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一線60余年的“超級碼農”,這位“藍領院士”拼了

2024-02-19 09:33:00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
原標題:40多歲學編程!扎根一線60余年,這位“藍領院士”拼了

他是投身于航天基層崗位

六十多年的“超級碼農”

是在大家束手無策時

靈光一閃的“藍領院士”

近日,總臺《吾家吾國》專訪

我國火箭彈道設計專家余夢倫院士

聽他講述“攀登航天技術高峰”的故事

01

為證明方案可行性

他們足足算了兩三個月

余夢倫院士今年87歲,是我國彈道式戰略導彈和運載火箭彈道設計的開創者之一。1960年,他從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提前畢業,被分配至當時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總體部,為導彈和火箭的發射計算飛行路線。1965年3月,我國開始了東風系列某型號導彈的研制工作,余夢倫是彈道設計小組中的三名成員之一。

面對超長的飛行距離,如何進行試驗成了擺在他們面前的一道難題。正當大家束手無策的時候,余夢倫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低彈道和高彈道相結合的特殊彈道方案,將全程試驗拆分成了兩次分別進行。

根據余老的回憶,為了用數據證明方案的可行性,他們五六個人足足算了兩三個月

1980年5月18日,東風系列某型號導彈首次海上全程飛行試驗成功,實現了我國超長距離導彈從無到有的跨越,徹底打破了超級大國的長期壟斷。

02

40歲起,從零學編程

他成功將返回式衛星送入軌道

“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后,為了便于國土普查和地面測繪,發射返回式衛星被提上日程。返回式衛星重達1800千克,是“東方紅一號”重量的十多倍,因此承擔發射任務的“長征二號”對運載能力的要求要高得多。

解決火箭速度和運載能力問題的任務落在了余夢倫的身上。然而,此時的余夢倫已經40多歲了,計算工具也換成了微型電子計算機,于是他開始從零學習計算機編程。

作為我國最早的一批計算機編程工作者,余夢倫和同事們在摸索中逐漸克服著程序出現的問題。經過無數次最優推力程序的分析,余夢倫提出了一個讓所有人眼前一亮的“小推力彈道方案”。

“五個發動機——一個大推力的發動機、四個小推力的發動機。我讓大發動機工作時間短一點,小發動機工作時間長一點,這樣等于平均的推力就降下來了。”

余夢倫的“小推力彈道方案”,使火箭的運載能力提升25% 。1975年11月26日,載著我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的“長征二號”運載火箭準時點火升空,成功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而在隨后的三年,“長征二號”火箭又連續兩次成功發射,標志著我國已具備設計研制高性能、高可靠性運載火箭的技術能力。

03

面對美國提出的苛刻條件

負荷工作18個月,如約完成

1978年,我國開始在“長征二號”的基礎上對運載火箭進行適應性技術改進,從而衍生出我國目前最大的運載火箭家族。

其中,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是我國目前唯一一型可以執行載人任務的火箭,負責運送航天員。而它的前身,就是余夢倫參與全過程研制的長征二號捆綁式運載火箭,簡稱“長二捆”。

余夢倫:當時,美國的航天飛機搞得不成功。我們要搞“長二捆”,用它專門打國外衛星,嚴格來說打美國衛星。 

1986年是世界航天史上的災難年。美國、法國發生多起火箭爆炸事故,國際商業衛星發射市場幾乎癱瘓。而此時,中國航天人帶著還是兩張設計圖紙的“長二捆”火箭進入了國際發射市場,開始了與各國艱難的合作談判。

1988年11月,在經過近兩年的談判之后,中美正式簽訂了兩顆衛星的發射合同。余夢倫表示,和美國人簽合同后,美國要求18個月必須成功地發射一次,如果不成功就要賠錢。

為了能夠如期發射,余夢倫和研究院的同事們開始超負荷工作。44萬多張設計圖紙,5000多套特殊工裝,幾十個部段和十幾萬個零件,300多項大型地面試驗,都在短短18個月內完成了。

1990年7月16日,作為我國首枚大推力捆綁式火箭——“長二捆”成功首發,創造了世界航天史上的奇跡。

然而,在隨后的4年里,“長二捆”經歷了兩次發射失敗。余夢倫提出了高空風對火箭飛行影響的假設,經過對一千多次西昌發射基地的高空風數據進行演算,成功化解了阻礙。“長二捆”不僅僅打開了國際航天發射市場的大門,也正式開啟了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新征程。

04

扎根航天一線60多年

他的名字被命名為科研班組

余夢倫是浙江慈溪人,兩歲時為了躲避戰亂隨家人搬到上海。從小成績名列前茅的他,卻被嚴重的口吃問題深深困擾,“有一次上數學課,老師提問,這個問題我會做,但我說不出來,那時候自己感到很痛苦”。

因為口吃,年少時的余夢倫變得沉默寡言、性格內向。但也使他更專注于學習,尤其是在數學的世界里尋覓自己的快樂。

1955年,19歲的余夢倫考取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畢業之后被分配到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從此,60多年一直扎根在一個班組里。

2009年,他所在的班組被全國總工會命名為“余夢倫班組”,這也是第一個以院士名字命名的科研班組,被譽為中國航天第一班組。

在余夢倫工作的60多年里,他的學生中有很多人已經成為了航天領域的總師、副總師,可是年近九旬的他卻依然從事著自己最初的工作。在余夢倫看來,永遠工作在科研的一線,為中國火箭設計出完美的飛天弧線,是他最大的幸福。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ID:cctvnewscenter)綜合《吾家吾國》

責任編輯:蔡曉慧
列表
文章排行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成年女人色毛片| 国产一级黄色录像| 免费又黄又爽1000禁片| av色综合网站| 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麻豆 | AV无码久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成人免费网站app下载| 久久AV高潮AV无码AV| 秋霞免费手机理论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精品香蕉在线观看网| 日本xxxx18护士|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无码| 中国xxxxx高清免费看视频| 日本污视频网站| 偷看各类wc女厕嘘在线观看| 菠萝蜜亏亏带痛声的视频| 无码中文av有码中文a| 亚洲高清成人欧美动作片| 久久国产精品女| 山村乱肉系列h|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边吃奶边摸下面| 天堂在线免费观看mv|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怡红院成人影院| 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紧| 黄色a三级免费看| 好男人在线社区www在线视频免费 好男人在线社区www影视下载 | 乳揉みま痴汉电车动漫中文字幕| 美女视频黄频a免费观看| 国产色视频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躁天天躁中文字幕在线| 在线电影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精品无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真实露脸乱子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