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農墾國營農場嘉蔭農場,位于黑龍江中段南岸,隔江與俄羅斯相望。坐落于此的黑龍江省綏北人民法院嘉蔭人民法庭,主要審理農場人之間的家事糾紛,以及農場人與農場企業之間的農業合同等糾紛。
10月9日,嘉蔭農場最低氣溫已近零下10攝氏度。法庭負責人李娜有胃腸的老毛病,特別怕冷,今天特意在法服之外披了件棉衣,要到濱江小區處理一起家事糾紛。
“娜姐,你可得幫我支個招!”看到了走進小區的李娜,小區住戶老張喊住了她,說最近小區收物業費,他對物業服務有意見,正就怎么交費糾結著,看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聽娜姐這么一說,我心里亮堂了。農場需要娜姐。”老張說。
大家都叫她娜姐
2020年,李娜解決供用熱力合同糾紛案件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她成了農場百姓心中的“智多星”,誰有法律難題都去找她。“我們這的很多人都管她叫娜姐。”
“娜姐是我首先叫的。”另一住戶老崔說起了緣由。2018年11月9日,嘉蔭農場下起了雪。老崔發現家里的下水道堵了,就找樓上住戶“理論”,一時心情激動,沒談上幾句話,就吵了起來,隨后和老伴到法庭去起訴樓上鄰居。李娜接待了老崔夫妻,了解了情況后,就前往小區現場踏查和走訪,將一至四層樓的住戶召集到一起,并邀請居委會主任參與調解,各方達成了協議,隨即大家出錢、出力,一同忙活起來,下水道當天就恢復了使用。馬上辦、當天結,老崔心里暖暖的,脫口而出:“娜姐辦事,靠譜!”
扎根法庭十七載
記者了解到,李娜大學畢業后就在嘉蔭法庭工作,從書記員做起,一干就是17年。17年里她共輔助法官辦理案件1500余件。2015年,她通過了國家司法考試,2021年經遴選走上了法官崗位。
嘉蔭法庭管轄區域地理位置偏僻,氣候寒冷,人口稀少,僅有一條公路與外界相通。李娜曾有機會走出大山到北京發展,卻堅持留在家鄉法庭。她說,正如當初畢業沒有選擇大城市而是回到家鄉一樣,她鐘愛這個職業,心懷這塊熱土。
李娜一雙沾滿泥土的雙腳,走遍了轄區阡陌小巷、田間地頭,也練出了一雙明察秋毫的眼睛、一張入鄉隨俗的“群眾嘴”。
上午9時,兩張桌子,幾把椅子,法官、書記員和雙方當事人圍坐在一起,李娜這次調解的家事糾紛,就這樣開始、進行、結束。記者感覺到李娜會說話,調解就像鄰里之間閑話家常,少了針鋒相對的沖突場面,多了和諧理性解決問題的氛圍。這樣的辦案方式,群眾更樂意接受。
李娜說:“只有身在基層,貼近百姓,才能體會他們的苦衷。手拉著手,端杯熱茶,就能拉近與他們的距離。心通則萬事通,工作便水到渠成。”這是李娜多年化解基層矛盾糾紛長袖善舞的“門道”。
墾區群眾福祉的守護人
據了解,李娜擔任法官后辦理了訴前調解案件10件,全部調解結案。
有一起調解結案的民間借貸案件,在外地打工的被告劉某按調解協議規定的時間,委托母親將8000元錢送交法庭。辦理完家事糾紛,李娜又敲響了同住這個小區的原告張大媽家房門,給她送去這筆10余年的欠款。
“摘點菜給娜姐送去,非但沒收,倒給我兩個大西瓜。”提起這件“囧事”,張大媽說,“這叫辦的啥事。”
農場法官李娜就是這樣用腳步丈量司法為民的距離,守護著墾區人民的福祉。今年8月,李娜在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先進事跡報告時說:“在最基層、最偏遠、最艱苦的邊境法庭工作,有艱辛,也有充盈。能第一時間感知老百姓的司法需求,以一己之力讓轄區群眾打官司不求人,于我是幸運的,也是最驕傲、最欣慰、最富足的。”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