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先生(1922年10月1日—2025年10月18日)是享譽世界的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他出生于安徽合肥,早年求學于西南聯合大學,后赴美留學。1957年因與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理論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最早獲此殊榮的華人之一。他在粒子物理、場論、統計物理和凝聚態物理等物理學多個領域貢獻卓著,尤其是“楊-米爾斯規范場論”被譽為現代物理學的基石之一。晚年他回歸祖國,在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潛心科研與育人,并于2015年放棄美國國籍,從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楊振寧的一生,是科學精神與家國情懷交融的一生。楊振寧的科學探索絕非孤懸于象牙塔中的抽象游戲,而是始終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緊密相連?!拔乙簧畲蟮呢暙I,就是幫助中國人克服了自己不如別人的心理?!睏钫駥幍倪@句話,道出了他內心深處的民族信念,也揭示了其科學事業背后的精神動力。最終,他用科學證明了中國人可以屹立于世界之巔,也用行動詮釋了何為“根在華夏,志在全球”。

103歲的楊振寧,走完了他的百年篇章
享譽世界的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名譽院長楊振寧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歲。
2025-10-19 09:08

“我永遠懷念我的父母和養育我的故土”
70歲那年,他受邀來合肥參加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主辦的活動,特意準備了喜歡的“小電影”幻燈片來展示人生歷程。放到尾聲,有一張楊振寧與父母的合照。開講時還高高興興的他,突然難掩熱淚:“我永遠懷念我的父母和養育我的故土。”
2025-11-06 14:31

“中興業,須人杰”
楊振寧走過老教室與紀念碑等歷史遺跡時,步履輕快,充滿故地重游的從容與放松。他一邊走,一邊輕聲向翁帆細數往事,語調溫和而低緩?;蛟S那一刻,抗戰烽火中的課堂、師友們的青春身影,都在他心中一一浮現。
2025-11-06 14:31

世紀楊振寧
楊振寧對故去35年的鄧稼先說:“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可以很自信地跟你說,我這以后五十年是符合你‘共同途’的矚望,我相信你也會滿意的。再見!”
2025-11-06 14:31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同途”
這次送你走后,心里自然有些惜別之感。和你見面幾次,心里總覺得缺點什么東西似的,細想起來心里總是有‘友行千里心擔憂’的感覺。因此心里總是盼望著‘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同途。
2025-11-06 15:46

量子物理學者施郁:楊振寧物理世界的真與美
2004年—2005年,施郁在楊振寧創建的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做高級訪問學者。之后,他與楊振寧保持著密切聯系。
2025-11-06 16:15
科學星空中,他閃爍永恒光芒
1957年,他與李政道因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的革命性思想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最早獲得這一殊榮的華人科學家。這僅是他科學貢獻的“冰山一角”。他在統計力學、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等領域均作出開創性的工作,尤以“楊—米爾斯規范場論”最為卓著。
2025-11-06 16:31

“永遠不會再有另一個弗蘭克·楊了”
石溪分校物理系很快舉辦了一場紀念活動。楊振寧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喬治·斯特曼(George Sterman)發言時,身后的屏幕上寫著:“永遠不會再有另一個弗蘭克·楊了。”弗蘭克是楊振寧的英文名,石溪分校的老同事們仍然習慣這樣稱呼他。
2025-10-30 14:30
楊振寧因病逝世:“歸根居”前憶先生
“歸根居”,楊振寧在清華的住所,先生的身影仿佛仍在眼前,落葉歸根的故事已經寫就?!拔业钠瘘c,就是我的終點……我的終點,就是我的起點?!边@是楊振寧喜愛并親自譯成中文的詩句。由起點,到終點,他的一生探索未知,心懷家國。
2025-10-19 09:09

楊振寧百歲演講刷屏!與他“千里共同途”的科學界大佬都有誰?
時間過去50年,楊振寧再憶至交,想起對方信中那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同途”,深情回應道:“稼先,我懂你的‘共同途’的意思,我可以很有自信地跟你說,我是后50年合了你‘共同途’的途,我相信你也會滿意?!?
2021-09-24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