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管吃管住、分文不收!

2024-04-01 09:23:16來源:環球人物網-環球人物微信作者:許曄

“我們的故事不是苦情劇。

我更想傳遞給大家的,

是力量與希望。”

常向陽曾常被人誤會是“騙子”。

直到去年年底,一條短視頻爆火讓更多人了解到她的故事:

2017年,她在距離西安市兒童醫院500米的地方成立了“心羽家園”,專門為家庭困難的患兒及家屬提供免費食宿——她不是騙子,而是2000多個孩子心中“最好的常媽媽”。

·常向陽在西安市兒童醫院旁舉著“心羽家園”的宣傳牌,總被人誤會是騙子。

關注從四面八方涌來,帶來了善意,也帶來了煩惱。

“有人竟然來了就問我,這些孩子都能活嗎?這對我們是最大的傷害。”常向陽一度憤然關起大門,謝絕外人來訪。

她不希望苦難被人消費,更不希望“家園”里的孩子和家長被如此打擾。

好在,一切已經回歸正軌。

早春3月,和環球人物記者聊起這些年的點點滴滴時,常向陽數次哽咽落淚。

但哭完,她把眼淚一抹,對記者再三囑咐:“我們的故事不是苦情劇,誰都有坎兒,過了就好了。我更想傳遞給大家的是力量與希望。”

“有個免費吃住的地方,

你去不去”

常向陽永遠忘不了2017年夏天的那個晚上。

當時,她是一名公益志愿者,業余時間經常參與大病救助的宣傳工作。聽說西安市兒童醫院新生兒科有個孩子膽道閉鎖,需要做肝移植,但家庭很困難,她和兩位志愿者便一起前去看望。

一行人離開病房時已是晚上9點。正準備乘電梯下樓,常向陽注意到旁邊樓梯間的地上睡著一個人。

“咋有人在這兒睡覺?”她很好奇,于是決定走樓梯下去,看看是不是還有人睡在地上。

到了3樓血液科,席地而睡的人更多了,其中一位身材瘦小、頭發灰白的大娘引起常向陽的注意。她蹲下身,問大娘為啥睡在這里。

大娘說:“但凡有點辦法,誰會睡在這兒?我3歲的孫子得了白血病,兒子在外打工掙錢。我和兒媳白天一塊照顧孩子,但晚上病房只能留一個人陪護。”

常向陽還想跟大娘聊幾句,但大娘始終背對她側躺著,沒再回復。她自感討了個沒趣,站起身來準備走,剛邁出一步,就聽見大娘自言自語:“西安的蒸饃貴得很,6毛錢一個……”

她愣了愣,又蹲下去問大娘:“如果兒童醫院周邊有免費管你吃住的地方,你去不去?”

大娘翻身坐起來,打量她幾眼,說:“我看你年齡也不小了,你咋說瓜話(陜西方言,意為傻話)?”

“如果真有這個地方,你去不去?”常向陽認真地問。

大娘沉默半晌道:“那得下輩子才有了,這輩子我是看不到了。”

那一瞬間,常向陽在內心默默發誓:自己一定要給這些人提供一個分文不收的“家”!

她打算在西安市兒童醫院對面租個房子來幫助患兒家庭,興沖沖地將想法告訴父親常建錫,滿心以為會獲得支持。

“我爸以前是炮兵,轉業后在民政部門負責扶貧濟困工作,沒少幫助窮苦人家。我小時候跟他一起下鄉慰問,也看見他臨走時悄悄給人家留點錢。”

然而,父親聽完半天沒接話,只讓她“趕緊吃飯,吃完去睡覺”。

·常向陽(右)與父親。

常建錫的猶豫,既是擔心女兒太辛苦,也是怕女兒只是一時沖動。

第二天一早,當常向陽舊話重提時,他說:“娃,你給人希望很容易,但當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到你身上,你卻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希望就會變成失望,那給別人的打擊更大。你可一定要想清楚啊。”

常向陽最終決定“還是要做這件事”。常建錫沒再反對,告訴老伴兒唐小平:“以后留夠咱倆的買藥錢和日常開銷,把其余錢都給女子(陜西方言,指女兒)吧。”

“愿意一直這樣‘騙’下去”

常向陽選在2017年9月5日正式成立了“心羽家園”。

9月5日的寓意是“救救我”,“心羽家園”的寓意是給心靈插上愛的翅膀。

那間200平方米的屋子,被她和親朋好友拼拼湊湊填滿了——這家捐幾個碗,那家捐幾個碟,另一家再捐幾個杯子,母親也把家里唯一的冰箱捐了出來。再放上6組上下鋪,這里就變成了能為12個病患家庭提供食宿的“避風港”。

萬事俱備,沒想到的麻煩是,根本沒人愿意相信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起初,常向陽一趟趟往醫院跑,和外地來的患兒家屬聊天。因為她聊病情時頭頭是道,很多人便以為遇到個老病友,圍過來向她“取經”。

她見縫插針地說:“對面有個‘心羽家園’,吃住不花錢,你們怎么不去?”一聽這話,眾人以為遇到騙子,各尋借口便一哄而散。

無奈,她只能找醫生幫忙“宣傳”。以前,常向陽做志愿者時就經常來醫院,很多醫生都知道她是個熱心腸,也樂于幫忙。

不久后,“心羽家園”接收了第一個患兒家庭。

孩子名叫芳芳,小腸伴感染壞死后做了手術,8歲了體重還不到30斤。一家五口,除了妹妹正常,爸爸、媽媽、哥哥和她都有智力障礙。

剛來“心羽家園”時,芳芳爸的背包里裝的全是發霉的饅頭。常向陽說這不能給娃吃,結果他說了句讓人心酸的話:“我們在家就這樣吃。”

芳芳從春天住到了夏天,卻只有厚的秋衣秋褲。一位志愿者從家里拿了些小女孩的夏裝,其中有一條連衣裙,給芳芳換上。芳芳特別開心,拉著裙角不停轉圈。

志愿者們看她肢體不協調,便四五個人手拉手圍了個小圈,將她護在中間。芳芳仰著頭,一會轉倒在這個志愿者身上,一會轉倒在那個志愿者身上。

那個場景讓常向陽印象太深了:“我們笑著看芳芳玩鬧,結果笑著笑著就流下了眼淚……”

后來,越來越多的患兒家庭來到“心羽家園”。不少孩子人生的第一句話是在這里學會的,人生的第一步是在這里邁出的。

·常向陽(右二)與“心羽家園”的孩子們。

但有時,誤會仍會發生。

最讓常向陽哭笑不得的一次,是來自陜西漢中的童童爸爸回鄉后,聽說當地有戶困難家庭的孩子也生了大病,就到村委會去打聽對方的聯系方式。

“他給人家打電話,說如果帶娃去西安市兒童醫院治病,就去找常姐,吃住都免費。人家當時不駁老鄉的面子,答應了,過后便和其他老鄉說童童爸爸在‘搞傳銷’。”

常向陽不太在意這種誤會。她說:“別人說我是騙子,那就說吧。只要能幫到孩子,我愿意一直這樣‘騙’下去。”

“孩子們,請忘了我”

截至2024年3月17日,“心羽家園”所幫助過的患兒已達到2377人。

很多人離開后,逐漸和常向陽減少了聯系。常向陽覺得這樣挺好,“說明他們邁過了坎兒,已經回歸到正常生活”。

她從不希望孩子們記住她,“因為他們記得我,就記得自己生病的日子”。她最想看到的,是孩子們像健康的孩子一樣,去學習、玩耍。

于是,“心羽家園”有了小白課堂。每周一到周五的下午,老師教孩子們念英語、做手工、學禮儀,“像幼兒園一樣”。

有一回,西安市兒童醫院血液科的醫生來探望患兒,沒想到之前見他就躲的孩子,竟學會了主動給他拿礦泉水喝。他忍不住眼圈泛紅,對常向陽感慨:“孩子們懂事了。”

去年,發生了一件讓常向陽很受觸動的事。

那天,一個4歲的孩子站在陽臺,透過窗戶看向遠方,問她:“常媽媽,上西安城墻貴嗎?”她被問住了。

她雖是土生土長的西安人,卻從沒參觀過城墻。看到孩子渴望的眼神,常向陽想,孩子們確實需要出去“透透氣”。

她聯系當地媒體“西安發布”的公益西安欄目,雙方一拍即合,決定做一個“心羽寶貝看西安”的項目。孩子們這才有機會免費爬城墻、逛動物園、游海洋館。

不過,參觀雖是免費的,很多費用也省不了。

“光租車,一輛大巴一天1800元,這還是樓下旅行社給我們的優惠價。還有買保險、買吃的,都得花錢。”常向陽嘴上念叨著貴,心里卻覺得這錢花得挺值。“給孩子和家長苦澀的生活加點糖嘛!起碼他們開闊了眼界,焦躁的心情也變得舒緩。”

·“心羽家園”的孩子們參觀海洋館。

常向陽關心孩子,也同樣關心家長,總是想方設法讓他們寬心。

小白課堂開課后不久,她讓患兒家長當助教。用她的話說,家長與其站在一邊等,不如參與進來,為心羽寶貝們做得越多,越不會有邊緣感,越會把這里當“家”。

她經常和家長們聚在一起開“板凳會”。“其實就是嘮嗑。這個家長說我娃遇到了什么情況,可能另一個家長馬上會說,我娃也遇到過這種情況,你可以怎么處理。大家交流彼此的經驗,既有心理疏導的作用,也能少走彎路。”

這幾年,常向陽有個很強烈的感受:“心羽家園”救助的孩子,從主要是康復科來的,到神經科來的,再到血液科、腎臟科來的,病情愈發兇險了。

這意味著,她從一開始只需要幫腦癱兒童做康復訓練,到如今不得不時刻提著一顆心。

采訪前幾天,她剛剛經歷了一樁“險事”。

那天凌晨2點多,她聽見一個娃娃在床上哼哼,一摸體溫,特別燙。她趕緊搖醒了孩子媽媽,拿溫度計一量,發現孩子已高燒到41攝氏度。大家連忙把孩子送去醫院搶救。

“有的媽媽還很年輕,晚上遇到孩子的突發情況就亂了陣腳,先哭起來。” 那時,常向陽就是家長的主心骨。

有時,常向陽也覺得累。

有一回,臨到中午做飯,電飯鍋壞了,燈也壞了,水管也漏了,一大堆瑣事趕到一起,“說不上來的那種委屈”,她躲到辦公室里哭了一場。但悄悄哭完,她又出去忙碌了。

家人給她打電話,總勸她說:“沒事了,你把你的腳抬高點。”意思是,沒事時多休息,別一直跑前跑后。

但她閑不下來。

“當我親眼見證孩子們的成長和蛻變,看到那些家長的眼神從灰暗無神到眼里有光,我就感覺真好,一切都值得。”

她想,自己只要還能跑能跳,還有力氣把孩子抱起來,就會把“心羽家園”一直堅持做下去。

·常向陽喂患兒吃飯。

“你的女子沒有讓你失望”

采訪中,常向陽很多時候在講其他人的故事。

她講好心的房東。起初他有顧慮,擔心這么多孩子在房子里磕了碰了。但最后他忍不住心軟,不僅把房子租給她,還每個月比市場價便宜一兩千塊錢,說“權當我也做公益了”。

她講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孩子們生病,難受也說不清楚,很多時候只會哭,醫生們總能靠多年的臨床經驗給出準確判斷。她們的休息時間很少,卻依然積極來“心羽家園”參加醫患交流會。

她講善良的志愿者。從最初的幾十人發展到如今的上千人,只要孩子們有需要,便毫不猶豫伸出援手。其中,有不少志愿者是曾接受“心羽家園”幫助的患兒家長。受助者變成了助人者。

她講當地政府、慈善協會、愛心企業和無數好心人的幫助。去年11月,家園迎來一次“夢想大改造”:鐵架子的上下鋪變成了帶床簾的加寬木床;衛生間添置了兒童馬桶;共享廚房也得到了升級,可容納更多患兒家長同時做飯。

當然,常向陽做這一切也離不開家人的鼎力支持。

她的父親在世時,經常坐10多站公交來看孩子們,每周至少來三四趟。來了他就陪孩子們玩,開心得不得了。臨走,他再悄悄給女兒的抽屜里塞點錢,過后告訴女兒:“剛發了降溫補貼,爸給你擱抽屜里了。”

父親去世后,母親管得更多了,今天給孩子們炸點丸子,明天給孩子們燉了排骨,后天給孩子準備鍋貼。今年大年二十九,她一早給常向陽打電話:“今年有幾家不回去的?來咱家一起過年嗎?不過來?那你一定得多準備點菜,要讓大家吃得好啊。”

·常向陽(右)與母親。

這次采訪結束幾天后,常向陽又給記者發來一段話:“心羽家園”不是我一個人撐起來的,是所有人共同托舉起了這個“家”,用愛創造著奇跡。

在很多事上,常向陽都有自己的堅持。

那條短視頻爆火后,被感動的網友們找到她的社交媒體賬號,紛紛給她發紅包。但她堅持一個不收。

“我們沒有公募資格,收下這錢,就該有質疑的聲音了。大家想捐款就捐給公賬系統,方便每年的財務審計,各項收支也會在慈善中國的網站上進行財務披露。”

網友寄來大量愛心物資后,有人建議她:“不如掏錢租個庫房存物資,留給‘心羽家園’慢慢消耗。”她也婉拒了。

“再好的東西都有保質期,捂到我們懷里,到期沒用完,發霉了、長毛了,反倒把人的心給寒了,不如把愛分享出去 。”

最后,那些物資連樓都沒上,就被派發給了西安市兒童醫院里家庭困難的患兒家屬。

曾有人問常向陽:如果給你一棟樓去經營“心羽家園”,你會去嗎?她的答案是“不會”。

“我的懷抱就這么大。要是從200平方米增加到400平方米,我的雙手還能護住每一個孩子。但要是增加到2000平方米的時候,我就給不了每個孩子關心和愛護,那何必呢?我只做我力所能及的。”

·常向陽與患兒及其家屬在“心羽家園”合影。

2020年10月,常向陽獲得“陜西省脫貧攻堅獎貢獻獎”。得獎當天,是她父親的頭七。拿到獎杯和證書后,她第一時間打車回了家,跪在父親靈前,一遍遍說“你的女子沒有讓你失望”。

今年,常向陽準備做兩件“大事”,一件是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另一件是申請遺體器官捐獻。

“我媽聽說之后,笑著說她也要捐遺體,‘可以留給有需要的人做實驗’。所以你能理解我為什么走上公益之路——在我們家,公益就是生活。”

全文刊載于2024年第7期

《環球人物》雜志

總第514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

總監制: 張   勉

監    制: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 凌   云

(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加微信“HQRW2H”了解細則。歡迎大家投稿和提供新聞線索,可發至郵箱tougao@hqrw.com.cn。)

責任編輯:高瑋怡
聲明: 版權作品,未經《環球人物》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列表
文章排行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杨钰莹欲乱小说|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一本久久伊人热热精品中文| 69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中文 |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开心五月激情综合婷婷| 国产热の有码热の无码视频 | 国产看午夜精品理论片| 亚洲人成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wwwxxx亚洲|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天天视频官网天天视频在线|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金莲|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高清ww| 97久久精品人妻人人搡人人玩| 美女啪啪网站又黄又免费| 最强yin女系统白雪| 国产高潮刺激叫喊视频| 亚洲性色成人av天堂| gdianav|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国产色诱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在线播放| 99re热精品这里精品| 色婷婷在线影院|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影视|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电影网|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亚| 2019天堂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办公室| 夫妇交换性3中文字幕k8| 亚洲精品在线网| free性中国熟女hd| 欧美成人秋霞久久AA片| 国漫永生第二季在线观看| 人夫的堕落变装| а天堂中文地址在线| 精品大臿蕉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