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9日,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的人類學教授麗莎·盧塞羅(Lisa Lucero)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文章中指出,瑪雅人建造并維修水庫的歷史有千余年之久,這些水庫可以在每年五個月的旱季期間為城市中的居民提供飲用水。此外,瑪雅人還利用水生植物對水庫中的水進行過濾和凈化。盧塞羅認為,這可以看作是可持續用水系統的原型,甚至可以用來滿足未來人們的用水需求。
為了一覽水庫廣闊遺址的全貌,考古隊動用了直升機。通過激光掃描,研究人員揭開了湮沒于塵煙中的水庫模型的神秘面紗。此外,專家們還利用現代技術準確地復原出了這些水庫的形狀、大小和邊界。
據研究者稱,這些水庫的設計甚至還可以滿足將來居民的用水需求。瑪雅人曾經居住的地區地表缺水,但卻擁有肥沃且適合耕作的土壤。儲水對古代瑪雅人來說尤為重要。當地居民會用香蒲、莎草、蘆葦等植物和石英砂來凈水,以此保證水源的長期純凈。這種凈水方法與現代人工濕地所采用的方法相似。“水資源的匱乏使得瑪雅人早早開始了水庫系統的建設,一開始規模小、系統簡單,后來水庫修建逐步形成了體系,其復雜程度也逐漸提高。”盧塞羅說道。
盧塞羅同時指出,該研究的后續方向是結合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將古瑪雅水庫的經驗與目前建設人工濕地的實踐結合起來。(南博一 王欣然)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