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新聞》2月10日報道稱,上世紀90年代泡沫經濟崩潰后,日本遭遇“失去的30年”,如今企業開始轉而采取攻勢。
日本伊藤忠商事公司果斷改革工作方式,禁止員工加班等,且不懼風險進行巨額投資。該公司盈利能力提高,利潤水平可與三菱商事公司和三井物產公司一爭高下。
伊藤忠商事公司首席執行官(CEO)岡藤正廣指出,為在全球競爭中取得勝利,有必要改變日本企業的傳統經營理念。
《日本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了岡藤正廣。以下是專訪內容。
問:在瑞士國際管理發展學院發布的2023年全球競爭力排行榜中,日本居第35位,是歷史最低水平。盡管日本企業逐漸采取攻勢,但排名仍然比較靠后。
答:我從另一角度看待這一調查結果。基于政府和國際機構等公布的客觀統計數據的評價,以及企業經營者在接受問卷調查時給出的評價,這兩項結果是被結合起來看的。按國內生產總值(GDP)等統計數據來排名,日本居第16位。而從涉及經營者主觀意見的問卷調查結果來看,他們對自己國家的評價較低。綜合計算的結果是日本居第35位。
這說明,包括經營者在內的日本人非常謙虛,在自我評價時遵循嚴格標準。而從另一個角度看,這說明日本人嚴重缺乏自信。
全世界有多少國家在自我評價時像日本人一樣謙虛?自我肯定的國家不勝枚舉。這些國家努力彰顯自我,生怕落在后面。
過度謙虛被視為軟弱。對方不認為你是在謙虛,這對于提升國際競爭力而言極為不利。謙虛必須得到實力和自信的支持。若被對方輕視,則謙虛會被認為是不自信。
問:“謙虛是美德”作為日本企業傳統理念根深蒂固且難以改變,這是為什么呢?
答:謙虛和守規矩非常重要。日本人自古以來就在制造業方面嚴守交貨期限,因而深受客戶信賴。不過,僅靠銷售貨品和服務不能取勝。日本人過于追求百分之百完美。
日本是島國,曾長期處于閉關鎖國狀態。由于沒有遭到攻擊的風險,所以沒有必要虛張聲勢。在商務談判中,威嚴感也很重要。日本人有必要拋棄謙虛姿態。
問:僅憑丟掉謙虛態度,日本就可以在全球范圍內獲勝嗎?
答:日本是制造大國的觀念已經落后于時代。以前有很多日本產品令世界驚嘆。如今已找不到像索尼隨身聽那樣風靡世界的商品。技術并未衰退。日本的人才和資金過度集中于上游和中游才是問題。
日本企業大多制造材料和零部件,生產最終產品的是美國、中國和韓國。日本企業付出的努力并沒有呈現在消費者眼前。歐洲高級酒店里的電視機過去是索尼和松下品牌,現在變成了韓國三星電子和LG電子品牌。海外沒有日本產品,企業缺乏底氣。
日本一直以來被稱為“制造大國”,但這種觀點已跟不上時代。就像谷歌和元宇宙平臺等科技巨頭那樣,利用信息技術盈利日益重要。這要求日企由硬件向軟件轉型。
防止優秀人才被海外企業搶走,這一點也很重要。日本企業有必要推動上調工資,與世界水平接軌。我們的目標是,全公司員工工資2024年平均上漲6%。如果我們努力的話,則有利于提高日本企業的工資水平。
問: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可能在秋季的美國總統選舉中獲勝。在營商環境可能發生很大變化的情況下,企業應如何做準備?
答:換一個總統上臺,美國政策會發生較大變化。若特朗普贏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并在秋季總統選舉中獲勝,則將給世界脫碳動向帶來逆風。這是因為,特朗普可能再次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如此一來,企業或將被迫調整脫碳戰略。
民間企業或許無法采取對策防范特朗普的行動。不過,美國人口不斷增加,市場需求巨大。日美利率差距縮小,日元極端貶值趨勢得到糾正。重要的是不懼風險,為擴大海外業務而采取攻勢。
日本市場上也有商機。收購二手車銷售公司等事宜正在商討階段。我們公司有面向消費者的多種業務,有信心在日本創造出新價值。(編譯/馬曉云)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