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易絲·格麗克的詩歌表達了在這個常常不可靠的世界中,我們對知識和連接的不信任卻無法抑制的需求。她的作品是不朽的。”喬納森·加拉西在10月13日下午向媒體提供的一份聲明中寫道。
露易絲·格麗克,1943年出生于美國紐約,一生出版了十余本詩集。格麗克以樸素的自傳式抒情詩而聞名,她在作品中探討了失落、孤獨、心碎、婚姻、創(chuàng)傷和衰老等主題,其中常常包含古典典故、哲學問題和親密的記憶。同時,她也被認為是同時代獲獎最多的美國詩人之一。她的詩集《野鳶尾》曾獲得1993年普利策詩歌獎,2014年她又憑借《忠實而善良的夜晚》(暫譯,F(xiàn)aithful and Virtuous Night)榮獲國家詩歌圖書獎,并于次年獲得國家人文獎章。
2020年,格麗克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這也讓她成為諾貝爾文學獎史上第16位女性獲獎人。瑞典文學院在頒獎詞中寫道,將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給格麗克是“因為她樸實無華得詩意之聲,讓個體的存在普遍化”。然而在獲獎感言中,格麗克坦率表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引發(fā)了“恐慌”。
露易絲·格麗克。
但在2020年的發(fā)言中,格麗克同樣表示,這次獲獎促使她放棄了她認為自己對作品擁有的一些控制權(quán)。盡管她擔心新獲得的關(guān)注可能會讓寫作變得更加困難,但這并沒有讓她的創(chuàng)作過程變得更加復雜——至少不會進一步復雜化。那之后,格麗克繼續(xù)寫作和教學,直到生命的盡頭。
“是的,世界正在分崩離析,”格麗克曾在2022年接受《國家報》采訪時表示:“但我們?nèi)栽谶@里,我們還活著。從這個事實、從任何事物中都會產(chǎn)生一種可能性——正是人類對希望的執(zhí)念。”
參考鏈接:
1. Louise Glück, Nobel prize-winning poet, dies at 80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23/oct/13/louise-gluck-prize-winning-american-poet-dead
2. Poet and Nobel Laureate Louise Glück dies at 80
https://edition.cnn.com/style/louise-gluck-dies-poet-nobel-prize-cec/index.html
3. Lessons From Louise Glück
https://www.thenation.com/article/culture/louise-gluck-qa/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quán)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