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約瑟夫·拜登11日與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進行視頻會晤。按照白宮聲明,拜登希望印度配合美國及其西方盟友扼殺俄羅斯能源收入的行動,提出“不要在此時加量購買俄羅斯石油等商品”。
不過,面對美國這番最新“敲打”,印度政府沒有應和。
美國“指點” 印度難應
根據白宮發言人珍·普薩基在記者會上所說,拜登在會晤中告訴莫迪,美國會“幫助印度實現能源來源多樣化”,“總統同時表明,他認為加快或加量進口俄羅斯能源或其他商品不符合印度的利益”。
對于拜登對印度國家利益的“指點”,莫迪沒有在公開聲明中表達附和的意愿。按照美聯社的說法,直至會晤以拜登宣布“雙方承諾加強關系”的場面話收尾,白宮官員也沒能確認印度是否同意加入美國陣營、一道“譴責”俄羅斯,只是說選擇權最終在莫迪政府手里。
拜登在會晤開場白中強調,美印是防務合作伙伴,雙方也將繼續就如何抑制俄烏沖突在糧食與其他大宗商品市場引發的“震蕩效應”密切協商。
莫迪表示,他認為烏克蘭局勢“非常令人擔憂”,他已經與俄羅斯和烏克蘭總統分別通話,呼吁雙方和平解決沖突。
同一天,華盛頓舉行美印外長、防長“2+2”會議,雙方會晤后分別舉行聯合記者會,美方發言都強調美印有“共同價值”。
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在記者會上說:“從數據上看,我估摸印度本月購買(俄羅斯能源)的總量可能不及歐洲一個下午的購買量。”美國媒體解讀認為,蘇杰生是在暗示,美國對“購買俄羅斯能源”的擔憂,不應指向印度而是歐洲國家。
利益所系 施壓無效
在印度能源進口來源結構中,俄羅斯石油占比極小。據印度報業托拉斯報道,印度的最大石油供應源是伊拉克,占比27%;另外三個大賣家是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美國,分別占比17%、13%和9%。
印度石油公司上月購買了300萬桶俄羅斯原油。一些印度媒體報道稱,俄羅斯向印方提供了“折扣價”。據路透社報道,自俄烏沖突2月下旬爆發以來,印度已進口1300萬桶俄羅斯原油,而去年一年的量才是1600萬桶。
不過,正如印方所說,美國的幾個歐洲盟友如德國,仍在繼續進口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否則其能源供應危機只會惡化。
當美國及其歐洲盟友對俄不停加碼經濟制裁、禁止或計劃減少購買俄能源產品,印度“加碼”進口俄羅斯石油的舉動讓美國不滿,后者近來在不同場合就此事施壓印度,包括兩國領導人11日這場視頻會晤。
盡管受到美國頻頻施壓,印度目前為止仍與俄羅斯保持友好關系,就俄烏沖突持中立態度,包括在聯合國就美國主導的對俄不利提案表決時投棄權票。印度近期還購入俄羅斯先進防空武器系統,美國威脅就此對印度施加制裁。
俄羅斯外長謝爾蓋·拉夫羅夫上月稱贊印方“從全局考慮而非基于片面立場判斷形勢”。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