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女孩鄭靈華,因染了一頭粉發、帶著碩士錄取通知書去看望病床上的爺爺,而遭遇網絡污言穢語。2023年1月23日,她選擇離開了這個世界,年僅23歲。
△鄭靈華和爺爺的合影。這張照片發布后被多個營銷號盜用。
從積極面對人生到選擇告別這個世界,在遭受網暴的6個月時間里,鄭靈華經歷了什么?央視新聞記者采訪了鄭靈華身邊的人。鄭靈華的老師周敏說,希望人們提起鄭靈華,記住的不是“被網暴的粉發女孩”這個符號,而是一個真切的人。
01
因粉色頭發
她遭受無端網暴攻擊
2022年5月,即將從浙江師范大學音樂系畢業的鄭靈華把頭發染成了粉色。
發型師蔣君澤回憶,鄭靈華選擇粉色,是想拍畢業照時顯得與眾不同一些。“粉色很符合她的氣質,很少女,也很陽光。”
聲樂老師周敏印象里的鄭靈華也是“閃閃發光的”。至今,周敏還保存著鄭靈華在校期間獲得的幾十個獎項證書。“她是我任教20年來碰到的最優秀的一個學生了,從來沒有學生能拿到這么多獎,而且是涵蓋各個方面的。”
正是因為出色的表現,鄭靈華獲得了華東師范大學研究生免試錄取資格。2022年7月13日,鄭靈華收到了錄取通知書。她第一時間趕去醫院,希望住院的爺爺能親手拆開錄取通知書。
“雖然說我是單親家庭,但是爺爺教會了我什么是愛,包括怎么去愛別人。他真的是我唯一的心靈支柱,我可以這么說,高中開始學音樂也都是他支持我的。”鄭靈華曾說。
然而,當她把照片分享在社交平臺上,卻引來了意料之外的災難。
多個營銷號盜用了鄭靈華和爺爺的合照,包裝成賣“專升本”課程的廣告,迅速擴散。許多陌生人開始用侮辱性的語言攻擊她的粉色頭發,還有人把這張合影解讀為“老少戀”。
02
她說“努力想要活下去”
但抗爭和自救以悲劇告終
在遭遇網暴幾天后,鄭靈華把頭發染回黑色。發型師蔣君澤說,“她希望染回深色后,那些惡意的言語能停止掉。”
然而網暴并沒有因為鄭靈華染回黑發而停止。這讓鄭靈華決定訴諸法律,她逐一給攻擊她的人留言、辟謠,表示如果對方道歉,她就不再追究。但有些人并不理會,反而變本加厲。
鄭靈華的一位朋友說,“其實靈華想要的只是一個道歉,但還有很多人一直辱罵她、造謠。”為了不讓周圍的人擔心,鄭靈華很少說自己的心理問題,“她總說一些好的,讓你覺得她很有能量,一定扛得住。”
回看鄭靈華那段日子發布的網絡日志,可以說堅強與脆弱并存。一方面,她不時更新“維權日記”,表示不會向網暴服輸;另一方面,她也坦承自己處于抑郁狀態,在進行心理咨詢。
鄭靈華的代理律師金曉航看到她從一個積極樂觀的女孩子,漸漸變得沉默寡言,不愛笑了。“她整個狀態是逐漸下滑的,超出每一個人的預期,包括她自己的預期。”
在金曉航看來,維權的艱難也對鄭靈華的情緒持續產生不利影響。“鄭靈華承受的傷害,來自眾多‘鍵盤俠’你一言我一語的合力。但如果要追責,點擊數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轉發數達到500次以上才能構成侮辱誹謗罪。單個言論很難符合當時刑法的構罪標準。”
2022年11月底,鄭靈華的“維權日記”變成了“積極抗抑”日記。她告訴大家,自己已經入院接受抗抑郁治療。
剛住院時,鄭靈華每天更新,然而日記停在了第9天。最后一則日記里,她說自己“努力想要活下去”,但她的努力最終失敗了。
2023年1月,鄭靈華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她留下了一封遺書,羅列了內心創傷的原因,其中第一條就是網暴。遺書里還有一幅畫,看上去像是一個孤單的小孩被困在牢籠中。從畢業照里的笑容到這幅畫,僅僅6個多月。
03
指責受害者“想不開”
是對她的又一次傷害
鄭靈華離世之后,那些曾經攻擊她的人會怎么想?
記者聯系了一個曾在多個平臺言語攻擊鄭靈華的網民王某。他表示,自己有些言論確實不妥,但他認為悲劇的結果和自己無關。
網民王某:“去世還是比較惋惜的,畢竟生命高于一切。但事情的因果關系跟我沒有直接關系,我只是留言而已。遭遇網絡暴力我覺得是很正常的,你不看不就行了?現在小姑娘可能經歷的磨難比較少,影響情緒一兩天也正常,但是自己要學會調整。我覺得正常人都調整得過來吧。”
近年來,因網暴導致當事人自殺或精神心理創傷的案例屢次發生,但每次總會出現一種聲音,認為這些受害者“心理脆弱”“承受力差”。
對于這種邏輯,一些受害者表示無法認同:如果網暴發生后反而指責受害者“想不開”,其實是對受害者的又一次傷害。
04
在悲劇發生之前
發揮法律規制和引導作用
多起網暴導致的悲劇,喚起全社會對網暴治理更多的關注和重視。
2023年9月,“兩高一部”聯合發布了《關于依法懲治網絡暴力違法犯罪的指導意見》。這部法律文件針對過往維權中的多個難點、堵點、爭議點,制定了明確規則。比如將編造涉性話題侵害他人人格尊嚴,列入從重處罰的五種情形之一;廢止了過去以具體傳播數量為立案、構罪標準的規定。
相關專家表示,唯數額論會帶來機械執法,“現在這個規定引導更多辦案人員做實質性的判斷。不能強求每一個案件都達到一定的數量或者數額,有的危害性不能完全靠數量和數額來量化。”
《意見》也明確了網暴違法犯罪符合哪些條件可以適用公訴程序,像鄭靈華案這樣“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殺等嚴重后果,社會影響惡劣的”,就是其中之一。
這份法律文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在悲劇發生之前,發揮法律的規制和引導作用,盡可能防患于未然。
鄭靈華曾經在網上表達,她之所以選擇維權,是因為她覺得不能任由網暴者逍遙法外,再去平白攻擊下一個人。她一定希望看到,法律在未來能更好地保護每一個人。她也一定希望看到,每一個人能用自己的同理心,讓網絡世界少一點暴力、多一些善意。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