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導克里斯托弗·諾蘭的電影新作《奧本海默》近日在北美上映,據相關影業公司消息,該影片將被引進中國。這部二戰題材的電影改編自普利策獲獎作品《美國普羅米修斯:奧本海默的勝利與悲劇》,因為主導制造出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羅伯特·奧本海默被譽為美國“原子彈之父”。然而美國政府給予奧本海默榮譽的同時也為他添上悲劇色彩,在美國獲得技術領先的背后,是屬于科學家的無奈、良心的煎熬,甚至頗具諷刺意味的政治迫害。
一場“設計好”的審判
“他是一個傻瓜。”1954年的一天,愛因斯坦花了一個小時的時間勸說奧本海默——與其走上一個不公正的法庭去面對“于美國構成安全威脅”的指控,不如從自己的崗位上離開。但奧本海默沒有聽取友人的建議,把自己送上了一場“設計好”的審判。
1954年4月12日,秘密聽證會在白宮附近的一座臨時建筑開始。奧本海默的辯護團隊中沒有人擁有安全許可,因此辯方無法看到檢方可以看到的關鍵文件,可以依靠的只有奧本海默自己的記憶。與之相對的是,檢方可以獲取辯方私下通話的錄音。在聽證會前后,檢方至少閱讀了273份竊聽報告,內容包括奧本海默與其律師、辯護團隊之間的內部通話。
聽證會的結果毋庸置疑,奧本海默被貼上了國家叛徒的標簽,他的安全特許權被剝奪,這意味著他將不被允許接觸美國原子彈最先進、最尖端的科研工作。而就在不久前,他還被美國政府熱捧為“原子彈之父”、天才科學家……
1904年,奧本海默出生于美國紐約的一個猶太家庭,從小就展現出卓越的學習能力和科學天賦,12歲時與當地地質學家通信探討紐約中央公園的巖層問題,而后受邀到礦物學俱樂部演講;18歲進入哈佛學院(現隸屬哈佛大學文理學院)學習化學,3年時間就學完4年的課程畢業,隨后來到劍橋大學學習物理。1927年,年僅23歲的奧本海默獲得了博士學位,并在核物理、天體物理和量子場論等領域發表了多篇有影響力的論文。
“我變成了死神”
1942年,38歲的奧本海默被美國將領萊斯利·格羅夫斯選中加入“曼哈頓計劃”,主持研發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這項任命提議出乎許多人的意料。奧本海默在資歷方面并不占優勢,“曼哈頓計劃”的科學家團隊中不乏歐內斯特·勞倫斯這樣的諾貝爾獎得主,有的科學家甚至還給奧本海默上過課、擔任過他的導師。此外,奧本海默的一些親友是共產黨員,美國政府和軍方的不少人擔心其立場和忠誠問題,認為讓他主持這樣一個重大軍事計劃太過冒險。
但格羅夫斯還是力排眾議力薦奧本海默,并親自寫申請,稱主持“曼哈頓計劃”的人選“非他莫屬”。事實證明格羅夫斯這一選擇是正確的。僅僅兩年多,“曼哈頓計劃”團隊就研發出原子彈。
1945年7月16日,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奧本海默親自觀測蘑菇云升空,在體驗成功喜悅的同時,他也感到了深深的不安。奧本海默后來在采訪中援引《薄伽梵歌》中的語句表示:“現在我變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內心充滿道德斗爭的奧本海默反復質疑自己,日本被投放原子彈之前,他總是在步行上班的路上低聲嘀咕:“那些可憐的普通人,那些可憐的普通人。”
8月,兩枚原子彈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爆炸,巨大的蘑菇云升空,數十萬條生命受到傷害。此后,奧本海默再也沒有從事武器研究。
飛鳥盡,良弓藏
“曼哈頓計劃”為公眾所知后,奧本海默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生活》雜志將他描述為“世界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科學和智慧的英雄、新原子時代的創始人和象征”。
但深感自責的“原子彈之父”陷入抑郁,他決心說服總統及相關政策負責人,讓他們明白這是一種不能用于防御的武器,美國不應該依賴原子彈,甚至應該禁止相關技術。
1945年10月,奧本海默拜訪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暗示美國手上沾滿了鮮血,應該對原子彈技術實行監管。此舉并未獲得杜魯門的積極回應。同年11月,奧本海默在費城發表演講稱:“我們制造了一種東西,一種最可怕的武器,它突然而深刻地改變了世界的本質。”后來,奧本海默在美國原子能委員會任職,他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呼吁將核武器置于監管之下。原子彈研發成功后,美國軍政要員和一些科學家又要啟動氫彈的研發計劃。對此,奧本海默表示堅決反對。他認為,原子彈的殺傷力已經如此恐怖,足夠左右戰爭走向。而且,當時世界大戰已經結束,在此情況下發展氫彈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
奧本海默的這些言論和立場與美國稱霸世界的目標明顯不一致,觸動了美國政界、軍界重要人物以及一些科學家的利益。“紅極一時”的奧本海默被“飛鳥盡,良弓藏”。他開始受到嚴密監視,他的家和辦公室被竊聽,他的信件被拆開檢查。甚至因“麥卡錫主義”受到迫害,被有心人送上1954年的秘密聽證會。然而近年美國相關解密文件顯示,奧本海默根本沒有從事與其身份不符的任何賣國行為。
奧本海默在一次采訪時稱:“(聽證會)就是一場鬧劇,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試圖將其變成悲劇。”1963年,美國政府授予奧本海默“費米獎”,以表彰他在科學方面的成就,算是在一定程度上給他“正名”。
1967年2月,奧本海默在美國逝世。在他的葬禮上,一位美國議員對美國政府補償奧本海默的方式表示遺憾:“這樣的錯誤永遠無法糾正;我們歷史上的這個污點永遠無法被抹去。”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