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杭州的一張抗美援朝老戰士“大合影”受到廣泛關注。
△浙江杭州市富陽區志愿軍老戰士“大合影”
照片中的87位老人都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平均年齡超過90歲。他們身著志愿軍軍服,胸前佩戴“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盡管他們年事已高,但依然精神矍鑠,散發著軍人特有的精氣神。
不斷有老戰士離世
存照刻不容緩
攝制這張“大合影”照片的發起人是杭州市富陽區志愿軍老兵關愛基金項目負責人薛余華。
薛余華是一名退役軍人。走訪調查中,他發現不到1年時間就有10位老戰士先后離世。這令他感慨萬千、痛心不已。
“有不少老戰士拿著黑白軍裝照,為我們講述當年的戰斗經歷。有人提出希望穿上老軍裝再拍一張彩色照片,也有人提出想見一下當年的老戰友。考慮到老戰士們年事已高、行動不便,我突然就有了一個想法:為老戰士們每人拍一張軍裝照,再將這些照片制作一張‘合影’,讓他們在照片中團聚。”薛余華介紹。
說干就干,為老戰士存照刻不容緩。在薛余華的組織下,由美術編輯何榮發、攝影師何利利和華玲娟組成的志愿者攝影團隊迅即成立。“合影”行動于2021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紀念日這天正式啟動。
總行程近1000公里
完成87位老戰士照片拍攝
據了解,富陽當時健在的抗美援朝老戰士共89位,平均年齡90歲以上。不少老戰士已是95歲以上,還有的常年臥病在床,要想讓他們在一起拍合照,幾乎不可能。可行的方法是先為每位老戰士拍攝單人照片,后期通過技術合成在一起。
△攝影師何榮發向志愿軍老戰士周榮富展示拍好的照片。(薛余華 攝)
但是,這么多老戰士最后要合在一張照片上,還要顯得自然,難度之大可想而知。因為在照片中位置不同,拍攝角度也不同,而且第一排的老戰士還得坐在統一的椅子上拍攝。為此,志愿者攝影團隊根據前期掌握的部分老戰士身體、身高等情況,確定了每個人在“合影”中的位置。
這些老戰士,分散在富陽區各個鄉鎮街道。何榮發、何利利、華玲娟以及志愿者們,先后去到富陽16個鄉鎮(街道),總行程將近1000公里,終于完成了87位老戰士單人照片的拍攝。
想盡辦法“不留遺憾”
但仍有遺憾……
在跟進拍攝過程中,一張“花絮照”讓人淚目。
照片中,一張板凳放在床上,攝影師何榮發站在上面,旁邊的志愿者幫忙扶著凳子。而何榮發的鏡頭正下方,是身著軍裝躺在床上的老戰士王泉元。
因常年臥病在床,王泉元不能起身拍照。“我們不希望留下一點遺憾。”何榮發想到了以床為背景來拍攝。在家人的配合下,王泉元換上軍裝,躺在事先鋪好背景布的病床上,用盡力氣挺直身體,擺正頭,雙眼緊盯著上方的相機鏡頭。隨著“咔嚓”聲響起,畫面被定格,照片中的老人炯炯有神。
最后拍攝的老戰士名叫莊正福。他常年在外地住院,志愿者聯系到他的家屬時,他正躺在病床上,鼻腔還插著呼吸管。由于疫情原因,攝影師無法到醫院現場拍攝。何榮發遠程指導老戰士的家屬用手機反復拍攝,最終選出了一張滿意的照片。
盡管如此,“合影行動”依舊留下了一個遺憾。在后期成片過程中,第三排左起第二位老戰士章志興還未看到照片,就因病離世了。 “我們想到會有這樣的情況,因此在制訂拍攝計劃時,盡量把身體狀況差的安排在前面。沒想到章老卻沒有等到‘合影’完成的那一天。”薛余華遺憾地說。
經過1個月的奔波拍攝和后期制作,2021年11月25日,“大合影”終于完成。志愿者陸續將裱好的照片送到每一位老戰士家中,還將放大版照片贈送給富陽區黨史研究室并展出。
許多觀展群眾看到這張“合影”,紛紛拍照留念。“這張照片太震撼、太珍貴了。”“這就是我們身邊的英雄!”
硝煙散盡享太平
勿忘當年衛國人
學習英雄、致敬英雄、關愛英雄!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ID:cctvnewscenter)綜合中國國防報、人民網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