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駐印度德里的媒體人胡博峰說,他居住的社區附近并沒有火葬場,但死亡的陰影仍然籠罩在每個人的心頭。“有一天我的鄰居突然問我,有沒有聞到空氣中的‘燒肉’味?”
|作者:長夏
|編輯:咖喱
|編審:勞靈格
燃燒,燃燒,燃燒。橙色火焰照亮夜空。白色塑料袋包裹的遺體源源不斷地被送來,火葬場24小時運轉。即便如此,仍有人帶著親友的遺體在長隊中等待。大街邊、公園里、恒河河畔……一些人為了及時將親友火化,自行架起柴堆。
過去一周,印度新冠肺炎疫情出現新一輪暴發,種種悲慘畫面在全世界社交網絡刷屏。
4月25日,印度新增病例超過35萬,連續第五天創下單日新增紀錄。當天,至少有2182人因新冠肺炎死亡。目前,印度自疫情開始以來已有超過1660萬人感染。
重災區集中在德里、孟買、班加羅爾等大城市。因為重癥病人太多,許多醫院的氧氣告罄,病人家屬不得不四處尋找氧氣。
黑市上的氧氣價格翻了10倍,一瓶氧氣的價格幾乎相當于一個普通人半年的工資。“沒有氧氣的人只能活活憋死。”一位受訪對象對《環球人物》記者說。
“死亡的年輕人大大增加”
4月22日,印度聯邦議員、印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西塔拉姆·亞秋里在推特上發消息稱,他的長子阿希士·亞秋里因罹患新冠去世。
對于68歲的西塔拉姆來說,白發人送黑發人的不幸來得猝不及防——兒子阿希士原本將在6月迎來35歲生日,但在過去兩周里,他的病情急轉直下。
“阿希士是個風度翩翩的才子,出口成章,人很善良。”消息傳來,常駐印度德里的媒體人胡博峰感到錯愕和惋惜。“西塔拉姆是什么人?你可以把他理解為印度的‘一方諸侯’。連這樣有一定權勢的人,都無法為家人爭取到醫療資源。”
·西塔拉姆·亞秋里和他的兒子阿希士。
最近一段時間,胡博峰接二連三地聽聞類似的壞消息。他由此感覺到這輪疫情不同以往。
“去年疫情暴發的時候,死亡案例更多出現在貧民窟,死者主要是老年人和有基礎疾病的人。這一次,社會中上層的人同樣受到沖擊,死亡的年輕人也大大增加了。”胡博峰對《環球人物》記者說。
德里是這輪疫情的重災區之一,政府于4月19日下令封城6天,到期后又延續到5月3日。胡博峰已經感受到封城帶來的物資供應不暢:以前可以次日達的食品和生活用品,現在最快也要4天以后送到。
他居住的社區附近并沒有火葬場,但死亡的陰影仍然籠罩在每個人的心頭。“有一天我的鄰居突然問我,有沒有聞到空氣中的‘燒肉’味?”
新德里一家醫院內,民眾排隊等待新冠檢測。胡博峰/攝。
住院患者被要求自帶氧氣
德里的許多火葬場正在超負荷運轉。為了緩解壓力,有的遺體被疊在一起燃燒。待火焰熄滅,不同死者的家屬們圍上去,帶走一部分混合骨灰。“病人缺乏氧氣,他們像動物一樣死去。而我們甚至沒有足夠的資源來火化他們。”一位火葬場工作人員說。
正如這位工作人員所說,氧氣已成為稀缺資源——重癥患者肺部受損后,往往出現呼吸困難或低氧血癥,沒有呼吸機和氧氣將窒息而死。
4月24日凌晨5點,新德里天色還未亮,阿帕爾娜·班塞爾的手機鈴聲響起。電話來自班塞爾父親所在的醫院。
“你現在能來嗎?”對方告訴班塞爾,來時帶上氧氣,否則就得把她父親帶走。
4月初,班塞爾76歲的父親和67歲的母親先后確診新冠肺炎。在接下來的4天里,她打了200多個電話,走遍20多家大小醫院,每次都被告知等待床位的名單很長。直到不久前,兩位老人才分別入住了不同的醫院。
氧氣告急后,醫院開始要求病人自備氧氣。班塞爾的丈夫每天凌晨4點都要去新德里東部的一家商店排隊購買兩瓶氧氣,再分別送到父親和母親所在的醫院。
“醫院一直叫我們自己帶氧氣過去。我們甚至不確定每天帶去的氧氣是給父母用了,還是被用在了別的地方。”班塞爾說,每次接到這兩家醫院的電話,她都感覺心驚肉跳。“就好像我把父母丟在那里等死。”
患者在救護車上吸氧。圖源:新華社
[page]
早在4月22日,德里的6家醫院便宣布氧氣即將告罄。一籌莫展的醫生們嘗試通過社交網絡發出求救信號。
Shri Ram Singh醫院和心臟研究所的高塔姆·辛格醫生發布了一段視頻:“我懇請你們,請你們送氧氣來。我們需要氧氣治療患者,請救救我們的患者,他們正在死去。”說這段話時,辛格醫生雙手合十放在胸前,語氣開始哽咽。
辛格醫生的求救視頻截圖。
氧氣壓力來自不斷增加的患者,也與落后的基礎設施有關。印度生產的氧氣多為工業用氧,工廠集中在東部各邦。這輪疫情的患者卻集中在北部和西部的邦。目前,印度政府正在動員火車、飛機等各種交通工具,以加快氧氣運輸。
據國際媒體報道,印度已出現氧氣黑市,氧氣價格飆升了近10倍。以前,一瓶50升的氧氣售價為80美元(1美元約合6.5元人民幣),現在則從660美元到1330美元不等。
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19年,印度的人均國民總收入為2120美元。據此算下來,一瓶氧氣的花費幾乎相當于一個普通人半年的工資。更重要的是,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
工人們正在緊急灌裝醫用氧氣瓶。圖源:新華社
放松警惕導致疫情反撲
回想這輪疫情突然失控的過程,許多印度人感到,病毒反撲得悄無聲息。
“去年3月剛開始‘封國’的時候,防疫措施執行得很嚴格。過了幾個月,感染率和死亡率數字不高,政府和民眾都感覺沒事了。”穆恪杰對《環球人物》記者說,“但是在這一輪疫情里,感染和死亡的人突然變得很多,而且變得年輕化。我一個朋友才22歲,也感染了。按照我們以前的認知,年輕人根本不會得新冠肺炎。”
有著中文名字的穆恪杰是印度人,目前生活在哈里亞納邦的古爾岡市(幾天前,阿希士·亞秋里正是在古爾岡的一家醫院去世)。這里距新德里30公里,城市沒有封鎖但實施了宵禁。電影院、健身房等人群聚集場所被關閉。市民出門必須佩戴口罩,否則將面臨罰款。
疫情暴發后,穆恪杰已經差不多一周沒有出門,一向喜歡戶外運動的他感覺很糟糕。“瘋了,簡直要瘋了。”他說。
據穆恪杰觀察,古爾岡的生活物資并沒有短缺跡象,但物價微漲。比如蘋果,以前每公斤150盧比(1盧比約合0.086元人民幣),現在漲到了190盧比。
從去年底到這次疫情暴發前,印度各地的大型活動此起彼伏:灑紅節、大壺節,還有印度各個邦的選舉集會。參加活動的民眾大多不戴口罩,沒有保持社交距離。
有人認為此前在公開場合不戴口罩的莫迪沒有做好表率。
政府放松限制,公眾開始松懈,病毒隨即猛烈反撲,殺傷力變得更強。目前,印度發現了英國、南非和巴西的病毒變種,還有一個首次在印度發現的新變種。
從事新冠樣本基因組測序工作的海得拉巴細胞與分子生物學中心主任拉凱什·米什拉說,如果疫情得不到控制,會出現更麻煩的病毒變種。
新疫情來勢洶洶,但這次政府并沒有下令“封國”。穆恪杰覺得經濟是政府的主要考量。“印度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去年的‘封國’已經嚴重拖累了經濟發展,很多人失去工作、陷入貧困。再‘封國’,印度經濟就不行了。”他對《環球人物》記者說。
滯留印度的中國人隨水也有類似看法。“‘封國’的經濟代價太大了。事實上如果經濟崩潰了,很多人也會死去。所以印度選擇了保經濟。”隨水說。
失業比病毒更可怕?
隨水是一位“印度女婿”。2020年,他與妻子回印度探親,殊不知趕上“封國”。此后,印度的疫情幾經反復,妻子又恰巧懷孕,隨水便一直滯留在印度。目前,夫妻倆居住在印度南部的泰米爾納德邦。
和幾個重災區相比,泰米爾納德邦的疫情不算嚴重。長期研究印度文化的隨水,也因此再次感受到這個國家的“魔幻現實主義”。
“重災區已經是人人自危‘哭天喊地’了,其他地方的人還在放飛自我。比如我們這里,大家還是會正常出門,不過戴口罩的人確實多了。”隨水告訴《環球人物》記者,“印度的老百姓就是這樣,一個事情沒到火燒眉毛的時候,他們是不會在意的。政府如果執行嚴格的封鎖措施,反而會引來民眾的不滿,因為他們覺得影響到正常生活了。對于很多人來說,失業、經濟收入中斷是極為現實的問題,這帶給人的壓力要遠遠大于可能感染的病毒。”
皮尤研究中心等機構的數據顯示,印度去年的疫情已經使得3200萬中產階級陷入貧困,7500萬人返貧,超過1億印度人因“封國”措施失業。
隨水身邊就有這樣的返貧案例:公寓底樓的鄰居本來是婚禮攝影師,一家7口人住在一套房子里,許多人直接睡在地上。疫情期間,鄰居徹底失去收入,還欠著銀行30萬盧比的貸款沒還,只能退租搬去更便宜的地方。
和鄰居相比,隨水是幸運的。雖然銀行賬戶里一度只剩下180元人民幣,他還是挺過了去年。期間,孩子順利出生,給家人帶來了無數的喜悅與慰藉。隨水帶孩子去醫院打新生兒疫苗時,自己也幸運地打上了新冠疫苗。“我可能是全印度首個打上疫苗的中國人。”他說。
隨水在印度接種新冠疫苗。受訪者供圖。
各國援助正在路上
今年1月中旬,印度啟動分階段的新冠疫苗接種工作。3月1日起,60歲以上人群以及45至59歲的有基礎疾病人群,可以接種。4月1日起,所有45歲以上人群均可接種。
印度原本是疫苗生產大國。但在這輪疫情暴發后,受美國的原材料出口禁令的影響,印度疫苗也出現停產危機。有研究顯示,如果不加快接種速度,印度需要兩年多的時間來接種70%的人口。
一些流行病學家警告,印度的疫情防控情況將影響全世界,若印度的疫情全面失控,全世界防控新冠肺炎的努力也將遭受重挫。“世界的防控表現將非常依賴于印度的表現。”疾病動態、經濟和政策研究中心的拉馬南·拉斯梅納理恩博士說。
當地時間4月25日,美國政府終于宣布解除部分禁令,將生產疫苗所需的原材料提供給印度。但是,白宮并未說明解禁劑量。
其他國家的危機援助行動也開始加速。當地時間25日,英國政府宣布向印度運送600臺醫療設備,包括制氧機和呼吸機,第一批援助物資預計于27日到達德里。德國政府也表示,準備提供緊急援助。
和印度不斷發生邊界沖突的巴基斯坦也在此時伸出援手。巴基斯坦外交部在24日表聲明說,巴基斯坦已準備好迅速向印度發送包括呼吸機在內的一系列抗疫物資。
據央視網消息,中國駐斯里蘭卡大使館26日在社交網站稱,已有800臺制氧機自中國香港空運至印度德里,一周內,還將有10000臺運抵。
目前,隨水和德里等重災區的朋友保持著密切的溝通,關注他們的健康情況。他說:“疫情形勢不明朗,做不了任何計劃。能做的只有等待。”根據印度多位學者的估計,疫情頂峰預計會出現在5月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