙云》等陸續出版,成為將中國文化全面介紹給美國及西方世界的第一人。

 

很快,林語堂就在紐約文藝界活躍起來。詩人、明星、評論家、攝影家,各界名流紛紛與林語堂結識。1947年,美國《財富》雜志1月刊還邀請林語堂博士為派克“51號”鋼筆代言。此次嘉德春拍會上,當年雜志封面原件也在競拍品之列,題為“In the Hand of Lin Yutang”(在林語堂的手中)。

 

這一時期,林語堂與賽珍珠相處融洽,兩人于宴會上交流的珍貴照片也出現在此次春拍會上。后來,賽珍珠還曾兩次推薦林語堂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但均未果。1953年,因版稅問題,林語堂與賽珍珠之間出現罅隙。3年后,兩人關系徹底破裂。

 

在美國,除了寫作,林語堂還把熱情投入到發明創造中。當時,他發現西方人寫作快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幫手——機械打字機。于是,他歷時3年,耗資12萬美元,終于在1947年研制出第一臺“不學而能操作”的“明快中文打字機”。

 

此次春拍會上就有他與打字機的合照,照片里他將襯衣袖管挽起,兩手敲打鍵盤,對著鏡頭張嘴吐舌。當時,為發明這臺打字機,幾乎花光了他在美國的所有積蓄。廖翠鳳說:“我們沒錢了。”林語堂卻說:“人必有癡,而后有成。”

 

由于花光積蓄,林語堂只好暫時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上班,朝九晚五,對習慣無拘無束的他來說苦不堪言。但他發明的中文打字機方便好用,令語言大師趙元任贊不絕口,稱它是“了不起的發明”。


02 夜茫茫何處是歸宿

 

1966年,在美國生活了30年的林語堂定居臺灣。第二年,他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主持編撰《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這是他終生的抱負,也是一項繁瑣的大工程。

 

\

·1968年,林語堂在臺北陽明山家中彈琴。

 

當時,陳守荊也在這所大學教書,她的丈夫是林語堂長姐的兒子。因著這層關系,陳守荊開始協助林語堂編撰詞典。相處久了,林語堂夫婦認陳守荊為義女,并贈予信物:嵌有林語堂和廖翠鳳年輕時的袖珍照片的金色墜子。這一信物是林語堂夫婦訂婚時的物件,也是此次拍品之一。

 

此后,很長一段時期,林語堂往返港臺之間。1971年1月19日,林語堂正在臺北與人用餐,突然收到消息:常年受抑郁癥折磨的大女兒如斯,在單位宿舍上吊自縊,只留下遺書一封。痛失愛女,對晚年林語堂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此次春拍會上展出的林語堂書信手跡,將彼時他的內心起伏一展無遺。  

 

在處理女兒的遺物時,林語堂的心情異常平靜。在用香港中文大學信紙書寫的信里,他用工整小巧的字跡書寫,條分縷析:“7.如斯衣物中有短皮大衣/皮質大衣/又新做大衣”,又“8.另有如斯寶重飾品現在五妹處,待回家時定奪分送。廖雪琴處我們回來時再送禮物紀念品。”等等,諸如此類,語調平靜,筆跡小心嚴謹,并在幾處條款上畫鉤以示完成。

 

在信中交代完如斯后事,又處理好在臺房屋錢款等事項,林語堂夫婦去往香港,投奔二女兒和小女兒。他們在臺灣陽明山的住處,則交由陳守荊打理。

 

去往香港前,在寫給“國民政府外交部”闡明赴港原因的書信上,林語堂的心緒看似陷入茫然、紛亂之中,他改之又改,遲遲不提如斯的事。他寫道:“本人此次回國擬請出入(‘國’字涂改)境證,因本人雖家在臺北(士林永福里33)但因二女兒太乙及三女相如……在香港居住”,此句后面部分亦涂涂改改、猶豫萬分,幾次三番將“國”字涂抹,后改為“境”。接著,他寫道:“本人及翠鳳兩老人,身邊又無他人,愿請準行(所)請給與喪(長)期出入境證倘有鑒諒不勝感激。”他還寫了一篇《念如斯》追憶女兒,文中寫道:“夜茫茫何處是歸宿,不如化作孤鴻飛去。”

 

在如斯去世10天后,林語堂已在香港落腳,他寫信給陳守荊,表達感激之情,關照她在臺“看家”事宜。之后,“幽默大師”林語堂又以輕松的語調提及歐洲之行:“我們4月初赴歐游意大利、西班牙、瑞士諸國浪游。且不擬倉皇馳驅名處,只取風景優美之處優游”“樂享人間清福,于身心有益”。

 

林語堂每到一處,便以入住酒店的信紙寫信,寄給陳守荊。這些泛黃的信紙,斷斷續續說明了此次“優游”路線:南去往索倫托的卡普里島,4月18日回到羅馬,接著在意法邊境的假日勝地休息一個多星期,再往法國尼斯,最后到瑞士。對瑞士風光,他贊賞有加:“游盡風光勝地,宇宙之大、石壑之奇,皆非筆墨所能形容。”又說瑞士民風:“風俗敦厚,溫柔有禮。”


03 解開《紅樓夢》譯本的懸案

 

歐洲旅行結束后,夫婦二人回港。林語堂繼續埋頭編纂《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于1972年完成并出版。當時正逢香港出臺使用中文政策,詞典的出現受到香港各界關注。“這幾天報紙及播音天天見報,宣傳活動力量幾乎超過飽和點。”林語堂在信中說道。

 

林語堂和陳守荊相處多年,頗為默契,兩人之間的書信幾乎“無所不談”。有文學的討論,如《紅樓夢》等,也有如住院與療養,乃至夫人看牙洗頭等日常瑣事,可以說是大師晚年的全記錄。同時,這些信件也解答了一些疑問,比如有關《紅樓夢》的一樁懸案。

-->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果冻| 免费国产污网站在线观看| 乱中年女人伦av一区二区| 男女一边摸一边爽爽视频|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japanmilkhdxxxxxmature| 男人桶女人叽叽|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下载| 97视频久久久| 欧美日韩亚洲区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网|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 免费观看成人羞羞视频软件| 日韩电影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乱码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国产欧美| 精品97国产免费人成视频| 天堂8在线天堂资源bt| 亚洲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你懂的免费在线|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精品忘忧草 | 国产一级淫片a|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性色| 好吊操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2021国产麻豆剧传媒剧情最新| 最近的中文字幕视频完整| 国产在线麻豆精品| 中文字幕不卡一区|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吗综合| 国产精品精品自在线拍|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AV片国产| 苏玥马强百文择| 女人张开腿等男人桶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图片|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美女让男人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