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烏魯木齊3月29日電 寶石當顏料,雙手作畫筆,在木板上創作,這是新疆寶石畫藝人耿疆的獨特作畫方式。近日,記者走進耿疆的工作室,只見他正在創作一幅以向日葵為主題的寶石畫。耿疆的工作室不大,只有20平方米左右,卻堆滿了自己從業20年來創作的近千幅作品。
寶石畫是一種鑲嵌畫,最早見于公元前4000余年的美索不達米亞,何時傳入中國已無從考證,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過去寶石畫作為皇家珍品,很少出現在民間。
對寶石畫“一見鐘情”
耿疆出生在新疆阿勒泰地區,對家鄉有著獨特的情懷。所以在他的畫作中,新疆風景、都市文化成為他的創作主題。20世紀90年代初,耿疆進入當地一家珠寶公司做工藝美術制作師。機緣巧合下,他認識了做寶石畫的老師,從此與寶石畫結緣。
耿疆告訴記者:“那會就覺得創作一幅寶石畫并不多難,很容易上手,所以一下就愛上了寶石畫。阿勒泰的山,阿勒泰的水,包括我們這里的白樺林,都是我的創作素材。”天賦,再加上努力,使得耿疆的寶石畫很快就在市場上嶄露頭角。
耿疆說:“一幅簡單的寶石畫,我很快就能創作出來,但要想突出個人風格,內容和畫法復雜點的,可能需要數周時間。”說著耿疆便為記者開始了即興創作。他先在木板上用鉛筆構圖,接著在所需填充寶石顆粒的位置涂上膠,再根據不同顏色的需求,將寶石粒均勻地鋪撒在相應區域。
耿疆一邊制作,一邊告訴記者:“鋪撒寶石粒的時候,手要穩,眼要細,還要鋪得均勻,尤其是明暗交接的地方,過渡得要自然,要符合光影規律。”趁著寶石粒沒有完全固定好,耿疆對其作最后的微調,一幅寶石畫就創作好了。
藍色的天空、金黃的樹林、白色的河流,色彩搭配得恰到好處,留白讓人產生無限遐想。遠看像油畫,走近看寶石在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視覺沖擊強烈。用手輕輕觸摸,堅硬細碎的寶石給人獨特的質感。
耿疆的寶石畫作《喀納斯之秋》。 受訪者供圖
勤學苦練只因熱愛
2004年,耿疆來到烏魯木齊,因為經濟窘迫,他只得租住一間十平米的地下室,在里面一住就是四年,時常還要需要朋友接濟。耿疆說:“那個地下室,真的是冬冷夏熱,條件很艱苦,但也很安靜,我可以在里面專心致志的創作。”沒有了外界的紛擾,不斷地沉淀自己。回憶起在地下室創作的時光,耿疆感慨萬千。但也不可否認,四年的吃苦努力,為耿疆日后的突破奠定了扎實基礎。
多年的積累,耿疆收集了各類顏色的寶石碎料,這些原材料大多都新產自新疆,以碧璽、石榴石、水晶、瑪瑙、玉石等珍品為主。耿疆說:“因為寶石這種材料畢竟稀缺,所以現在我們就用一些石英,或者著色來代替一些寶石的狀態,這樣可以使畫面更具有表現力,也更豐富一些。”
一幅名為《一望情深》的寶石畫是耿疆最為喜歡和自豪的作品。這幅畫曾榮獲全國工藝美術大賽銅獎。畫面中,一個塔吉克姑娘深情地望向遠方,她的身后綿延著天山山脈。整幅畫用寶石沙粒制作,姑娘的眼神和身上的服飾都是用整顆寶石裝飾,畫中融合了油畫、寶石,以及3D的創作方式,使得畫作既顯傳神,又頗具想象力。
耿疆和他的寶石畫作《一望情深》。 李明非 攝
超越自我破繭而出
耿疆作為烏魯木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寶石畫制作技藝傳承人,在傳承發揚寶石畫制作技藝的同時,也在不停地探索和摸索更新型的創作元素和風格。在耿疆的作品中,寶石、顏料、石頭、油漆都成為他的作畫材料,多種工藝材料的融入使得耿疆的作品別有風味。
耿疆說:“經過這十幾年的研究和創作,現在我把寶石和現代繪畫,利用各種材料與不同藝術語言結合起來,做一些創新,形成一種綜合性材料繪畫,使畫作的表現更豐富,更生動。”
耿疆綜合材料作品《甜美的日子(二)》。 受訪者供圖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1年耿疆獲得了“天工藝苑·百花杯”中國美術精品銅獎、2013年獲得了第48屆全國工藝品交易會“金鳳凰”創新產品設計大賽銀獎和銅獎。
在第十三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耿疆的寶石畫一經展出,就吸引了眾多游人駐足觀賞。很多游客表示這是第一次見到寶石畫,而耿疆也很耐心的給大家講解寶石畫的制作過程。
如今,已經成為自治區級寶石畫非遺傳承人的耿疆,把更多時間用于創作和教學,不斷求新,不斷求變。耿疆告訴記者,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夠進行一次全國巡展,讓更多人通過自己的寶石畫了解新疆。同時,有機會再去看看俄羅斯以及中亞國家的寶石畫。他說:“俄羅斯的寶石畫很有名,想去看看冬宮里的那張寶石鑲嵌黑色大理石桌,如果能夠再與他們的藝術家交流學習一下,就更好了。”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