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吉首市新灣村的75戶菜農,去30多里外的八月樓菜市場賣菜,以前都是包車,成本很高。近期,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途經村子的城鄉公交開通了到菜市場的延長專線。付2元票價,即可一車通達,菜農們高興地稱其為“菜農公交專線”。
“菜農公交專線”,既暢通了菜農賣菜“最后一公里”,也打通了農產品進城渠道,實實在在為菜農和市民提供了方便。菜農只需要支付較低的費用,就可將蔬菜運到市場,降低了成本;蔬菜更加新鮮便宜,城市里的消費者也能受益。
在各地,類似的惠民舉措還有不少。許多地方利用公交、火車、地鐵等交通工具,開通專門線路,為農民進城銷售農產品提供便利。比如在重慶,軌道交通4號線被稱為“背簍專線”,背著背簍的農民能方便快捷地前往市區銷售蔬菜瓜果;鐵路部門開行的81對公益性“慢火車”途經21個省份和35個少數民族地區,經停530座車站,助力群眾增收……這些惠民舉措,使廣袤鄉村大地的眾多農產品有了更便利的銷售渠道,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也啟示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要求政府、企業和社會形成合力,構建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確保城鄉居民共享發展成果。
持續提高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民生實事,讓城鄉居民在更精準更暖心的服務中感受到政策為民的溫度,定能在高質量發展中穩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