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是中國共產黨人心目中的圣地,是幾代人揮灑青春和奉獻熱血的地方。那里有著讓人無法忘卻的革命精神和情感。從寶塔山,到南泥灣,那段艱苦的延安歲月,至今仍閃耀著光輝。
3月10日,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理事、延安兒女故事團團長胡木英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工程學院指揮管理系原主任蘆繼兵老師蒞臨“人民學習·格局屏天下”演播室,為全國廣大黨員干部帶來了人民學習黨史主題教育課程的第二講:《反映時代真實,講好中國故事——做堅定信念的共產黨人》。
延安故事——延安紅色文化的時代價值
作為中國著名政治家、理論家胡喬木的女兒,胡木英團長用生動的語言,繪聲繪色地將第一代共產黨人為建立新中國奮斗犧牲的往事娓娓道來。1935年10月,中央紅軍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到達西北革命根據地。從此,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這里運籌帷幄,做出了一系列關乎中國前途命運的重大決策,在這里孕育出了偉大的“延安精神”。
胡木英團長講道,第一代共產黨人是為了讓中華民族擺脫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慘境地,為了中國人民的幸福和中華民族的復興而辛苦奮斗的一代共產黨人。他們立志改造舊世界,創造新世界;為了信仰和真理,以血肉之軀撞開沉重的歷史閘門,開辟了一條中國人民的解放道路。作為紅色基因的傳承者,胡木英謹記父輩的教導:“繼承父母的事業,絕不是繼承黨和國家給予父母的地位,這是沒有繼承可言的。能夠繼承和必須繼承的,僅僅是父母從青年時代到現在,對于革命事業的忠誠。”
延安精神,內容豐富,內涵深刻,源遠流長。它既是五千多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也是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的發展和升華。正如胡木英團長所言:“中國共產黨在幾乎不可能的歷史絕跡中創造了奇跡。在本來沒有路的地方走出了一條康莊大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根本上說,延安精神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
西藏故事——克服萬難鋪就西藏富強之路
在胡木英團長帶我們重溫父輩的延安歲月之后,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工程學院指揮管理系原主任蘆繼兵老師為我們講述了十八軍進藏的故事,以及“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的老西藏精神。
蘆繼兵老師首先從專業的角度講述了西藏的地理環境和對我國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將西藏的歷史地位從歷史、政治和法律的角度總結為三句話:
1.西藏自古以來是中國的一部分;
2.中央政府自元朝開始對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轄;
3.現在西藏是中央政府領導下的一個自治區。
隨后,蘆繼兵老師講述了70年前十八軍堅持初心、忠于使命,為了西藏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拋棄安全穩定的生活,從溫暖富庶的川南向苦寒荒涼的西藏進軍的艱辛歷程。
蘆繼兵老師為學員展示了眾多珍貴的圖片資料,結合西藏當地的文化特點和解放西藏的歷史進程,生動地講述了解放西藏的必要性和解放西藏過程中的艱難困苦,以及今天西藏穩定形勢的來之不易。
十八軍進藏、筑路和生產任務的勝利完成,孕育了“老西藏精神”。“老西藏精神”是我黨我軍優良傳統與西藏革命建設特殊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駐藏部隊幾代官兵同西藏各族人民一道前仆后繼、百折不撓、英勇奮斗凝結而成的寶貴精神財富。
蘆繼兵老師講到,“我們這一代是當然的傳承者,革命的事業靠我們去承上啟下,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任務,什么是傳承?好的傳承就是一代更比一代強!我們每一個人應該立足本職崗位做出貢獻,把黨性和信仰轉化為實際行動。”
蘆繼兵老師的講述,激起全國近百座城市學員們的熱烈掌聲,也激發了學員們的思考和討論。今天,我們的生活水平、工作條件、物質基礎,發展能力與延安時期和解放西藏時期相比,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越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越是需要發揚和踐行延安精神、老西藏精神,因為這既是人們迷茫困惑時眼前的旗幟,是黑暗前行中的一道光明,也是安逸盛世中的警世鐘。它讓我們在迷茫中不迷失方向,在黑暗中不墜入深淵,在安逸中不迷茫自滿。而這,就是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是穿越時空的永恒價值。
至此,人民學習黨史主題教育課程的第二講《反映時代真實,講好中國故事——做堅定信念的共產黨人》取得了圓滿成功,本次課程通過“全景沉浸式直播互動教學系統”實時傳遞到全國近百座城市,再次完美呈現了“百城萬人、同班同步、直播互動”的學習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