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伊朗來說,
蘇萊曼尼被刺殺的舊傷未愈,
2024年新年伊始又添新痛。
相隔十幾分鐘,連續兩起爆炸!
當地時間1月3日,伊朗克爾曼市發生爆炸事件。截至當晚,死亡人數已達95人。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和伊朗總統萊希譴責這是“恐怖犯罪行為”,誓言要讓制造這起襲擊的人“受到懲罰”。
值得關注的是,這兩起爆炸發生的時間節點——4年前的這一天,“中東諜王”蘇萊曼尼遭美國暗殺。
又一次駭人的爆炸
嘣!
2020年1月3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國際機場,三枚火箭彈突然從天而降,兩輛剛剛駛離的汽車被擊中,頓時火光沖天。彈片、汽車碎片夾雜著殘肢,飛向四面八方,場面慘烈。
有關人員來到現場,在一片血腥狼藉中發現一具特殊的殘肢,殘肢上有一枚戒指,戒指主人的名字在中東地區如雷貫耳——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圣城旅”司令蘇萊曼尼,舉世隨之嘩然。
·蘇萊曼尼。(資料圖)
這是一起有預謀的刺殺,一同遇難的,還有伊拉克什葉派民兵武裝“人民動員組織”副指揮官穆漢迪斯在內的另外7人。三枚名為AGM—114“地獄火”的導彈,是美軍的MQ—9無人機發射的。
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很快在推特上掛出一面美國國旗,美國承認對此事負責,并稱此舉是為阻止戰爭。此后數天,美伊雙方你來我往,劍拔弩張,緊張局勢一觸即發。
蘇萊曼尼身亡后,伊朗國內每年都會為他舉行悼念活動,今年也不例外。
當地時間1月3日下午3時左右,蘇萊曼尼的故鄉克爾曼市正舉辦紀念活動,大批民眾聚集在他的墓地附近。突然,爆炸發生了。
很多民眾上前去查看傷員情況,很快發生了第二次爆炸,造成了更為嚴重的傷亡。
·當地時間1月3日,伊朗克爾曼市發生連環爆炸事件。圖為事發現場。
伊朗媒體援引消息人士表示,肇事者將炸彈放入兩個袋子中,并進行了遙控引爆。目前,還沒有任何組織表示對此次爆炸事件負責。
美國《國會山報》報道,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馬修·米勒當地時間1月3日表示,美國沒有參與伊朗此次爆炸事件,也“沒有理由相信以色列參與其中”。
“少年將軍”的誕生
此次事件后,蘇萊曼尼再度引起關注。
1957年,他出生在伊朗克爾曼市拉波爾縣一個貧農家庭。父親是農民,曾擁有一塊良田,但后來背負了債務。小學畢業后,他與堂兄一起當泥瓦工,為父親還債。
13歲時,他開始在建筑工地上扛水泥、運石料、搬鋼筋,后來成為科爾曼水公司的一名雇員。
1979年,伊斯蘭革命席卷伊朗,推翻了巴列維王朝,蘇萊曼尼也迎來人生轉機。作為積極分子,他進入伊朗最高領袖霍梅尼創建的“500人團”,這是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的前身。
憑借出色的身體素質和可靠的忠誠度,蘇萊曼尼很快擔負起霍梅尼的安全保衛工作。此后,他成功破獲了多起保王黨叛亂。
1980年,諾杰空軍基地的飛行員密謀叛亂。這個空軍基地曾駐扎著伊朗大多數的F—4E戰斗機,共計60架。蘇萊曼尼憑借出色的情報偵察能力,一舉清除了隱患。
不久后,曠日持久的兩伊戰爭爆發。蘇萊曼尼以伊斯蘭革命衛隊中尉的身份走上戰場,很快成為伊朗步兵師的指揮官。戰場上,他主動請纓執行危險的敵后偵察任務,搞到不少伊拉克軍事部署情況。
1985年,伊朗最高軍事當局準備向伊拉克發動一次奪島戰役。蘇萊曼尼大膽犯上,說奪島容易、守島難,需要大量部隊后援,建議暫緩執行計劃。在眾多老資格的冷眼和反對下,他固執地堅持自己的看法,最高統帥部最終采納了他的意見。
由于卓越的作戰指揮才能,蘇萊曼尼不到30歲就升任伊斯蘭革命衛隊第一塔拉赫師師長,由此獲得“少年將軍”的威名。
·蘇萊曼尼(左)。(資料圖)
1988年7月26日,距離兩伊戰爭停火只剩下6天,伊拉克時任總統薩達姆趁著這個節骨眼,慫恿一群伊朗流亡者組建所謂“民族解放軍”。
在伊拉克飛機大炮掩護下,“民族解放軍”占領伊朗邊境小鎮伊斯蘭巴德—阿爾·阿爾卜,并繼續向伊朗縱深挺近。蘇萊曼尼親率萬名士兵反攻,首先切斷“民族解放軍”供應線,3天后,幾乎全殲敵軍。
兩伊戰爭,讓蘇萊曼尼卓越的作戰指揮能力展露無遺。不過,倔強的性格也讓他得罪不少人,留下剛愎自用的名聲。
戰爭結束后,蘇萊曼尼在公眾視野中消失了幾年,這主要歸因于戰時他與拉夫桑賈尼的分歧,而后者在1989年到1997年擔任伊朗總統。
即便如此,蘇萊曼尼依然得到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器重。哈梅內伊還親自主持了蘇萊曼尼女兒的婚禮。
而在伊朗被視為民族英雄的蘇萊曼尼,逐漸成了美國人的“眼中釘”。
美國置他于死地
1990年,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圣城旅”正式成立。2000年,蘇萊曼尼被任命為“圣城旅”司令,2011年晉升為少將,成為“圣城旅”成立以來第一位獲此軍銜的人,哈梅內伊親自為他授銜。
“圣城旅”的主要任務是在伊朗國外搜集情報、扶植親伊朗軍政組織和執行特種作戰等任務,在整個中東地區都威名赫赫,是伊朗軍事和情報行動的急先鋒。
在西方媒體眼中,身為“圣城旅”司令的蘇萊曼尼是中東最出色的特工,因此得名“中東諜王”。
由于“圣城旅”向伊拉克和阿富汗等熱點地區的反美武裝分子提供軍事援助和直接作戰支持,一直被視為美國在中東利益的最大障礙之一,美國將其定性為恐怖組織,早欲除之而后快。
對于蘇萊曼尼,美國幾任總統更是想置他于死地,但迫于巨大風險而作罷。
有分析認為,美國輿論雖批評特朗普魯莽,但并未說不該除掉蘇萊曼尼。那次刺殺行動的直接動因始于2019年12月27日美軍的基爾庫克K-1基地遭到襲擊,蘇萊曼尼是襲擊指揮者。美國隨后展開報復,在伊拉克和敘利亞邊境轟炸了伊拉克什葉派民兵武裝“人民動員組織”基地。
當年12月31日,與伊朗關系密切的數千名伊拉克什葉派抗議者放火燒美國大使館,逼走美國大使,美國認為這是奇恥大辱。就在美國伺機報復的時候,蘇萊曼尼到訪巴格達,這是他那一年以來第十三次到巴格達,給摩拳擦掌的美國提供了動手刺殺的機會。
·參加蘇萊曼尼葬禮的伊朗民眾。
作為“中東諜王”,蘇萊曼尼一向高度關注安全保密。
他從來不使用智能手機、任何電子產品和終端設備,出行乘坐民航客機,從不坐專機,而且日程在最后一刻還在改變和調整,最后僅限于核心圈內的幾個人知道。中東媒體披露,2020年的暗殺很可能是美國和以色列安插在伊朗內部的線人,向美方傳遞了他的行蹤。
對伊朗來說,蘇萊曼尼被刺殺的舊傷未愈,2024年新年伊始又添新痛。此次爆炸事件發生后,伊朗總統萊希表示,敵人不僅針對蘇萊曼尼,還針對那些去紀念蘇萊曼尼的民眾。他警告犯下恐怖罪行的肇事者,“(你們)將付出慘痛代價”。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強烈譴責此次爆炸事件,向遇難者的家人以及伊朗政府和人民表示深切慰問,祝愿傷者早日康復。伊朗于1月4日為此次爆炸事件的遇難者舉行全國默哀。
兇手究竟是誰?這次爆炸將帶來哪些影響?全世界都在關注。
監 制: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 凌 云
(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加微信“HQRW2H”了解細則。歡迎大家投稿和提供新聞線索,可發至郵箱tougao@hqrw.com.cn。)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