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瑋:產研結合 走一條自主創“心”路

2022-10-26 15:01:07 來源:環球人物網 作者:馮小玨
小號 中號 大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為國民經濟主導產業,工業為生產生活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而機械制造,正好比工業的“心臟”——為其源源不斷地輸送著至關重要的技術裝備。
  從單一設計業務的地方科研院所到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科技集團,始建于1957年的四川省機械研究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川機院”),不僅成功孵化出省屬科研單位第一家上市公司,如今也已在多個業務領域掌握了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機械制造技術,產品和服務輻射省內外乃至國際。
  探尋背后“密碼”,是產、研深度結合。“堅持科研與產業的雙輪驅動,以科研促進產業,為產業帶來持久動力,用產業反哺科研,保科研不竭之‘水’。”川機院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彭瑋深耕行業多年,見證了川機院一路走來的艱難與不易,也對其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滿懷豪情。
彭瑋:產研結合 走一條自主創“心”路
四川省機械研究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彭瑋(環球人物網實習生 曹心瑤/攝)
  勇立潮頭 敢為行業先
  標志我國核電技術水平進入世界第一方陣的“華龍一號”,國產化率達85%以上,為國人所自豪。其中,來自川機院的主泵機械密封等關鍵核心零部件,相比其他機械設備,雖不被大家熟知,但它們卻是保證設備安全運轉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可以說是無名英雄。”彭瑋說道。
  說到密封技術,很多人會聯想到生活中常接觸到的保溫杯杯蓋里的小小密封圈,那有多少技術含量?對此,彭瑋介紹道,“那是靜密封,而機械密封是高壓、高速旋轉下的動密封,對密封的精細度有著極高的要求,通常是納米級的。”
  運轉中的機械物體之間要進行密封非常不易,直接接觸會產生摩擦與熱量。“所以密封配件的封口處,不能完全封死,需要運用氣浮技術,精確預留下比頭發絲還要細的縫隙,才能既做到密封,又防止摩擦生熱。”彭瑋說,“早年,這項技術一直依賴進口。”
  中密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密控股”),作為川機院孵化的省屬科研單位首家上市公司,前身是中國最早開展密封技術研究的單位之一——四川省機械研究設計院密封技術研究所。如今,致力于打造民族創新品牌的“中密控股”,已有不少產品成功實現國產化替代,不僅打破了受制于人的“卡脖子”局面,還將產品輸出到世界各地,成為中國機械密封行業唯一的A股上市公司,是工信部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也成功入選了中國制造隱形冠軍。而這樣的成就,在15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彭瑋回憶,2001年,川機院從事業單位轉制成為企業,從此開啟了市場化經營之路。當時的經濟基礎和綜合實力都非常有限,2008年新建辦公場地之后,經濟情況更是捉襟見肘。
  怎么辦?時任院長不等不靠,轉變思路,打破傳統的運作模式,提出要依托院內的研究所打造一個上市公司。
  顯然,這樣的決定,并沒有多少人上心,很多人以為就是喊喊口號。但也有一部分人,為之躍躍欲試,彭瑋就在其中。“2008年,我還是財務處處長,我們院歷史上第一筆貸款就是我辦的。”說起那段經歷,彭瑋仍記憶猶新。“那時,我們貸了500萬,這在當時的我眼里簡直是天文數字。”
  沒想到,這筆“巨款”不到一周便花完了,更別說支撐接下來的研發工作。然而,這并沒有動搖他們上市的信念,反而更加堅定了科技改革、成果產業化的信心——一定要讓自己的產業開花結果,川機院才能得到長足發展。就這樣,川機院又從銀行貸了300萬,度過了生死劫。
  “光有自我感覺良好的技術,經營管理能力也有所欠缺,在這樣的情況下去謀求上市,在當時談何容易。但如今來看,卻正是那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才讓我們搭上了改革創新的那趟‘快車’。”據彭瑋介紹,當時,川機院作為省內首批轉制科研院所,身先士卒,得到了省經信廳的大力支持。同時,石化產業彼時正迎來的良好發展機遇,也為中密控股上市送來“東風”。“我們的產品就是應用于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氣化工等行業,恰好那時國家加大了這方面的投資,我們的企業就這樣被拉到了幾個億的產值。”彭瑋說著,感慨萬千。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還是川機人的奮發努力。那時,面對未知的上市之路,川機人吃在廠里、住在車間,都是常態。技術上有缺陷,就一遍遍去試,客戶不買賬,就一次次去跑。“那時候,很多人基本上都是‘5加2’‘白加黑’,這就是我們川機人的創業精神。”彭瑋說道。
  “也不是沒有想要放棄的時刻,但還是一起咬牙堅持下來了。”彭瑋說,面對上市籌備過程中的重重困難,川機人也出現過畏難情緒,但憑著一腔執著的“創業精神”,還是關關難過關關過、事事難熬事事熬。川機院整合3個研究所成立的股份制公司,最終在2015年成功上市。
  自2008年啟動股份制改制工作,到2015年順利上市,再到今天成為國內密封行業龍頭,由川機院孵化而來的中密控股,已讓川機院經濟利潤實現幾百倍的增長。當初的勇立潮頭,如今已成就非凡。
  堅定信念 走自主創新道路
  隨著中密控股成功上市,川機院產、研結合的發展理念得到有力驗證,“再造一個中密”便成為了川機人的新目標。這一次,他們將目光,轉到了另外一個“卡脖子”行業。
  環保行業,是近年炙手可熱的領域,有許多技術空白亟待填補。“我們想復制中密的成功經驗,首先聚焦的,就是這些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產業。”彭瑋說道。
  動壓氣浮高速離心鼓風機,是污水處理過程中提供氣體動力的重要工藝設備,市場十分龐大,但國內原先并沒有相應成熟的技術,核心部件全部依賴進口。
  因此,川機院對標國外先進技術,啟動項目研制工作。彭瑋介紹,經多年努力,川機院研制的動壓氣浮高速離心鼓風機集合了多項核心技術,效率高、能耗低、噪音低、體積小,安裝維護方便,成功實現核心部件替代進口。“同等參數條件下,能耗比知名國際品牌降低30%以上。”彭瑋說著,眼里透露著自信。
  赤泥是制鋁工業提取氧化鋁過程中產生的污染性廢渣,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目前,我國赤泥堆存量達10億噸,并且每年新增排放量高達1億噸。川機院采用自主創新的“新型磁化離析熱反應及弧場分離工藝技術”,將氧化鋁生產過程產生的尾礦赤泥變廢為寶,使整個生產過程中無二次污染,達到無害化、零排放,攻克了赤泥資源化再利用不徹底的世界難題。
  “我們在山東陽信縣建設了產業化示范線,具備日處理1000噸赤泥的能力。”據彭瑋介紹,待項目推廣普及后,將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此外,川機院立足食品飲料行業,將“數”“智”賦能傳統產線,承擔了“小龍坎全國首座全智能化底料生產工廠”建設,打造出國內單體車間產能最大、產線最全的“一體化智能工廠”;助力農業現代化生產,協同攻關行走智能花椒采摘機器人等技術研發任務,在智能農機裝備領域實現重大關鍵共性技術突破。
彭瑋:產研結合 走一條自主創“心”路
川機院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彭瑋(中)在中密控股生產車間關心生產情況(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彭瑋看來,這些自主創新項目是“再造一個中密”的必經之路,但人才培養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我們始終把創新置于院的核心地位,而創新是靠人才驅動的。”但地方科研院所在吸引人才方面不具優勢,為此,川機院一直在探索,并在長期發展過程中,不斷調整、創新出自身獨有的引人育人模式。
  一方面,完善的培養體系,為研究人員搭建成長道路。對新進的研究人員,通過經驗豐富的老師“傳、幫、帶”,提升專業技能,實現學有所用。同時充分利用與省內外高校組建的項目平臺,開展人才交流,也能發掘科研人員所好、所長,實現進一步發展。
  另一方面,在成果激勵上,川機院更是“下足了本”。積極探索技術入股、股權激勵、項目績效、成果及成果轉化獎勵、產業提成等多種激勵形式,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創業活力。“在研發專利獲取獎金等‘一錘子買賣’外,科研成果產業化后產生的提成、分紅,科研人員也能持續享受。”彭瑋說道。
  激發科研人員創新熱情,用科研成果為產業發展奠定基石,依托產業發展反哺科研。彭瑋認為,“再造一個中密”的目標或許宏大,但只要堅持自主創新,走國產化道路,思路對了,總會有結果。
  服務社會 迎挑戰立新功
  在堅持自主創新,走產、研結合道路的過程中,川機院也一直心系社會、勇擔責任,為政府部門、省內外企業提供優質、專業的服務,積攢能量、回報社會。
  “2020年初參與研制口罩機,我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擔當。”彭瑋介紹道,當時,面對突然襲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醫用口罩的用量急速加大,整個四川省口罩機采購“一機難求”。川機院臨危受命,牽頭組織省內多家企事業單位成立應急口罩機研制攻關小組,在沒有圖紙的情況下,去口罩廠家實地研究。
  “沒有圖紙,只看外表,里面是什么我們也不知道,還是請省領導出面協調,才在口罩生產的關鍵時刻將機器暫停了三小時供我們的科研人員進行研究。”彭瑋回憶,就是在這寶貴的三小時內,科研人員爭分奪秒地測繪機器,搞清了制造原理。8天成功研制出平面機樣機,11天研制出折疊機樣機,實現了“四川造”口罩機零的突破,大幅提升了全省口罩產能。
  在社會責任之外,作為省內機械行業的排頭兵,川機院在幫扶中小微企業上,也做了不少工作。
  “作為省內機械行業綜合性科研單位,我們承擔了中小企業科技服務工作,也是國家工信部認定的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和工業產品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實驗室。”彭瑋介紹,川機院可以為中小企業提供全過程服務,包括企業的選址規劃、技術服務、科技獎項申報、標準制定和融資等。
  而對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川機院承擔了省政府園區風險資金池管理任務,這是按省政府政、銀資金風險分擔機制要求組建的風險資金池。“省市兩級提供財政資金補貼融資成本、銀行提供信貸支持、園區提供產業服務與擔保,我們負責管理、運營,園區、公司、銀行各擔風險,融資風險及成本都大幅下降,真正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彭瑋介紹了“園保貸”項目,2015年8月,由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牽頭,川機院參股,成立四川工創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面向全省所有園區企業,負責“園保貸”項目的專業化運營管理。
  “目前,服務全省100多個工業園區、800多戶企業,累計放款2300多筆,累計放款金額100多億元”,彭瑋介紹,該項目的實施,很好地幫助了省內中小微企業,促進了四川產業的發展。正因如此,后期又推出了“服保貸”“制惠貸”產品,為產業鏈的穩鏈、固鏈、強鏈發揮更大作用。
  65載櫛風沐雨,川機院勇立潮頭。從糖基處起步,現已發展為擁有21家全資、控股、參股公司的現代企業集團,業務板塊除突出的密封產業,還涵蓋工程設計產業、電子電氣產業、節能環保水資源裝備產業、智能裝備產業、先進農機裝備產業以及其他精密非標裝備產業,在多領域探索創新。
  2021年底,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國有資產統一監管的要求,川機院整體劃轉并入四川振興集團,在“金融活水”的注入下,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加入四川振興集團后,我們充分感受到集團大家庭的厚愛。”彭瑋坦言,并入四川振興集團后,川機院不僅精神風貌為之一新,亦在許多方面,獲得切實幫助。聯合成立的并購基金,幫助中密控股提升資本運作與投資能力;交流合作平臺的搭建,帶來了大量新的合作業務,拓寬了客戶面、業務源等。
  改變之下,亦有挑戰。作為振興的一份子,肩負“振興四川產業、促進天府創新”的重大使命,壓力也顯而易見。而在彭瑋看來,這也正是川機院迎來的新機遇。“有了更高的平臺,我們理應也要有更足的信心。我們將朝著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將川機院建設成為系統領先、行業先進、國內知名、具備較強核心競爭力的國際化現代科技企業集團。”(作者:馮小玨)
責任編輯:馮小玨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京ICP備2023030480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激情电影在线观看| 麻豆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品区| 波多野结衣教师系列5| 女网址www女高清中国|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网站| 中国老师69xxxx高清hd| 腿张大点我就可以吃扇贝了| 日日大香人伊一本线久|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樱花动漫|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网站| 色哟哟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永久福利在线观看不卡| 内谢少妇XXXXX8老少交| jizz大全欧美| 波多野吉衣AV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BD在线观看| 18禁无遮挡羞羞污污污污免费 | 欧美色图综合网| 国产精品视频a|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尤物| 黄网站在线免费| 抱着cao才爽| 免费一看一级毛片人| 97色偷偷色噜噜狠狠爱网站| 欧美性xxxx极品| 国产在线视频网| 中文无码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V| 精品国产男人的天堂久久| 夜夜春宵伴娇全文阅读|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日本夫妇交换456高清| 十分钟免费视频高清完整版www| h电车侵犯动漫在线播放| 欧美性猛交xxxx| 国产成人tv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香港明星裸体XXXX视频| 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