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北京冬奧開幕當天,圓桌連麥節目《大咖有云》開啟冬奧特輯中最為特別的一期。在以“冬奧一起來”為主題的云端連麥中,短道速滑世界冠軍韓天宇,歌手、舞者劉也,以及冬奧比賽服裝設計師、場館通信保障工程師、城市志愿者、冬夢大使齊聚一堂,與主持人徐莉佳、陳銘共同迎接北京冬奧開幕式的到來。
文體大咖跨界交流,臺前幕后共襄盛舉。這一場特別歡聚,講述了一個個溫暖的冬奧故事,也碰撞出動人的冬奧火花。
遺憾與祝福 “希望隊友能在家門口站上最高領獎臺”
因為腰部舊傷,韓天宇無奈錯過選拔賽,最終與家門口的冬奧失之交臂。在感到遺憾、不甘的同時,韓天宇也在連麥中表示,“一定會堅持”。他說,自己非常熱愛短道速滑,“希望還能再參加一屆奧運會”。
作為兩度征戰冬奧的短道速滑名將,韓天宇在節目中為很多“冬奧小白”科普了短道速滑與速度滑冰的區別:速度滑冰一圈400米,短道速滑一圈111.12米;速度滑冰有兩條跑道,是“與時間賽跑”,短道速滑則是“跟人比賽”,選手之間互相比拼,戲劇性很強。在韓天宇看來,短道速滑中最有觀賞性的當屬接力比賽,幾個國家幾十名選手在場上比拼,場面極為精彩。
連麥中,韓天宇對次日將進行的短道速滑混合接力決賽進行了預測。而在2月5日進行的接力賽中,中國短道速滑隊如韓天宇所期待,一舉為中國隊拿下北京冬奧首金,展現了團體實力。
對于短道速滑項目,韓天宇也希望武大靖可以實現男子500米的衛冕,而上升期的任子威,則能夠在男子1500米中有優異表現。此外,自由式滑雪、雙人滑,也是韓天宇預測的中國隊冬奧奪金點,“希望我所有的隊友們都能夠在家門口站上最高的領獎臺。”
盡管未能如愿第三次出征冬奧,韓天宇依舊選擇在北京為隊友祝福。雖然這個春節充滿遺憾,但能與家人一起過年,也讓韓天宇感到溫暖與欣慰。過去的七八年,韓天宇的春節都在訓練與備戰中度過,兒子出生后,大多數時間他只能在每晚訓練結束后通過視頻與孩子“見面”。這一次,他希望可以多一點時間陪伴家人、陪伴孩子,“冬奧結束后,帶著他們出去溜達溜達,玩一玩。”
光榮與夢想 “能將熱愛作為事業是特別幸福的事兒”
青年歌手、舞者劉也曾在《星動亞洲》《創造營》等眾多熱門節目中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作為唱跳俱佳的青年藝人,他參加過運動相關的節目,也曾在冬奧科普節目中為大家介紹過花樣滑冰的阿克塞爾跳。在劉也看來,無論是從事體育或是文藝,支撐一個人堅持下來的精神內核是一致的:不服輸的精神和發自內心的熱愛。
在連麥交流中,家鄉吉林松原的劉也與來自遼寧撫順的韓天宇回憶了東北少年的冰雪往事,也分享著作為舞者、運動員相似的傷痛與堅持。在他們的記憶中,父母都對自己的熱愛與夢想給予了最大支持。劉也說,家人無條件地支持自己的選擇,讓他自由地去做真正喜歡的事;韓天宇最難忘的則是最初學習滑冰時的情景,那時東北沒有室內場地,練習都在結冰的大河河面上進行,“我在河面上訓練,父母就在河面上站著、凍著,一直陪伴我。”
成為父親之后,韓天宇也希望可以如當初的父母一樣,給孩子更多支持與陪伴,他期待兒子能在短道速滑上有所發展,“能比我更厲害”;奔波在外很少能夠回家的劉也,則用另一種方式給父母制造驚喜:看到什么好玩兒的、好用的,就趕緊下單寄回家里,“他們拆快遞的時候特別開心,我也就很開心。”
作為國家隊隊員,韓天宇365天幾乎都在隊里,訓練、治療、磨冰刀……構成了短道速滑運動員日復一日的辛苦單調的生活。再拼一屆奧運會,也就意味著,這樣艱苦的、重復的日子,還要再經歷四年。對于這種堅持,劉也特別理解,學習民族舞時,他經歷的也是從早到晚最基礎的重復練習,膝蓋、腳腕經常受傷。“但只要真的熱愛,這都不算什么,”劉也說,“能將熱愛的事情作為事業,是特別幸運、特別幸福的一件事兒。”
因為傷病而不得不與賽場作別的帆船奧運冠軍徐莉佳,對此感同身受:“如果身體條件允許,我們真的愿意一輩子吃這樣的苦,一輩子做運動員,為國家爭光,為這個項目推動去貢獻一份力。”
奉獻與堅守 “每個人都可以是自己心中的‘冬夢大使’”
連麥當晚,北京冬奧的開幕式就要盛大開啟,親歷奧運的韓天宇和徐莉佳,分享了運動員在開閉幕式上的珍貴體驗。
韓天宇說,最激動是第一次參加冬奧開幕式,能代表國家出征,那種自豪感、榮譽感至今難忘;徐莉佳曾在倫敦奧運會閉幕式擔任旗手,她透露說,雖然運動員不需要像演員那樣去彩排,但也要提前數個小時集結,因此次日有比賽的運動員一般只能忍痛割愛,放棄開幕式入場。在徐莉佳的回憶中,人在場館中其實聽不清解說,看到的表演也往往只是眼前的部分,但現場的氛圍是無與倫比的。
這期冬奧特輯中,《大咖有云》也邀請到為冬奧提供通訊保障的工程師,解讀轉播背后的故事。中國聯通的工程師劉彥慶駐守在云頂滑雪公園場館,他介紹說,云頂滑雪公園場館海拔高、溫度低,工程師戴著口罩們去室外工作,呼吸出來的水汽會在頭發、眉毛上凝結成白霜,大家戲稱這是“霜雪贈白眉”;雖然空中技巧滑雪的賽道就在通信核心機房正對面,但為了能夠做好通訊保障,工作人員必須堅守崗位、不能觀看比賽。在劉彥慶看來,這種堅守,是職責所在,也是榮譽所在。
同樣在背后為冬奧做貢獻的短道速滑比賽服設計者陳金星,也被邀請參與到連麥中。他從2012年開始自主研發中國自己的防切割短道速滑比賽服,為了能制作出耐磨、安全又輕便的防切割服裝,陳金星與他的團隊經歷了反復的研究、測試、改進。
2月2日起,北京的758個城市志愿者服務站都已經開門營業,有20萬人次的城市志愿者將服務冬奧、冬殘奧。散落在城市各個角落的志愿者如同星火,用特有的光芒和溫度點亮了冬奧也點亮了北京城。直播連麥中,來自首都體育館南門城市志愿者服務站的鐘競濤,服務于通州綠心公園南門城市志愿服務站點的李峰威,以及來自北京體育大學的中國聯通“冬夢大使”李浩然,帶領網友共同體驗志愿者的冬奧日常。
志愿者展示了服務站中的冬奧元素、非遺產品、打卡點、心愿墻,以及貼心的保暖衣物和用于防護的酒精洗手液、藍帆口罩等防疫用品。李浩然還現場演唱了冬奧加油歌《每個三億分之一》,用歌聲表達對冬奧的祝福與期盼,他還鼓勵希望成為“冬夢大使”的觀眾:無論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只要有行動、有付出,每一個人都可以是自己心目中的冬夢大使。
《大咖有云》是一檔環球人物、人民文娛傾力打造的微博連麥圓桌節目,以“云上見真知”為主旨,每期邀請行業大咖,傳遞正能量,講述硬核知識和動人故事。本期《大咖有云》是冬奧特輯的第五期,接下來,《大咖有云》還將持續聚焦冬奧,邀請文體大咖共同探索關于奧運的動人瞬間,分享奧運精彩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