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是一片金黃黃的大海,風一吹就像海波起了浪……”
三月,湖南懷化會同縣坪村鎮,油菜花海中的粟裕希望小學。
這是李柏霖帶孩子們寫詩的第七年。
四(1)班教室里,推拉黑板往兩側分開,中間的屏幕顯示這節語文課的課文標題,《白樺》。黑板前站著語文老師李柏霖。
與老師身后順滑的黑板、干凈的白墻不同,教室的其他三面墻被學生們摸出一截灰黑的斑駁。哪里的孩子不是這樣呢?只有李柏霖知道,她的孩子們一樣,也不一樣。這所有一千多名學生的鄉鎮小學里,留守兒童占比超過一半。
01
2017年,從師范院校畢業的李柏霖如愿回到家鄉會同縣教書。她很快發現,班上的孩子們對學習沒有什么目標,也不愛跟人交流。
某個清早,有孩子走到李柏霖面前用最平常的語氣說,“我的爸爸昨天去世了。”李柏霖真正意識到,孩子們面對的不只有學習,還有最真實的生活。
△李柏霖在給學生們講課
究竟要讓孩子們學什么?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偶然出現的。
語文課上練習寫比喻句,李柏霖讓孩子們照著“葡萄像一串串紫色的珍珠”仿寫造句,有學生寫下“棉花吐出了豐收”。“他從沒學過,但他寫得很妙,棉花都活過來了。”李柏霖記住了那一刻的心動。
△李柏霖的課堂上,孩子們總是帶著笑。
不會打比方的孩子,卻擁有新奇的角度和閃現的天賦。寫詩的故事,就這樣從“棉花吐出了豐收”開始了。
一開始,很多孩子對于如何寫詩摸不著頭腦,有人直接默寫了一首古詩上交,因為這是他們接觸得最多的“詩”。
直到一次清明節,有學生寫——
奶奶帶我去見外婆的最后一面
那天我哭了
像被大火燒壞了眼睛
這個孩子說,再沒有人像外婆一樣覺得他很棒、會單獨把糖留給他了。那天,李柏霖和學生一起,又加上了一句話——
那天我哭了
像被大火燒壞了眼睛
但外婆再也沒有哄我
也是在那天,李柏霖確信,除了培養語感,詩歌對孩子們來說還有更大的作用。當孩子們越來越信任李柏霖,詩歌里有了更真實的感受、更多的秘密。
李柏霖記得,有一個轉學來的留守兒童寫——
我是一棵樹
只有葉子陪我
到了秋天
連葉子也陪不了我了
從詩中,她讀出了深深的孤獨。李柏霖懂得,是因為她也是這樣長大。詩是自己童年的影子和眼前的孩子重合;詩也是老師小心而溫柔的擁抱,努力填補一點點無法替代的父母之愛。
△李柏霖與學生們
02
鄉鎮小學的語文老師,從來不只是教語文。孩子們的體育、美術、音樂課,都是語文老師教的;除了學習,李柏霖還要管孩子們的生活。
“鄉下的老師要管的東西會略微多一點”。李柏霖說除了教學,老師還要糾正孩子的不良生活習慣,為他們樹立正確的做人準則,由于父母不在身邊,這些責任必須由老師們擔起。
眼淚
龍夢瑤
眼淚真的好奇怪
疼的時候能忍住
累的時候能忍住
只有爸爸媽媽要外出打工
坐在車上向我揮手的時候
眼淚
忍不住
偷偷長大
粟盈淇
泥土懷抱里的種子
在慢慢長大
太陽撫摸過的花朵
在慢慢長大
而我在爸爸不注意的時候
偷偷地長大了
詩歌里,懵懂學做人的孩子們,堂堂正正顯擺著自己的懂事。說不出的傷感、隱約的埋怨,都在詩里。
李柏霖不愿意讓孩子們覺得這樣的情緒是生活的全部。她便把課堂搬到野外,在“搖搖花”開的時候帶孩子們去看“搖搖花”,油菜花開時去看油菜花。花也是詩,家鄉也是詩。
△李柏霖帶學生們在田野里寫詩
“風也很好,雨也很好,電也很好,雷也很好,認識這里、愛這里,我覺得是件好事情。”李柏霖相信,當她的學生能夠從大自然獲取力量,生活就不再那么艱難了。
一朵花、一輪月、一場雪、一畝田……如老師所愿,田野詩班的少年學著用詩暢想明天。
03
11歲的龍夢瑤是詩班里高產的一個。她在本子上擠擠挨挨寫一團字,一把撕下整頁,塞給李柏霖。
這樣的紙片,李柏霖一天要收到幾十張。大大小小夾在書里,她晚上批改完,第二天再拿回學校,在課堂上分享。據她估計,孩子們寫的詩已超2000首。
△學生們寫的詩
“詩給人以朝向未來的勇氣”,這是李柏霖常引用的一句話。如果說希望詩歌能帶給孩子們什么,她希望,孩子們能在詩歌里做最強大的自己。“希望他們從文字當中汲取力量,在內心開始認可自己。”
今年2月9日,李柏霖和12名學生一起登上了春晚舞臺,參與節目《如果要寫年》的表演。
△李柏霖和12名學生登上春晚舞臺
“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場奇遇。”李柏霖說,奇遇之后,她反復告誡孩子們,踏踏實實做好當下每一件事。她對孩子們說,有了一次看世界的機會,要把這次鼓勵轉化為成長的力量。“從北京回來之后,沒有一個人欠寒假作業”,說到這里,李柏霖笑出了聲。
有人夸李柏霖,說她的堅持讓詩歌敲開山里孩子的心門。但她自己從不覺得這是一件需要“堅持”的事。她擁抱孩子,孩子們也擁抱她;她擁抱孩子,也抱住自己。
清早有孩子給李柏霖一個雞蛋、一個蘋果,她高興地拍照存下來,“如果現在再來回答詩歌是什么,我覺得是我們用心才能捕捉到的美好感受。”李柏霖相信,擁有這樣的能力,哪怕不寫詩,他們也會把日子過得像詩一樣。
△學生送給李柏霖雞蛋和蘋果
孩子總會長大
但美好和初心會留在詩里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