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愛馬 大名叫李沐卓
今年12歲
因為患有腦癱
他曾經不能正常行走
多年康復訓練后
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這次參加朗誦比賽他做了充足準備
即使跌倒也沒有打亂他的節奏
而他的堅強和樂觀
也打動了很多人
為了這次比賽,愛馬準備了一個多月,400多字的朗誦稿早已爛熟于心,但上臺前,他還是感到緊張,不確定自己能否流利地完成。
李沐卓的爸爸 李吉東:普通的小孩演講,只要考慮詞,考慮怎么表達感情,就可以了。他需要的是考慮我怎么能不倒,或者怎么樣能站好,或者怎么樣,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安全。因為他站那兒平衡不好,害怕摔倒。
由于難以控制身體平衡,愛馬長時間站立容易摔倒,即便如此,他還是堅持選擇站著朗誦。
雖然做了充分的準備,但比賽當天,朗誦進行到三分之一時,意外還是發生了。
李沐卓的爸爸 李吉東:我就趕緊往前跑,就給他扶起來了,我扶他的時候,他就把話筒擱到嘴上了,就接著說了,就沒停,我也挺詫異了。我說都摔倒了,就先注意安全,沒想到他直接就把話筒擱到嘴邊,接著就說起來了。
李沐卓:我當時倒的時候喊的是“和(一汽)解放”,聽著有點像“爸”,很多報道字幕會寫成“爸”,其實不是“爸”。
記者:是啥?
李沐卓:是我稿子上的內容“和(一汽)解放”,聽著就像“爸”。
當時,愛馬是因為肌張力高失去平衡摔倒的。因為擔心跟不上音樂節奏,倒在地上的他也沒有停止朗誦,在爸爸幫助下,愛馬最終完成了比賽,臺下也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比賽時,愛馬的媽媽在臺下錄制視頻,看到兒子摔倒的那一刻。眼淚奪眶而出。
李沐卓的媽媽 馬麗璞:當時你看我錄那個鏡頭,晃了一下,我當時第一時間是想沖上去安慰他,抱著他。他每次摔我心里都是那種五味雜陳的,就是心疼,有一種對不起孩子的感覺。
其實,每次參加這樣的活動,愛馬的父母都會在臺下為他捏一把汗,摔倒在臺上的情況發生,早就在他們的預料之內了。
李沐卓:我在臺下做好了要摔倒的準備了。
記者:做啥準備了,如果摔倒之后該怎么辦?有對策?
李沐卓:有對策的,當時我尋思摔倒了,也起來,不耽誤演出。
這次朗誦比賽,對愛馬來說尤其重要,因為比賽當天是母親節,他希望把出色的成績作為禮物送給媽媽。
一步一個腳印
原來,小愛馬不僅堅強勇敢,還是一個小暖男,最終他獲得了金獎,如愿給媽媽送上了最好的母親節禮物。身患疾病的愛馬,現在特別理解父母的不易,雖然日復一日地康復訓練很難、很累,但他從沒抱怨過。而為了讓愛馬培養起堅強、自信的性格,爸爸媽媽也傾注了全部的愛,不僅是日常生活和學習照顧得無微不至,還幫愛馬開發了很多興趣愛好,朗誦只是其中之一。
現在,愛馬每天完成兩小時的康復訓練后,還會彈鋼琴、寫書法、拼積木,這對他鍛煉自己手指的靈活度很有好處。
在爸爸媽媽的眼里,愛馬特別堅強、自律。也正因為有這樣的品質,才讓他的康復訓練收效顯著,從小到大,無論多累,愛馬都會堅持做完每個康復動作。
由于出生時缺氧,愛馬八個月時還不會自己翻身,最終被診斷為腦癱。從那之后,一家人便開始了東奔西走的康復之路,小愛馬在醫院一住便是五年,六歲時終于學會了走路。到了入學的年紀,愛馬的爸爸辦理了停薪留職,開始了陪讀生活,父母的付出,小愛馬都看在眼里。
學校專門給愛馬的爸爸在班級旁邊安排了一個房間,方便他隨時照顧愛馬,老師同學們也都在愛馬需要時提供幫助。
其實,除了運動能力受到影響,愛馬在其他方面都表現出色,平時在學校里,除了必要的時候提供幫助,同學們都對愛馬平等相待,這次因為朗誦時摔倒而被大家關注和點贊,愛馬自己也很開心。
現在,愛馬可以大步流星地走路,扶著欄桿上樓梯。而眼下,他又有了新的小目標。
李沐卓:能跑,能跟同學們一起玩,目前目標就是這個。
主播點評丨愛馬:跌倒了就爬起來
從六歲學會走路,到堅持站著朗誦,愛馬的人生,就在實現一個又一個小目標中,拓展出更大的可能,和更廣闊的世界。這背后,是父母的攙扶與托舉,但這份托舉,并不是因為孩子身患疾病就大包大攬為他安排一切,而是在身后溫柔的注視、在身邊溫暖的引導,牽著他的手,讓愛馬自己用堅強和努力,去走出一條精彩的人生路。
所以我們看到當愛馬摔倒時,爸爸用最快的速度出現,扶起后又迅速離開,媽媽的鏡頭隨著情緒晃動,卻又很快平穩下來,因為他們知道,愛馬想要完成這次朗誦,跌倒了就爬起來,是他早已養成的品格。而有這樣的信念,我們相信,小愛馬很快就能向著未來,跑起來。
(總臺記者 張旭成 肖金偉 盧正橋 馬榮達)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