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陜西延安5月14日電 “現在咱們需要成為新型職業農民,不光要會種植,還要勤動腦筋,怎么選擇品種、怎么管理、怎么打開銷路,這都是延安果農需要思考與探索的方面。”陜西省延安市洛川縣舊縣鎮洛陽村蘋果種植戶張永亮說。
眼前這位個頭不高、樸實敦厚的“網絡達人”一邊經營果園,一邊通過網絡直播等方式宣傳銷售洛川蘋果。“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方式,完整呈現蘋果從開花結果到采摘儲存、包裝運輸等種植生產過程,讓外地朋友通過網絡直觀全面地了解延安蘋果。”張永亮說。
2024年5月,張永亮正在向網友介紹延安蘋果生長過程。李進 攝
銷售旺季時,他一天可以賣出1000箱蘋果,年銷售額超過400萬元。張永亮不僅銷售自己種植的蘋果,還幫助附近鄉親將蘋果銷往全國各地,目前他擁有不少固定客源。“每天下午三點以前的訂單當天就可以發走,每天的發貨量大概在500箱到600箱。家鄉越來越多的果農開始把手機當作‘新農具’,開拓線上銷售路徑。”張永亮自豪地說。
延安蘋果。李進 攝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農村網絡電商應運而生。在延安,不少農民順應發展潮流,憑借種養新手段、營銷新思路,靠著一塊小小的手機屏幕,采用網絡直播、短視頻等手段,逐漸完成從“新農人”到“興農人”的轉變,幫助當地民眾創業就業,為鄉村發展注入新活力。
楊魏平、崔沙沙是延安市洛川縣槐柏鎮底樓村的一對果農夫婦,家中有20畝蘋果園。2021年初,夫婦倆在農家院里自創了“扛化肥”的搞笑短視頻,視頻播放以后,一夜之間漲粉10余萬,楊魏平也由此找到了自己短視頻拍攝的定位和方向。
楊魏平與崔沙沙展示洛川蘋果。李進 攝
“我們記錄真實的生活,將日常有趣的行為稍作夸張,在鄉間果園、農家大院或是在自家的土窯洞拍攝,每個視頻都是我們夫妻的生活‘碎片’,有時‘甜蜜’,有時‘拌嘴’,‘接地氣’是網友對我們的評價。”楊魏平說,通過有趣的視頻講述黃土高原上果農與蘋果的故事,他覺得很有意義。
楊魏平說,起初直播前都要將家里仔細打掃、裝扮一番,后來網友建議他實景拍攝,沒想到效果極佳,許多粉絲喜歡其樸實的鄉村田園生活,直播間人數只增不減。
經過幾年的努力,夫婦倆從洛川普普通通的果農蛻變成擁有百萬粉絲的“網絡達人”,也讓生活有了根本性的改變。“希望以后能繼續發揮自己的優勢,推廣家鄉的蘋果,讓延安蘋果有更加廣闊的市場,為家鄉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崔沙沙說。
圖為種植戶正在整理蘋果。李進 攝
據了解,為了培養高素質農民實踐技能,加快現代農業發展,2023年,延安市共開辦高素質農民培育班57個,培育高素質農民3013人,創辦農業公司1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6家,家庭農場125家;農產品網絡零售額33.14億元,同比增長12.68%;已形成了以蘋果為主、現代養殖業和設施農業為兩翼、區域特色產業板塊推進的現代農業產業格局,一批“新農人”正在用新知識、新技術、新思維努力成為“興農人”,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探索前行。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