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三場“代表通道”采訪活動在人民大會堂舉行,6位來自基層一線的全國人大代表走上“代表通道”,回答記者提問。
“我是一名來自天津港生產一線的港口拖車司機。我的父親在退休之前就工作在天津港,是一名普通的碼頭工人。我的家距離碼頭很近,所以從小就對天津港有著很深厚的感情。1998年我也成為了一名天津港人,實現了我兒時的夢想。”天津團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拖頭隊副隊長成衛東介紹。
作為拖車司機,那時的成衛東幾乎每天都在琢磨著如何把長20米、寬3米的拖車開好。吃飯的時候經常把飯碗當成拖車,在兩根筷子之間通過,尋找運行的軌跡;掃地的時候又把掃帚當成拖車,觀察轉彎的角度。通過不斷鉆研,成衛東創新發明了一系列高效的操作方法和獨特的駕駛技巧,成為了天津港的拖車能手。
港口,是經濟的晴雨表。當前,全球前十大港口有8個都在中國。成衛東表示,我國的港口能力、效率、自動化等諸多領域都在“領跑”。作為港口人,他感到非常自豪。
近年來,天津港取得了一批首創性、標志性的世界一流港口建設成果。比如,2021年10月17日,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在天津港正式投產運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由十幾個人控制的智能系統能夠輕松指揮現場幾十臺甚至上百臺無人機器設備同時作業,場面非常壯觀。其中,最亮眼的就是智能水平運輸機器人,成衛東正是這些智能機器人的“師傅”。
作為首批港口行業AI訓練師,他把自己多年研究的駕駛技巧、操作方法都編入了程序,寫成了指令,讓這些機器人“徒弟”依靠5G、北斗等自主技術,安全高效地完成運輸任務。當前,天津港智能水平運輸機器人已經實現了L4級無人駕駛,在全世界首屈一指。
“25年的工作經歷讓我越來越認識到,是黨和國家為我們搭建了成長成才的舞臺,讓我們能夠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也讓我們能夠在邁向制造強國的進程中信心十足。”成衛東說。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產業工人,成衛東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同時也感到一份沉甸甸的責任。這些年,他帶領團隊完成了200多項技術創新,獲得了40多項國家專利,他也先后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產業工人的現代化。作為新時代的港口產業工人,成衛東表示,一定會腳踏實地,用實際行動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有信心把港口建設得更智慧、更綠色,有信心把祖國建設得更富強。(逄鑫珊)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京ICP備20230304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