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西部拉賈斯坦邦的“高考城”科塔,年僅18歲的考生尼哈里卡29日在“印度高考”來臨前自殺身亡。這是近一周以來該市發生的第二起學生自殺事件,這個以教輔行業聞名的城市又一次引起全印度的關注。
《今日印度》29日報道稱,尼哈里卡原本正在備戰31日舉行的聯合入學考試(JEE),29日上午10時左右,她的祖母敲其房門卻無人應答,最終家人發現她在房內自縊身亡。據悉,JEE是指以印度理工學院為首的幾十所印度國內理工高校的聯合招生考試(相當于中國高考——編者注)。
據報道,尼哈里卡給父母留下了一封遺書,她在遺書中寫道:“媽媽、爸爸,我不能參加JEE考試,所以我選擇自殺。我是一個失敗者、最糟糕的女兒。對不起,媽媽、爸爸,這是我最后的選擇。”尼哈里卡的表姐在采訪中說,表妹此前的考試分數很低,承受著巨大壓力。
就在29日當天,印度總理莫迪在新德里與考生進行一年一度的“考試會談”互動。在活動開始前一個小時,尼哈里卡的尸體被人發現。莫迪敦促父母“不要把孩子的成績單視為自己的名片”,稱家長應該避免舉“別人家的孩子”這樣的例子。他表示,競爭是一種激勵,但“應該是健康的”。
在本月23日,還有一名在科塔市接受教育輔導的19歲男學生在旅館房間上吊自殺,現場沒有發現遺書。《印度斯坦時報》稱,2023年科塔市發生了29名學生自殺事件,是自2015以來的最高紀錄。
面對學生頻頻自殺,拉賈斯坦邦領導人表示該邦計劃引入心理咨詢機制,他也呼吁學生們“不要把學習當作負擔”。為了緩解學生壓力,近年來,科塔市政府除了要求在教輔機構宿舍房間內安裝“防自殺”風扇,還在陽臺和大堂安裝防護網防止跳樓,要求培訓機構對常規測試結果保密,并讓食堂工作人員和外賣人員根據學生吃飯的時間來判斷他們的壓力情況。
然而,《印度新快報》此前稱,科塔仍面臨著心理咨詢師短缺的問題,無法處理約25萬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對于印度學生來說,就算考入理想的大學,之后也面臨巨大的求學壓力。印度理工學院孟買分校的學生告訴《環球時報》特約記者,能考進印度理工學院確實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般,即便考進后,學校考核難度也很大,要求極嚴,掛科率也很高。上大學后,也有一些學生承受不住壓力而選擇自殺。不過,也有相當一部分印度理工學院的學子覺得自己能通過“高考”,就已經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大勝利了。
種姓制度和貧富差距也在印度教育制度中體現。印度理工學院孟買分校人文學院的一名學生告訴《環球時報》特約記者,很多條件好的家庭都會把孩子送去歐美國家。幾名印度理工學院的學生在看到同學自殺后表示:“在種姓歧視、學習壓力與經濟壓力多座大山下,學生們只會感到窒息。”(環球時報駐印度特約記者 林晨星 曹沖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白鷺)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