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京閉幕
習近平全票當選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
習近平出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
習近平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
習近平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開幕
習近平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
習近平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講話側記
激勵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信心滿懷奮進新征程
習近平的這些話催人奮進
習近平主席進行憲法宣誓 誓言錚錚 不負人民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第三場“部長通道”采訪活動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三場“代表通道”采訪活動舉行
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第三場“委員通道”集體采訪活動舉行
評論君聊兩會|將人民“置頂”,續寫“言”值擔當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圓滿完成各項議程,產生新一屆國家機構組成人員后,13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13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國務院總理李強應大會發言人王超的邀請出席記者會,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空難死里逃生30年后,他拄拐上兩會
又美又颯!不愧是“每年火一次”的小姐姐
全國政協委員何超瓊:我會說我是大灣區人
一字觀中國·升丨中國兩會傳遞蓬勃“升”勢
數評兩會: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
從三個報告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年輕人關心的這些事,政府工作報告里這樣說
數評兩會:約6700萬人受益!緊緊兜牢民生底線
數評兩會:五年減稅5.4萬億元!放水養魚涵養稅源
沉甸甸!這些殊為不易的成就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從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看美好生活新期待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三場“部長通道”采訪活動,邀請部分列席會議的國務院有關部委負責人接受采訪。
國家體育總局局長高志丹:冰雪運動既要為國爭光,也要為民增利
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有信心能夠推動中國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自然資源部部長王廣華:一定能夠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
3月12日8時,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三場“代表通道”采訪活動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邀請部分全國人大代表接受采訪。
廖紅:將更多農業科技創新技術做給農民看、領著農民干、帶著農民賺
任子威:為建設體育強國繼續發揮光和熱
馮丹:為促進信息存儲技術發展、存儲國產化貢獻力量
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第三場“委員通道”采訪活動于3月11日(星期六)14時05分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
宋海良:去年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總量歷史性超過煤電
曹鵬:讓2億靈活就業者受關心更安心
皇甫宜川:有好電影才會有觀眾
建議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完整社區建設
吳晨認為,以完整社區為代表的城市更新并非傳統意義上的城市開發,而是在政府補貼與監督管控下,企業兼顧一定社會使命,從運營管理著手,通過高質量、高效率的資產管理,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為核心,從“好房子”到“好街區”,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的城市更新。
培養農村青年主播 激發青年返鄉創業的意愿
今年,喬進雙梅再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她提出了“關于利用新型數字平臺促進青年返鄉創業的建議”。“可以培養一批掌握短視頻和直播‘新農技’的農村青年主播。在他們的推動下,有利于形成青年返鄉創業的規模化效應,也有利于帶動更多的本地就業場景和機會。”
鄉村振興需選出“領頭雁”栽下“梧桐樹”
王建廣建議在國家層面以更大力度抓好宣傳教育,尤其要加大對大中小學生的教育引導,逐步扭轉人們固有的思想,在引導社會各界人士和高校畢業生積極參與鄉村振興上取得新突破。制定出臺更多優惠政策,以更大力度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持續加大工業反哺農業力度,為各類人才參與鄉村振興提供更好的工作、生活和發展條件。
建議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做有組織的科研
方復全代表建議,要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做有組織的科研,把政府、企業、市場、社會等各方面力量擰成一股繩,凝聚一大批具有拼搏奉獻精神和家國情懷的科技人才,形成強大合力,打好關鍵核心技術協同攻堅戰。同時,要完善相應考評制度,讓科研人員更加心無旁騖地專注于前沿基礎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實現越來越多“從0到1”的突破。
以檢察工作現代化服務首都現代化建設
“新時代新征程,首都檢察機關將持續適應人民群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內涵更豐富、標準更高的法治需求,堅持為民檢察,以公正司法踐行法律執行和實施領域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深化推進檢察為民辦實事實踐,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朱雅頻說。
建議加強數字經濟司法保護
加強數字經濟的司法保護,完善數字經濟立法,強化法治政府建設,營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良好營商環境。完善政府、企業、行業組織和社會公眾多元共同參與協同的數字經濟治理新格局,促進企業良性競爭,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此外,政府落實支持企業發展數字產業的具體措施,聚焦突破高端芯片、基礎軟硬件等“卡脖子”和前沿核心技術,改善投融資環境,合理放寬融資門檻。
深化“放管服”改革 打造“四最”營商環境
黨中央作出了“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的戰略部署,新的一年,我們將深入貫徹中央部署要求,始終堅持“項目為王、環境是金”工作導向和“全國一流、全省領先”工作標準,以即將出臺的《持續打造“四最”營商環境二十條措施》為統領,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建議加強兒童用藥供應保障
張抒揚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建議在現有研發申報兒童藥品清單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兒童用藥研發目錄,引導優先研發創制,滿足兒科臨床用藥需求;加強兒童藥品的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推進完善藥品說明書中兒童用藥信息;完善兒科人群藥物臨床試驗的安全保障,完善兒童藥品優先審評審批體系。
從“成績單”和“任務書”中看鐵路高質量發展
劉振芳表示,國鐵集團將聚焦勇當服務和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火車頭”,主動對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著力做好服務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等工作,奮力推動鐵路高質量發展、率先實現鐵路現代化取得新成效,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貢獻鐵路力量。
加強政策合力 系統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
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截至目前,我國已經在完善基礎制度、建設要素市場、健全市場監管規則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但是,目前我國統一大市場還處于持續發育形成階段,仍存在區域壁壘、標準不統一、市場主體創新力未得到充分發揮等堵點。
積極推進慈善醫療健康發展
為促進慈善醫療這項有益社會事業的健康發展,鄭功成建議:一方面要提高對慈善醫療的認識程度與重視程度,充分認識到慈善醫療在目前我國慈善領域中的重要地位,并將網絡個人大病求助納入中國特色慈善醫療范疇,通過促進慈善醫療的健康發展來帶動整個慈善事業的發展;另一方面要明確網絡大病個人求助平臺的法律地位、監管主體及一般行為規范,為這項有益事業提供基本規范。同時,各地醫保部門可與民政部門共同牽頭,聯動相關部門、慈善組織和醫療機構,形成聯動機制,統籌促進慈善醫療發展。
讓盲人穩定就業體面就業
“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不僅僅意味著身上多了一個標簽,更多的是身上沉甸甸的壓力和責任。”王永澄說。關于未來履職方向,他將聚焦于殘疾人教育和就業,“每一個殘疾人都像是一棵青草,雖然經歷著生活的磨礪,卻依然倔強,依然滿懷希望,向陽生長。”
提升黑土地精優農產品 走好品牌強農新路徑
冷友斌認為,在黑龍江等黑土地核心區域,建立國家級黑土地保護和鄉村高端產業發展先導區,有資源稟賦、政策和產業基礎等突出優勢。為此,他建議實施黑土優勢產業提升行動,打造鄉村產業向標準化、綠色化、科技化、高端化轉型升級的新樣板;實施黑土精優農品提升行動,集中力量培育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農產精品,走好品牌強農的新路徑;實施黑土生態農業提升行動,促進秸稈和畜禽糞污資源化綜合利用等產業發展,探索黑土地保護利用提質增效的新模式;實施黑土聯農帶農提升行動,深化企業下鄉、村企聯動,立足全產業鏈拓展富農增收的新機制。
以土地規模經營促進農業科技應用
“規模出效益、科技創高產,現在農村已經有了一批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大家都在嘗試規模化經營、機械化耕作、科技化管理、標準化生產、訂單化出售、產業化發展,這個時候更需要多關心、多支持。”徐淙祥說。
點擊按鈕或左右滑動切換
吳晨
喬進雙梅
王建廣
方復全
朱雅頻
閻建國
史志軍
張抒揚
劉振芳
田軒
鄭功成
王永澄
冷友斌
徐淙祥
建議設立中國現代醫學博物館
王俊說,在北京設立中國現代醫學博物館,有助于豐富和完善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引領帶動全民健康素養提升。在北京建設中國現代醫學博物館,既能以健康文化完善全國文化中心內涵,又可以借助北京文化資源底蘊繁榮發展健康文化。同時,授牌全國健康教育科普基地,推進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倡導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全國范圍形成示范效應。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講好中華文化故事
文化是國際交流的載體,藝術是文化傳播的橋梁。近年來,越來越多代表中國文化形象的藝術作品走出國門,但應當清醒認識到,藝術作品“走出去”也面臨諸多困難和問題,如經費有限、有限的藝術作品難以產生持續的影響力等。因此他建議:一是以展會和活動為抓手促進藝術精品傳播。二是實施文藝人才強國戰略,著力造就世界級的中國藝術大師。三是加快建設高質量美術教育體系。
提升編程教育普及效率和發展質量
楊杰建議,通過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編程教育的融合創新,發展“互聯網+編程教育”,促進優質編程教育資源共享,為不同學生量身定制學習建議和指導方案,提升編程教育普及效率和發展質量。
推動職業教育發展 暢通技能人才成長渠道
職業教育如何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在拜文匯看來,推動現代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關鍵是暢通技術技能人才成長渠道。
突破技術瓶頸 推動農機裝備自主創新高質量發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張曉侖看來,農機裝備產業中的核心問題還是技術問題,要著力突破技術裝備瓶頸,力爭牽住“牛鼻子”、解決“掉鏈子”、突破“卡脖子”,推進農機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
兒童劇不是純粹的簡單甜美,要帶孩子認識世界
近年來,兒童戲劇佳作不斷,幫助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也幫助孩子們了解世界、感悟人生。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馮俐在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表示,她此次在全國兩會上帶來的提案也與此有關,“希望能夠遴選一批優秀的兒童劇進入美育教育中,讓更多的小朋友可以享受到兒童劇,讓藝術的種子播撒到更多孩子心里。”
促進關鍵技術攻關 夯實產業閉環能力
在科技創新的發展上,商文江建議,夯實產業閉環能力,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產業閉環是指在產品生命周期中,從研發、原材料供應、生產、銷售、回收、再利用等環節的整個過程。”在商文江看來,在某種意義上,閉環能力就是自足能力。
推動即時電商高質量發展
“推動即時電商的發展,符合中國城鎮化發展規律,是城市提高競爭力的重要維度。”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陸銘建議,大力發展本地即時電商,利用“數實融合”滿足消費升級,打造城市高品質生活。
賡續中華文明根脈,讓文物點亮大眾生活
在馬蕭林看來,如何實現考古成果全民共享,對文物做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非常值得關注。當下,許多考古成果被轉化為大眾喜聞樂見、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陳列展覽、文創產品、數字化體驗及公眾活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
強基層、促分流,中西醫結合優化診療是深化醫改的方向
目前,我國老年人患有慢性病的約1.9億人,失能、半失能的約4000萬人。在黨中央、國務院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不斷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撐體系大背景下,亟需加大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和保障,繼續開展預防和干預行動,減少老年人失能發生。對失能老年人提供從居家到社區到機構的全鏈條長期照護服務,并開展老年護理需求評估。
聚焦科技自立自強 提升自主工業軟件研發能力
“當前,我國正處于由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發展的關鍵階段,機遇難得,同時面臨的挑戰也十分嚴峻。”趙靜介紹,在科工領域,存在軟件核算方式不完善、知識產權保護不到位等問題。“這些問題導致國產工業軟件研發動力不足,無法形成良好的軟件研發生態,影響了國產自主工業軟件研發能力的提升。”對此,她建議,通過實施重點領域工業軟件國產化替代工程、加強軟件知識產權保護、推進軟件訂購計價、加大國產工業軟件研發的財政支持力度等方式,讓自主工業軟件研發能力再躍升一個臺階。
推動草原生態和民生實現雙贏
草原不利用不行,過度利用也不行。在徐睿霞看來,“建議增設草原生態價值補償項目,進一步優化補獎成效評價,推動由按‘畜’評價向按‘草’評價轉變,并按照生態服務價值補償原則,對草原生態保護者提供補償。”
加快高水平非通用語種人才培養 講好中國故事
“當前,我國非通用語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模式難以適應國家需求,距離完整準確講好中國故事還有不小的差距。”崔海洋通過調研發現,當前許多高校將國別作為開設新語種的首要依據,忽略了語言自身的特征和市場的實際需求,缺乏科學嚴謹和相對穩定的課程體系。
建議短視頻平臺用好青少年保護模式
“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是我們的職責之一。”賈海洋表示,短視頻產品在很大程度上拓寬了未成年人的知識面。但也要看到,短視頻刷屏上癮對未成年人產生的負面作用。
王俊
許鴻飛
楊杰
拜文匯
張曉侖
馮俐
商文江
陸銘
馬蕭林
阮詩瑋
趙靜
徐睿霞
崔海洋
賈海洋
部委回應代表委員意見建議現場直擊
李世瑤:把推動農業現代化的論文寫在大地上
兩會現場速遞丨吉列子日代表的鄉村振興新收獲
兩會現場速遞|女代表履職“三人談”
鏡觀·兩會丨使命如磐
對話龐永輝:吸引各種各樣的人才傳承非遺技藝
聽,來自“美好鄉村”的聲音
微紀錄片|人大代表樊九平
航天員劉洋:感謝祖國讓我代表億萬女性出征太空
何超瓊:抓住大灣區的發展機遇
巴基斯坦駐華大使:期待學習中國式現代化經驗
中國女足主教練水慶霞:任何事如果輕而易舉得到,那就不叫奮斗
@你,代表委員發起位置共享|風霜砥礪千年后,讓云岡石窟“活起來”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