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大區奎松市的“慰安婦”權益保護組織“菲律賓祖母聯盟”辦公室里,一整面墻上掛滿了“慰安婦”受害者的照片,無聲控訴著當年日本侵略軍犯下的滔天罪行。
現年92歲的埃斯特莉塔是菲律賓仍然在世的“慰安婦”幸存者之一。她的悲慘遭遇依然如同夢魘一樣困擾著她。
據“菲律賓祖母聯盟”協調人莎倫·席爾瓦介紹,1942年至1945年日軍侵占菲律賓期間,強征約1000名當地婦女充當“慰安婦”。
1944年的一天,年僅14歲的埃斯特莉塔在菲律賓中部的家鄉巴科洛德市一個集市上被日本士兵綁架,成為“慰安婦”。
“每次他們強奸我時,我都哭著用手捂住眼睛。”埃斯特莉塔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哽咽道。“有一次,日本士兵暴擊我的頭,我暈過去三天。”
1945年日本投降后,埃斯特莉塔離開家鄉,只身前往馬尼拉。她擔心,“慰安婦”這段遭遇可能讓她在村里一輩子無法抬頭。她在馬尼拉結婚并養育了6個孩子。“我從沒告訴我丈夫那段往事,因為這讓我感到恥辱。”
埃斯特莉塔將秘密保守了近半個世紀,直到一位名叫羅莎·漢森的菲律賓“慰安婦”受害者1992年最先公開自己的遭遇,其他受害者才陸續站出來,指控日軍暴行,要求日本政府道歉并賠償。
席爾瓦說,共有174名“慰安婦”受害者先后加入“菲律賓祖母聯盟”。如今仍在世的已為數不多,年紀最大的96歲,最小的92歲。
席爾瓦每天都會在照片墻前默默駐足。她最擔心的是,隨著幸存者人數不斷減少,她們直到離世都無法等到日本政府的正式道歉。“她們需要伸張正義。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日本政府的道歉。這段歷史必須寫進教科書,讓青少年學習并銘記。”她說。
然而,日本政府在“慰安婦”問題上不僅從不道歉,還百般阻撓受害者的維權活動。2017年12月,一座“慰安婦”紀念雕像在馬尼拉灣旁落成,日本政府強烈不滿,持續向菲律賓施壓。4個月后,這座雕像被拆除。
在席爾瓦看來,日本政府通過篡改教科書歪曲歷史,導致日本年輕一代對二戰歷史缺乏正確認知。
埃斯特莉塔如今與女兒一家住在馬尼拉郊區。盡管身體虛弱,她仍堅持奔走,參加論壇和集會活動,要求日本政府正式道歉、賠償。“我不會停下。如果我死了,我的子孫還會繼續揭露戰爭罪行,不希望下一代再受同樣的苦。”她說。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