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也門,養蜂曾經是一項利潤不錯的生意。不過,氣候變化的影響加上多年戰亂,這個傳統行業在也門正在面臨消失的威脅。
在也門西南部塔伊茲地區的一處山谷里,穆罕默德·賽義夫養了幾十箱蜜蜂。這是他們家代代相傳的營生,但是現在的光景已經大不如前。也門內戰爆發之前,賽義夫家經營著300個蜂箱,現在只剩下80個。賽義夫說,養蜂這個行當“正在慢慢地消失”。
蜂農 穆罕默德·賽義夫:養蜂的生意要滅絕了,因為蜜蜂會生病,生很多奇怪又神秘的病。我們根本不知道原因。上周我檢查了10個蜂箱,里面連一個蜂王都沒有,我們也不知道為什么,是因為氣候變化還是戰爭的影響,這只能交給專家來研究了。
也門出產一種世界聞名的名貴蜂蜜——錫德蜂蜜。由于這種蜂蜜采收困難,以及被認為具有特殊的藥用價值,錫德蜂蜜一直供不應求、價格不菲,被認為是國際市場中奢侈的甜味品。聯合國認為,養蜂業對于這個貧窮國家的經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大約10萬戶也門家庭靠養蜂維持生計。但是這一行業正在遭受破壞。
除了戰火這一顯而易見的因素之外,氣候變化也在影響著養蜂行業。國際紅十字會在6月的一份報告中說,近年來氣溫升高及其給環境帶來的嚴重變化,正在擾亂蜜蜂的生態系統,影響著授粉過程。隨著地下水位下降和沙漠化加劇,過去曾經存在農業活動和養蜂的地區,已經無法再支持這些行業了。報告說,為了逃離戰火對于蜂蜜生產環境的影響、躲避日益嚴重的氣候變化影響,一波又一波的蜂農不得不到處遷居,這種不穩定嚴重影響了蜂蜜的產量。
蜂農 穆罕默德·賽義夫:作為內戰前也在養蜂的養蜂人,我認為戰爭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武器開火后留在空氣中的殘留物影響了養蜂,還有環境的變化。大自然的環境發生了變化,我們不知道這是不是炮火殘留物的原因,比如那些煙霧等等。
除了產量變少,也門國內的蜂蜜消費市場也萎縮了。納比勒·哈基米在塔伊茲經營著一個賣蜂蜜的店鋪,與戰前相比,他的生意少了很多。
店主 納比勒·哈基米:在內戰之前,我們可以靠賣蜂蜜維持生計,我們可以進貨然后賣給顧客。現在,受到戰爭影響,蜂蜜的產量變得很少,而且由于匯率波動,顧客也不買了。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