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日上午舉行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一場“代表通道”上,全國人大代表、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副主任、研究員侯蓉分享,通過近30年的時間,她和同事們將成都大熊貓基地大熊貓的數量從1994年的18只擴展到現在的237只,增長了12倍。同時,她表示,為了讓野生大熊貓能夠永久生存和繁衍下去,要更好地保護好大熊貓棲息地。
出于工作需要,侯蓉在1995年秋天第一次接觸到大熊貓,早年參加大熊貓幼崽的育幼經歷,讓她感到了身上沉甸甸的責任。她在從事大熊貓保護中深刻理解到,野生動物遺傳資源的保護管理和疾病預防控制對保護野生動物是多么重要。而在當時,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動物防疫法中都缺乏相關的法律規定。侯蓉從2008年擔任全國人大代表起,就開始思考相關領域法律法規層面問題,因為保護生物多樣性需要各方的持續努力。
“在我擔任代表期間,曾經三次提交了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的議案,一次提交了修訂動物防疫法的議案。”侯蓉說,在這些議案中,她提出了要加強野生動物遺傳資源的保護與管理、建立野生動物疫病聯防聯控機制、加強流浪動物管理、建立野生動物疫病的檢疫標準等等建議。最終,這些建議在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動物防疫法修訂中得到了不同程度吸納。現在這兩部法律已經正式頒布。
侯蓉認為,繁育大熊貓只是其中的一個階段,最終的目標是要讓它們恢復野性、回到野外,讓野生大熊貓能夠永久生存和繁衍下去。“生態文明理念現在已經深入人心,保護生態環境已經成為了全民共識,這也讓我更加堅信我們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野生大熊貓一定能在我們的土地上更加愜意地生活,更加健康地成長。”她說。 (蔡樹菁)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京ICP備20230304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