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基礎環節,關涉人民如何組織國家政權。圖為2021年12月,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乾元鎮舉行人大代表換屆選舉。
民主在世界各國有多元化的定義和制度安排,“民選之主”“小民弄權”“主權在民”“人民統治”逐漸演變也交錯共存。中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中國社會主義民主始終堅持人民至上,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做到體現人民意志、維護人民利益、匯聚人民心聲、凝聚人民力量。“人民至上”理念一旦以可視、可感的現實樣態運行起來、落到實處,才會周延出無窮的創新智慧。
“人民至上”是提挈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核心理念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一個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新時代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正是堅持以人民性為價值導向,人民至上,廣泛體現人民意志、真實保障人民權益、有效激發人民創造活力,人民主體參與、共享民主成果。中國各項制度都圍繞人民當家作主構建,國家治理體系都圍繞實現人民當家作主運行。千千萬萬的普通中國公民通過各個領域的民主制度和各個層次的民主形式,共同行使管理國家事務、經濟和文化事業及社會事務的真實可行權利。
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廣泛體現人民意志的民主,尊重民意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首要含義。在中國,制定法律法規和解決公共問題都會廣泛征集民意。十幾年來,浙江臺州溫嶺市的干部群眾已經習慣于在民主懇談會上通過“參與式預算”的方式,管好政府“錢袋子”。在各鎮人代會召開之前,人大代表和民眾代表分成經濟發展、村鎮建設、社會事業等多個小組,初審政府預算草案,提出修改意見;會后成立常設人大財經監督小組,協助監督預算執行并參與來年預算編制。四川成都的居委會則和社區組織一道,組織居民對每年政府撥付的社區公共服務資金的使用規劃進行討論,從票決社區內主要服務事項,到分配每一主要服務事項的預算資金,居民們也通過民主懇談的方式,讓決策更“接地氣”。
全過程人民民主也是真實保障人民權益的民主,回應民聲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鮮明特點。不論中西,一般人理解的民主,都不僅僅是自己的意見得到了尊重和關注,自己的建議被納入了決策過程,還包括自己的需求和呼聲得到了針對性的回應和滿足。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一大鮮明特征正是對人民群眾需求和呼聲的及時回應和精準回應,對人民群眾權益切實保障。如何充分利用各發展時期的新興信息技術改善民意回應,中國一直在努力。16年來,各級領導干部直接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這一平臺傾聽網民建議、回應網民訴求,解決網民問題近280萬件。截至目前,全國31個省區市全部開展人民網網民留言辦理工作,其中28個省區市出臺留言辦理工作制度化文件,進一步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在這一數字平臺的制度建設。隨著社會階層日趨分化、利益訴求日趨多元,全過程人民民主對于回應性特征一如既往的秉持,將在中國未來的新發展階段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有效激發人民創造活力的民主,匯集民智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功能。中國一貫堅持“調動人民積極性是最大的民主”,中國基層自治有廣大人民群眾的有序參與。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基層就探索了依靠基層群眾化解基層矛盾的“楓橋經驗”,歷經近60年的風風雨雨,依然在基層發揮著作用,成為中國民主通過匯集民智共建“平安中國”的一大標志性做法。省際糾紛不斷的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聯合陜西省寧強縣加強跨省矛盾聯調,匯集兩地的老黨員、老干部、老民警、老支書和老模范等德高望重的基層“五老”,通過互聯網平臺、兩地調委會工作室等機制,與產生矛盾糾紛的村民談心、聊天,讓“楓橋經驗”煥發出時代感,兩地聯動共建川陜平安邊際。
全過程人民民主深深扎根于你我生活
全過程是人民民主的內在屬性,也是人民當家作主充滿真實煙火氣的落實機制。充滿煙火氣的民主,是腳踏實地、帶著真實生活樣態的民主,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各個方面,貫通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在民主形式和民主實踐過程中深深扎根于你我生活,緊緊聯系著每一位中國人。
選舉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基礎環節,關涉人民如何組織國家政權。中國國家機構選舉、村(居)委會選舉、企事業單位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等廣泛真實,不受金錢操控。協商貫穿民主政治生活全過程,展現了“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愿和要求最大公約數”這一人民民主的真諦。決策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關鍵環節,關涉國家政權的執政取向和運行方式。管理是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的具體表現,體現“人民的事人民管、人民的事人民辦”的主體性特征,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得到保障。監督是守護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最后紅線,關涉人民民主實現是否全過程都真實可靠。廣大人民通過全方位多元化綜合性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行使法定監督權。
真實可感的煙火氣來自哪里?秉持“人民至上”理念,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制度設計和運行,使得時間上的連續性、內容上的整體性、運行上的協同性和人民參與的廣泛性、持續性相統一,使得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各環節、各方面都真實體現人民意愿、聽到人民聲音,人民因為感知到依法當家作主的力量而被激發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浙江溫嶺新河鎮為了當地學校搬遷事宜召開民主懇談會,會場上大約有200人,有決策的利益相關方,也有會前5天接到懇談公告而自愿參加的老百姓。海南海口兩個街道的社區居民又進一步,對轄區內單項不超過40萬元的資金工程、單項不超過20萬元的服務,通過協商討論和最終投票的形式,決定了群眾關心的年度急難“微實事”預算項目。

浙江臺州溫嶺市通過民主懇談會的形式,開展了一系列協商民主實踐。
更有不少地區已經在干部的民主考評上做出新探索。從2019年開始,浙江省西南畬鄉山區就探索讓更多的人民群眾參與到對干部工作的考評當中。全縣通過隨機抽樣、專業分布和個人意愿,選定百余位“兩代表一委員”、村(社)干部代表、社會各界代表。他們都被邀請參加全縣年終考評大會,聽取干部以團隊形式做的大會公開陳述,點評干部工作并打分。整個考評會適時在全縣電視、網絡等媒體向全縣公眾直播,評委團意見作為部門單位干部年終考核的重要參考和下一年干部崗位調整的重要依據。
中國共產黨有效領導人民在有序框架內當家作主,讓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現有了保障。未來新征程上,只要繼續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在尊重國情和歷史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借鑒,系統化創設能夠更好地實現民主與治理績效有機統一的民主形式,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道路將越走越寬廣。(陳承新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主義民主研究中心理事)
系列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