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慶假期,以神秘莫測、地勢兇險著稱的哀牢山走紅,一天之內占據了多個微博熱搜,也成為了熱門旅游地,甚至“驚動”了應急管理部。10月6日,應急管理部微信公眾號發文提示,哀牢山“存在不可預知危險”,呼吁游客不要貿然前往,這樣的安全提醒無疑很有必要。
事情的起因是,一名視頻博主獨自進入哀牢山收集材料的視頻在網絡走紅,鏡頭下的哀牢山云霧繚繞、水面靜謐,仿佛一片未被觸及的原始森林,其神秘與震撼令人嘆為觀止。不少“好奇心滿滿”的游客紛紛選擇在這個假期來到哀牢山地區,想親眼目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結果由于太多人涌入哀牢山,原本人煙稀少的“禁區”變成了人滿為患的“景區”。
但實際上,有著“云南蟲谷”之稱的哀牢山,不是一座山,而是一片山,范圍很大。除了部分區域被開發成風景區,還有很多未開發的原始森林區域。這些地方氣候變化多端,地形條件復雜,缺乏通訊信號,救援困難,如果游客貿然進入,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10月5日,@云南哀牢山仙境發布安全提示,提醒游客不要深入未開發區域。此前該官方賬號發布的視頻顯示,假期前幾天,哀牢山已開發的風景區已經人滿為患,嚴重堵車,繼續跟風前往,可能會超過景區的游客承載量,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也會降低游客的旅游體驗。
當然,最讓人擔心的還是游客安全問題。這或許也是此次應急管理部和當地緊急發文提醒的主要原因。
@云南哀牢山仙境 圖
相較于傳統的景區,哀牢山的走紅,在于其未經開發區域的神秘感,在社交平臺經種草傳播后,激起了很多游客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其實,這種打卡、種草模式,也是近些年很多“小眾”“野生”景區的重要走紅路徑,由此引發的安全事故時有發生。
而且哀牢山很多地方本身屬于自然保護區,是不允許隨便進入的。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曾有四名地質調查人員在哀牢山失蹤遇難。這一悲劇至今仍歷歷在目,它深刻揭示了自然環境的嚴酷無情,警示我們在探索未知世界時必須心懷敬畏,安全至上。
@云南哀牢山仙境 圖
對于廣大游客而言,要秉持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遵守當地規定,尊重自然環境,增強安全意識,避免盲目跟風前往,不可貿然深入自然保護區和未開發區域。
對于當地政府來說,面對互聯網帶來的“潑天流量”,更應理性看待和應對,一方面要加強宣傳引導,針對自然保護區和未開發區域,尤其要加強巡邏和監督,防止游客擅闖“禁區”;另一方面,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進一步完善旅游基礎設施,通過適度開發,提升旅游接待能力,豐富旅游產品種類,滿足游客對當地美景的探索熱情。
另外,社交平臺也肩負著不可推卸的內容審核和安全風險提醒義務。對于一些不屬于正規景區景點的信息內容,應加大甄別審核力度,對于明顯存在安全風險的信息更應該強化監管,應當將游客人身安全始終放在第一位,杜絕“流量至上”沖動。
@云南哀牢山仙境 圖
眼下假期已接近尾聲,但人們還在盡情釋放休閑玩樂的熱情。我們樂見每一處景區景點的爆火出圈,讓人們可以一睹大自然的神奇壯麗。但還是那句話,探秘不等于冒險,無論身在何處,安全始終第一。每個人都要做到對自己負責,多一些理性克制,少一些盲目跟風。地方文旅部門要做好景區宣傳引導和管理工作,共同營造安心舒心的旅行體驗。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