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當前土壤環境質量發生了基礎性向好變化,但在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長沈仁芳看來,目前我國提升糧食安全依然大有可為。
為此,沈仁芳建議,全面持續推進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并將其作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和健康中國的重要任務。其中,土壤環境基準科學求證和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合理制定是高質量推進土壤環境管理和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的關鍵所在。
問:為什么要關注耕地健康,有哪些意義?
沈仁芳:糧食安全的要害是種子和耕地。眾所周知,種子優良對產出有極大幫助,但是大家對土壤的了解可能相對較少。事實上,不同質量的土壤,生產的農作物不同,其產量、品質也就不同。所以耕地健康和糧食安全是息息相關的,我們應當去關注。
問:提升耕地健康和提升耕地質量有哪些不同之處?
沈仁芳:以前提到耕地質量時,主要是指安全的質量,比如土壤是否肥沃,是否有污染。但是土壤健康既包含了肥力和污染的問題,同時還包含土壤對生態的整體影響。比如說,水稻田其實屬于人工濕地;土壤與“雙碳”戰略息息相關。
因為土壤里面含有機質,含碳量大,比空氣中所有的碳加起來都多,所以,土壤里的有機質一旦有變化,對空氣里二氧化碳濃度的影響非常大。如果土壤表層每年增加千分之四的碳含量,地球上所有排放出來的碳就可以全部被固定,對碳中和有很大幫助。
所以談及土壤健康時,需要考慮的不僅是產量和安全,還需要和生態環境效益相結合。
問:哪些因素會影響耕地健康?
沈仁芳:就像我在建議里所提出的,首先我們目前對土壤健康的標準、指標體系還沒有明確。土壤健康需要各種各樣的指標衡量,比如不同土壤適合生產不同農作物,即使土壤健康,但可能只適合種植水稻,不適合種植棉花。因此,我建議能夠建立一些區域差異化土壤環境基準和標準體系。
問:提升耕地健康,應該從何入手?
沈仁芳: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正在開展,其實就是為了了解土壤的本底情況。土壤健康管理其實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將所有的因素統籌管理后,才能真正實現土地產量高、品質好。如果土壤在安全的基礎之上,還能夠可持續利用,我們就認為這片土壤環境是健康的,能夠證實采取的措施是合理的。(記者 姚抒廷 闞純裕)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京ICP備20230304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