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無名者“有名”!這場接力一直在繼續

2024-04-30 11:19:27來源:央視新聞

 

就在前段時間,河北肅寧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在遷移雪村戰斗犧牲的烈士遺骸過程中,發現其中一名烈士雙臂抱在胸前,緊握一張年輕女性的照片。

照片中的她是誰,這位烈士又是誰,牽動著無數人的心。

于是,為烈士尋親的齒輪開始轉動。

TR美術工作室嘗試修復了這張被烈士緊握82年的照片。修復人員說,“希望盡微薄之力,為烈士尋親帶來一些幫助。”

與此同時,在央視新聞的協助下,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受到當地退役軍人事務局邀請,來對烈士遺骸DNA進行鑒定,后續還將通過掃描頭骨,復原烈士的容貌。

據介紹,通過遺骸鑒定判斷,這位烈士很年輕,估計年齡范圍在14到17歲,鑒定結果偏向男性,但最終還需要通過DNA鑒定進一步確定。

值得一提的是,該團隊曾在去年9月復原了40余名山西呂梁無名烈士的容貌,更加令人欣慰的是,編號為“M19”的烈士,找到了親人。

這樣溫暖的后續是否會再次出現?我們是否能撥開時間的迷霧,找到照片中的這位姑娘或者其親人,找到這位年輕烈士的名字、傾聽他的故事?

讓我們懷抱著希望,共同期待。

這一次,圍繞著一張烈士緊握的照片,為烈士尋親的齒輪快速轉動,地方退役軍人事務局、媒體、高校、社會志愿者,多方接力,全力以赴。

透過這一場溫暖接力,我們看到的是多年來,從國家層面到地方政府再到社會各界,對“為烈士尋親”的重視和不懈努力。

根據不完全統計,近代以來中國約有2000萬名烈士為國捐軀,其中有名有姓的只有196萬名,超過90%的烈士都是無名烈士。

為烈士尋親,讓英雄回家,既是對烈士英靈的告慰,也是對烈士親屬的慰藉。

01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為烈士確認身份、找到親人,黨和國家一直高度重視。

2022年3月,《關于加強新時代烈士褒揚工作的意見》印發,其中明確規定,要持續做好失蹤烈士遺骸搜尋保護和為烈士尋親工作。

近年來,退役軍人事務部成立烈士遺骸搜尋鑒定中心,深入開展遺物整理、辨識和分析,陸續發布烈士尋親線索,發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共同找尋烈士親屬。

在此基礎上,依托國家烈士遺骸DNA鑒定實驗室,建成了國家烈士遺骸DNA數據庫和烈士親屬DNA數據庫,破解戰爭陳舊遺骸DNA身份識別難題,突破復雜親緣關系鑒定等關鍵技術。

今年年初,退役軍人事務部發布了最新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尋親成果,10位烈士經過遺骸DNA比對,成功找到了親人。

與此同時,在全國各地,為烈士尋親的行動從未停止。

照片上的這位烈士名叫王堅仁,在濟南戰役中犧牲,沒有留下任何照片。今年清明前夕,工作人員來到王堅仁烈士的家鄉煙臺南甕村,把這張復原的照片,送到了烈士的親人手中。

今年3月,利用陵園改造的契機,濟南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四川大學,對865名無名烈士進行發掘、提取DNA,并對200余位有完整頭顱的烈士進行3D掃描。

得到烈士的DNA分型,僅僅是尋親工作的第一步。之后,工作人員需要將DNA信息導入家系數據庫進行比對。根據比對得到的烈士家系線索,工作人員再入村入戶進行家系走訪,結合革命烈士名錄、烈士證等物證,最終確定烈士的姓名和身份。

跨越漫長的時間與廣闊的地域,要完成這樣的尋找并不容易。但為烈士尋親的路再難,也要堅持走下去,為的是對得起烈士當年踏上的保家衛國之路。

而這次,工作人員不僅要找到烈士的身份,還要為烈士家屬送上一份珍貴的禮物——烈士的復原照片。四川大學相關研究團隊通過自建的深度學習模型和算法,經過反復嘗試和比對,恢復了王堅仁烈士的容貌。

這張復原照片被放到了烈士父母的墓前,“你們掛念的二兒子,現在找到了,你們就放心吧!”

踏遍萬水千山,為了烈士家屬的這一句“找到了”,一切便值得。

“80多年了,我終于找到你了,爹……”

也是在今年清明,81歲的董齊英老人跨越800公里,從江蘇蘇州來到山東棲霞,在膠東革命烈士陵園里,跪在父親陳德新烈士的墓前,與父親第一次“相見”。在江蘇、山東兩地多方的努力下,老人在有生之年找到父親的愿望,終于實現。

這樣的尋親故事還有太多太多——

江蘇專門成立由省雙擁辦、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等單位組成的省級協調小組,開展“為烈士尋親”專項行動;

貴州省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為烈士尋親聯動機制,近五年來累計成功為200多名烈士找到親人;

浙江溫州市通過組建英烈文化研究智庫、尋親志愿者聯盟,創新尋親工作機制;

黑龍江省雞西市成立尋親工作專班,尋親足跡遍及全國20多個省份;

福建省泉州市自2021年啟動“為英烈尋親”活動以來,已為150名英烈找到家屬;

…………

幫烈士尋親、送烈士回家的腳步,一刻不停。

02

讓無名烈士重歸有名英雄,是所有人的殷切期盼。不僅是政府相關部門,全社會都在為之努力,越來越多志愿者加入為烈士尋親的隊伍。

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文少卿團隊,多年來致力于用科技手段為烈士尋親。

2015年至2018年間,文少卿團隊與田野考古學者一起,收集了8個遺址的572名烈士遺骸,涉及滇西保衛戰、長沙會戰、淮海戰役等,并完成了國家英烈DNA數據庫1期建設。

2023年,受呂梁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邀請,文少卿團隊對方山縣南村革命烈士進行系統發掘和分子考古鑒定。他們不僅把烈士們的樣本建成了DNA數據庫,還用三維掃描技術復原了烈士容貌。

讓人倍感欣慰的是,其中,編號為“M19”的烈士找到了親人,確認名字為崔海治。

“團隊的老師和學生大多是90后和00后,大家都是邊哭邊完成工作。”

文少卿介紹,方山縣南村出土的烈士遺骸,平均壽命僅為20.5歲,最小的不到14歲,遺骸上有大量與戰爭相關的創傷。

“他們不能也不該被遺忘,希望他們的墓碑上能刻上名字和照片。作為科研工作者,通過科技手段幫烈士尋親是一件非常值得且有意義的事情。”

為烈士尋親的路上,從來不缺同行人。因為同一種情懷,不同地域、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人加入進來,跋山涉水、眾里尋他。

在遼寧大連普蘭店,退役軍人張勇用18年時間,為270位革命烈士找到了家鄉和親人。

張勇曾在空軍服役,父親也是一名軍人,這讓他對革命烈士有著格外深的情感。2006年,他主動申請,成為大連市普蘭店唐房革命烈士陵園的志愿者,為烈士尋親,一干就是十幾年。

多年來,為了印證某條模糊的線索,或是尋找某位可能知曉線索的人,張勇常常輾轉多地。

有人說他“一根筋”,張勇覺得:“為烈士尋親不是一般的志愿服務,不全力以赴,過不了心里那道坎。我一直相信,當我們尋找烈士親人時,他們也在尋找我們。只要堅持尋找,就能和他們‘相遇’。”

在為烈士尋親的同時,許多人也通過自己的方式,慰藉烈屬對烈士的思念之情。

很多革命英烈在戰爭年代由于種種原因沒留下一張照片,這也成了很多烈士家屬心中的遺憾。

模擬畫像專家林宇輝退休后,就投身于為革命烈士免費畫像。多年來,他到過8個省份,27個城市,為190多位烈士畫過畫像。

為了真實還原烈士相貌,畫出烈士神韻,林宇輝不僅會走訪烈士家鄉,傾聽烈士家屬、相識人的描述,還會研究不同時期的服裝變化、發型變化。

今年65歲的林宇輝,由于長期伏案工作,身體有些吃不消。身邊人曾勸說他放慢腳步,但是林宇輝說,為烈士畫像是一項搶救性的工作,隨著越來越多見過烈士的老人離世,未來的繪制工作將會更難開展,時間非常緊迫。

為烈士尋親,任重而道遠,而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貢獻自己的力量。

看到為烈士尋親的相關信息,一次轉發,就是點亮一束希望的星光,匯聚起來,就有可能照亮烈士回家的路。

 

 

責任編輯:蔡曉慧
列表
文章排行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亚洲熟妇丰满xxxxx| 中文字幕免费人成乱码中国| 葫芦里不卖药葫芦娃app| 日韩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激情视频厨房| 亚洲h在线观看| 色在线亚洲视频www| 欧美xxxx极品|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18禁黄网站禁片无遮挡观看| 欧美中日韩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在线视频你懂的国产福利| 极品丝袜老师h系列全文阅读|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在线视频| 久草视频在线资源| 韩国xxxxhd性| 成人午夜小视频| 免费福利在线播放|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码|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 国产真实伦在线观看|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15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 1000部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电影在线|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不卡| 美女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女生喜欢让男生自己动漫|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 16女性下面扒开无遮挡免费|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国产一级毛片高清视频完整版| 一级毛片视频免费| 欧美精品v国产精品v日韩精品 | 99爱视频99爱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性猛交xxx黑人猛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