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學者、外交學院國際經濟政策學外聘副教授法比奧·馬西莫·帕倫蒂(Fabio Massimo Parenti)近日刊發題為《2024年中國在全球經濟增長中的作用》一文。
他在文章中指出,2023年的世界面臨多個嚴重的國際性危機,從仍在持續的俄烏沖突到巴以新一輪沖突的爆發,還有美國在南海的多次挑釁,這些給全球經濟至少帶來了兩個不利影響。首先,美國越來越強烈地企圖通過關稅、制裁等措施破壞世界相互關聯的供應鏈的穩定。其次,則是剛剛提到的所導致的直接后果,其中就包括了可能引發“新冷戰”的危險,而這絕對不利于世界經濟的發展,更有害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福祉。
因此,如果經濟周期從增長轉向放緩——世界經濟進入低增長周期——這會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主要是上述因素。西方國家企圖破壞中國與美國、歐盟之間的關系,這損害了企業、貿易及家庭。有必要扭轉過去幾年所犯的錯誤,那么要如何做呢?帕倫蒂認為,推動多邊主義是實現全球經濟復蘇的必由之路,各國應以自己的方式作出貢獻。
此外,文章中提到,“新冷戰”或者零和博弈不應得到支持。只有通過促進集體的增長,才有可能擺脫令世界陷入沉沒危險的流沙。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協作、合作、互利。從本質上來說,世界面臨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以及包括氣候變化在內的越來越多的共同挑戰,迫切需要加強包容性多邊合作。
帕倫蒂認為,為實現這一目標,應努力將發展中國家更好地納入全球經濟治理,確保全球化的利益在不同人群中得到公平的分配。文章表示,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將盡其最大的努力促進緊張局勢緩和及對話。中國不尋求脫鉤,而是尋求所有人的共同福祉,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抵制國際上保護主義和民族主義抬頭。
他還提到,近日中國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4年中國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發展目標、政策取向、重點任務作出全面系統部署。該會議指出,中國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要素條件不斷聚集增多,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素。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同時提出,2024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帕倫蒂表示,多項數據顯示,中國將為全球經濟復蘇做出貢獻。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23年1-10月,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38.54萬億元,同比增長6.9%。
以新能源汽車消費為例,市場上以新技術為特色的多元化新產品和服務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根據2023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2023 World New Energy Vehicle Congress)發布的數據,2023年前三季度,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974.6萬輛,其中中國銷量達到627.8萬輛,占比達64%以上。
與此同時,包括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和瑞銀集團(UBS)在內的外資機構都對中國2024年的經濟前景表示樂觀。高盛集團稱,中國消費在2024年將延續2023年的復蘇勢頭。美國麥肯錫咨詢公司(McKinsey)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23年包括商品及服務在內的中國零售貿易增長預計達到5%,未來幾年也將保持這一勢頭,中國將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市場。(編譯:高琳琳 )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