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憑借對數學美學的敏銳感知,揭示了自然界中令人驚訝的微妙之處。
——美國《紐約時報》
世界失去了現代最具影響力的物理學家之一,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也失去了一位受人尊敬的朋友和極具遠見的教職領導人。楊振寧如同一座燈塔,吸引了其他杰出教員和學生。此外,他還推動了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與中國建立起實質、持久的學術聯系。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
除了取得科學成就,楊教授亦深切致力于培養年輕一代。當他在2006年訪問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時,他慨允以其名字命名“楊振寧學者計劃”。該計劃至今仍激勵著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的優秀學子。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楊振寧是一位粒子物理學家,他與李政道的研究推翻了關于基本核粒子相互作用的宇稱守恒定律。二人因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共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該理論帶來了關于基本粒子的重要發現。
——英國皇家學會
楊振寧的理論永遠改變了我們理解物質、能量以及周圍作用力的方式。他的遺產超越了科學的界限。安息吧,大師。您的光芒將繼續指引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
——西班牙教我科學網
除了“楊—米爾斯規范場論”和“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之外,楊振寧對物理學做出的重大貢獻還有許多!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教授、量子信息與物質研究所主任約翰·普雷斯基爾
楊振寧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學者。在亞洲物理學家中,他的成就可能是歷史上最高的。
——日本東北大學材料科學高等研究所教授小澤知己
我很喜歡楊振寧的一段話,大意是一些年輕研究生的起步狀態大致相同,10年后的發展卻大相徑庭。這并不是因為哪個人比其他人更聰明或更勤奮,而是有人走進了有發展的領域,有人走進沒有發展的領域,甚至是強弩之末的領域。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亞歷克斯·迪馬基斯
更多精彩內容
責任編輯:蔡曉慧聲明:版權作品,未經《環球人物》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我要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