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線、抹灰、找平……農民工出身的他,熟悉每一道砌墻工序。早年間,鄒彬跟著父輩到工地打工,成為一名泥瓦匠。2015年,鄒彬靠著一手砌墻絕活,參加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砌筑項目全國選拔賽,最終贏得該比賽唯一一個中國參賽名額,并獲得優勝獎,實現了中國在砌筑組獎牌零的突破。2018年,年僅22歲的鄒彬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是當時湖南省最年輕的全國人大代表之一。今年,鄒彬再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從農民工到全國人大代表,鄒彬在接受央視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
央視網記者:作為建筑行業的代表,今年你提了什么建議?
鄒彬:我的兩會建議是《關于進一步服務產業工人轉型、弘揚工匠精神、推動質量強國建設的建議》。提出這個建議的初衷,第一是通過對產業工人進行職業教育、再培訓,可以提高他們的技能,從而減少工友的流動性,提高收入的穩定性,自身的權益保護也能得到更好的保障。第二是產業工人轉型,能促進更標準化的施工流程,能更好地建造出更高質量的產品。
央視網記者:您曾在北京、黑龍江、上海等地進行過調研,從調研情況看,你覺得現在建筑工人迫切需要提升什么?
鄒彬:“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覺得目前建筑工人群體迫切需要職業教育,不單單是純手工工藝,還包括對設備機器的操作、上崗資格培訓等等,全方位提高建筑工人的綜合能力。
近幾年,對工程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同時,農民工人數本身也很龐大,競爭激烈。如果建筑工人不提高自己的手藝,就可能會面臨淘汰。其實通過我的調研發現,現在工友們對于提高手藝技能的意識已經有了明顯的改觀,他們愿意通過參加技能比賽、培訓來提高自己。
我走訪過施工一線的現場,也去裝配式工廠和工友們交流過。在裝配式工廠里面工作,工人的流動性是沒有這么大的,但是在我們的施工現場,比如南方可能雨水天氣比較多,經常下雨就導致一些工友做不了事,收入就不穩定。裝配式建筑是從廠房里面把我們現場需要的鋼筋混凝土做好后,直接就可以運到施工現場去拼裝,不僅更加低碳、節能、環保,還能節省人力。裝配式建筑是建筑行業未來發展的新趨勢,今后也會繼續推進,這也對建筑工人的綜合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
央視網記者:再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你有什么感受?
鄒彬:能夠再次當選人大代表,我真的非常感謝這個時代,“這是一個人人都能出彩的時代”,在各行各業,只要堅持“干一行,愛一行”,把每一件小事都當成大事干,都能干出自己的精彩,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一份力量。
成為人大代表后,我每天過得都很充實,自己的政治站位、學習能力、溝通能力都有很大提升。同時,因為我從事的是建筑行業,我也會牢記初心,替這個行業和群體的人去發聲,推動解決他們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記者 豆瑞華 弟辰晨)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京ICP備20230304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