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證明了地下水污染對大堡礁生態系統存在危害。
近日,澳大利亞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大量通過地表滲入地下水的污染物正在流入海洋,由此產生的污染可能會危害大堡礁的生態環境。
澳大利亞南十字星大學、澳大利亞海洋科學研究和工業研究組織以及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的科學家們合作的一項新研究證明了地下水污染對大堡礁生態系統存在危害。研究顯示,大堡礁水域中近三分之一的溶解無機氮和三分之二的溶解無機磷來自地下水。該研究的作者之一、南十字星大學的達米安·馬赫教授表示,從地下水流入海洋的氮元素是地表河流的兩倍之多。
研究人員對海水進行了采樣,并分析了樣本中的鐳同位素。通過同位素標記,研究人員確定了污染物到達珊瑚礁的路線。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南十字星大學沿海水域化學專家道格拉斯·泰特博士表示,污染物從地表到達珊瑚礁的過程長達數十年。污染物可能從地表土壤下方巖石的裂縫和間隙,通過多孔巖石滲透到地下含水層,再流進海底泉水,最后到達珊瑚礁。
泰特博士介紹道,海水中營養元素過??赡軙е略孱惿锎罅糠敝?,并造成以珊瑚為食的海星數量劇增,并引發魚類疾病。該研究強調,目前的環境保護策略需要轉變。“我們需要對這些營養素的管理進行進一步討論。只有更了解產生污染的過程,才能更好地對其進行治理。”泰特說。
在氣候危機和水質污染的影響下,大堡礁的生態系統岌岌可危。此前,聯合國機構的科學家曾表示,大堡礁可能被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當地政府和相關機構一直致力于改善地表徑流的水質,以求緩解珊瑚礁的白化現象。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