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去年12月10日,阿根廷當選總統哈維爾·米萊在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議會大廈宣誓就職,任期四年。
一個月過去,目前米萊政府的外交宗旨是,與美國保持密切關系,冷卻與古巴、尼加拉瓜、委內瑞拉和伊朗的外交關系并拒絕向這四國派遣大使。近期,米萊政府的外交任命受程序問題、反對黨影響以及經費問題一度陷入停滯,引發一系列“蝴蝶效應”。
阿根廷駐外大使任命遭遇擱淺
受參議院監管規定和政府議會戰略影響,由米萊任命的駐美國、法國、巴西、以色列、巴拉圭、印度和美洲組織(OAS)的大使任命遭遇擱淺。阿根廷《國家外交部門組織法》規定,總統對非職業公務員出身的大使任命應得到參議院的同意。
根據阿根廷議會程序,需要舉行兩次議會會議和一次公開聽證會以通過對大使的任命。考慮到截至當地時間1月8日晚,米萊任命七位大使的文件還沒有從外交部送到總統府,議會會議最早可能在1月18日舉行,隨后協議委員會在1月25日召開公開聽證會,七天公示后再召開全體會議,最快在2月1日參議院能夠批準這一批大使的任命。但阿根廷政府的特別會議將于1月31日結束,也就是說,如果米萊不延長會議的期限,這七位大使只能等到3月中旬再上任。目前,米萊的決定仍是不延長特別會議的期限,同時也不準備與反對派達成政治協議以在1月底前通過大使任命。
報道稱,米萊對駐外大使的任命將在參議院遭到嚴厲反對,并預測了基什內爾黨派有可能針對的問題。參議院72個席位中,中左翼政黨“祖國聯盟”目前占有33個席位,具有一定的話語權。
目前米萊已確定任命阿根廷奧林匹克委員會前主席兼商人杰拉爾多·韋爾泰因(Gerardo Werthein)為駐美國大使,前副總統及前駐巴西大使丹尼爾·西奧利(Daniel Scioli)延任駐巴西大使,伊恩·西萊茨基(Ian Sielecki)院士為駐法國大使,他也可能成為阿根廷最年輕的大使,前駐哥斯達黎加和以色列大使馬里亞諾·考西諾(Mariano Caucino)為駐印度大使,阿克塞爾·瓦尼什(Shimon Axel Wahnish)拉比為駐以色列大使,經濟學家吉列爾莫·尼爾森(Guillermo Nielsen)為駐巴拉圭大使,以及馬克里政府經濟部長多明戈·卡瓦洛的女兒索尼婭·卡瓦洛·倫德(Sonia Cavallo)為駐美洲組織大使。
據推測,基什內爾黨派極有可能就駐美大使韋爾泰因的稅務問題、駐以大使瓦尼什的宗教身份、駐法大使西萊茨基的經驗不足以及駐美洲組織大使卡瓦洛阿根廷裔美國人的國籍問題發難。
“冷外交”?
此外,阿根廷外交部長蒙迪諾正在考慮駐西班牙、意大利、烏拉圭、俄羅斯、哥倫比亞、墨西哥、哥斯達黎加、危地馬拉和梵蒂岡大使的人選,這些國家或者是阿根廷的長期伙伴,或者是國際舞臺上的重要主角。
據報道,米萊政府對大使任命的延遲使得相關國家的政府產生懷疑,不知道阿根廷是打算開展“冷外交”還是另有打算。烏拉圭總統路易斯·拉卡勒·波(Luis Lacalle Pou)對此表示十分不滿,哥倫比亞也對延遲任命大使感到不解。西班牙首相佩德羅·桑切斯(Pedro Sanchez)和墨西哥總統安德烈斯·曼努埃爾·洛佩斯·奧夫拉多爾(Andrés López Obrador)因為同為左翼政黨,自身與米萊之間存在著較為嚴峻的意識形態分歧,并不急于加深與阿根廷執政黨領導人的外交關系。
日前,受米萊延遲任命駐梵蒂岡大使影響,羅馬教皇推遲了對阿根廷的訪問。雖然阿根廷前總統費爾南德斯與教皇方濟各的關系不算密切,但其任命的政治領袖吉列爾莫·奧利維里和職業外交官費爾南達·席爾瓦的政治行為得到了教會的認可,教會認為他們行事謹慎,不帶有政治色彩。
據報道,阿外交部一直未決定上述大使人選是為了降低成本,目的是尋找距離下一個任職目的地較近的外交官,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決定,將大大制約政府對外交官的選擇。此外,外交部長蒙迪諾糾結大使人選的另一個原因在于,她不想選擇太多非職業公務員出身的外交官,因此她正考慮重復利用前幾任政府的副總統、部長、州長以及最高法院法官。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