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臨汾7月16日電 一個手提包、一臺筆記本電腦、一本工作日志,這是山西省臨汾市大寧縣太德鄉太德村第一書記張國慶駐村期間離不開的“三件套”。
張國慶正在整理當天的工作日志。侯耀強 攝
3年前,他從位于山西太原的山西體育職業學院來到偏僻的大寧縣太德村,從剛駐村時遭受村民的質疑,如今,他已成為村民稱贊的貼心人。
2021年5月,37歲的張國慶來到太德村。上任伊始,他就開展入戶調研,了解村民在想什么、困難是什么、需要解決什么問題等,每天傍晚,村民們陸續下地歸來后,他就和大家聊家常,了解村情民意,半個月時間內,就遍訪了太德村的所有農戶。
“你對群眾掏心窩,群眾和你結‘親戚’。你離群眾距離遠,群眾看你不順眼。”這是張國慶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駐村期間,他積極向村民學習請教,了解實情,并因地制宜制定出一系列幫扶工作計劃。
張國慶和隊員們與村民交流談心了解家庭情況。侯耀強 攝
在走訪中,他看到村里的日間照料中心設施簡陋、環境不佳,就及時向有關部門匯報,爭取資金進行修繕,并健全各種服務設施。“以前,日間照料中心的房子又破又舊,設施也不健全,現在有健身器材、圖書閱覽室等,我們老年人還每天能在這吃午飯。”太德村村民張記生說。
農村要發展,產業是關鍵。根據太德村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的優勢,張國慶組織村民栽植和嫁接大寧寧脆蘋果100余畝。太德村集體蘋果產業園負責人介紹,“我們村的蘋果又甜又脆,入口無渣,核小、皮薄、汁多,每年秋季蘋果采摘后,通過電商等方式,很快就能銷售完。”
與此同時,駐村以來,張國慶每年向山西體育職業學院爭取消費幫扶資金10萬元,主要用于為村民銷售其他滯銷農副產品。“后續,希望增加消費幫扶資金,盡最大努力幫助村民解決實際問題。”張國慶說,村里還將建設幫扶車間,發展庭院經濟等特色產業,擴大大寧寧脆蘋果種植面積,讓村民獲得更多實惠。
“村民的事再小都是大事。”這些年,張國慶還經常托親戚朋友幫村民從太原買藥寄回來;幫助60余戶種植戶辦理小額貸款發展果樹等主導產業或自主創業;每年組織慰問為村民發放米面油等生活用品,特別關注照顧低保戶、殘疾人等群體。
3年的駐村工作,也讓張國慶與太德村村民結下了深厚感情。“太德村也是我的‘家’。”張國慶希望能將更多時間留給村里,和大家一起同吃同住同勞動、一起攻堅克難謀劃產業發展,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致富。(作者 吳瓊 侯耀強 張如愿)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