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求記者曝光?這個新型電詐好囂張

2021-04-22 14:54:45來源:新華網作者:鄭生竹 何磊靜 鄭一笑

      新華社南京4月22日電(記者鄭生竹 何磊靜)“我是支付寶螞蟻金服官方客服,工號是00090。”

  “您之前就讀的大學是XXX,姓名XXX,對吧?”

  “您的賬戶屬于‘校園貸’,不及時更改會影響征信。”

  “您完全可以去報警,把我曝光到CCTV,好嗎?”

  ……

  “禁止小貸公司給大學生放網貸”——這是不久前銀保監會等部門發布的新規定,卻成了一些電詐團伙的詐騙新“套路”。記者近日也接到類似詐騙電話,通過深入調查得知,這一新型電詐偽裝嚴密、話術復雜、手段精明,普遍冒充第三方支付官方客服,以影響征信為由,利用在線會議平臺對年輕人群體實施詐騙,部分社交平臺屢有受害者發帖控訴,有的聲稱自己“5小時被騙了27萬元”。

  借“校園貸”禁令專坑年輕人

  “您是沒用過‘校園貸’,但您開通賬戶勾選了同意協議啊”“您是記者,肯定更看重征信對吧?”“24小時沒改成功的話,賬戶將在3個工作日內凍結,給您授信的額度每月產生4%的罰金和3倍滯納金”……

  近日,記者接到一通冒充支付寶官方客服的詐騙電話,對方一上來準確報出記者姓名、曾就讀大學等私人信息。再利用當前規范“校園貸”的政策背景,以不及時修改支付寶賬戶身份信息影響征信為由,試圖誘導轉賬、套取銀行卡信息。

  今年3月,銀保監會等部門發布通知,明確小額貸款公司不得向大學生發放互聯網消費貸款。記者注意到,新規發布不久,此類新型電信詐騙便橫空出世,知乎、B站、虎撲等平臺上不斷有人分享類似電詐遭遇。有的受害者聲稱“5小時被騙了27萬元”,雖然報案了,但至今未追回損失的財產。

  B站UP主“朧_羽”稱,近期接到冒充某第三方支付官方客服電話,被告知在大學期間有貸款記錄,由于當時是以學生身份申請,按照新規屬于“校園貸”,若不及時注銷賬戶會影響個人征信。在騙子一步步誘導下,當事人通過“微粒貸”借款11多萬元,并轉賬到對方提供的所謂“對公賬戶”上,隨后轉賬很快被盜取一空。

  記者從支付寶官方了解到,已注意到近期一些騙子冒充官方客服,以“注銷‘校園貸’賬戶”或者“修改身份信息”為由,誘騙用戶個人信息,甚至讓受害人轉賬、付費等。目前,支付寶APP內花唄已在首頁掛上防騙提醒,不會以“變更身份信息”為由向用戶索要社交賬號信息,更不會以任何形式要求用戶轉賬、付費等。

  在年輕用戶較多的虎撲論壇,網友“滄月沉寂”稱自己“5小時被騙了27萬元”,其中20萬元為信用貸款。“對方自稱京東金融客服人員,三言兩語報出我大學校名、學號、姓名等,接著說我在大學期間開通的‘校園貸’不符合國家法律規定,要予以注銷。”該網友說,自己在校期間未辦理任何貸款,對方不以為然,解釋說雖沒辦理過“校園貸”,但賬號信息確實在上學期間登記過。

  騰訊會議APP淪為電詐“新寵”

  記者調查了解到,誘導當事人下載騰訊會議APP,開啟屏幕共享功能后套取賬戶密碼、騙取貸款,是“‘校園貸’注銷類電詐”一大特點,而此前眾多大學生因上網課普遍下載該類軟件,更容易成為受騙對象。

  “期間,騰訊會議APP的共享屏幕功能一直在起作用!由于該懸浮圖標默認在屏幕左下角,容易被忽視。”上述B站UP主稱,為注銷賬號,在詐騙分子指示下,下載了騰訊會議APP,進入某個在線會議室,按其步驟完成貸款、轉賬操作。

  而記者在接到上述詐騙電話時,對方也以“方便后臺對接系統,完成開放信息、更改權限”為由,多次誘導下載騰訊會議APP,并聲稱這是銀保監會指定的辦公軟件,會保障個人信息。

  利用騰訊會議APP實施詐騙已成為一種新型電詐手段。國家反詐中心工作人員近期表示,一旦受害人被詐騙分子誘導使用騰訊會議APP共享屏幕功能后,即使詐騙分子不主動詢問,也能看到受害人手機上的所有信息,包括輸入密碼時跳動的字符、收到的驗證碼等,從而轉走受害人卡內資金。

  近日,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區分局披露,市民李女士在某短視頻APP上下單購買了一件商品,當天突然接到電話稱其購買的商品有問題,需進入對方提供的騰訊會議APP某會議室操作。李女士沒細想便進入了騰訊會議,按對方要求,輸入了手上5張銀行卡的賬號、密碼、短信驗證碼,卡上共有資金200余萬元。

  李女士發現是騙局后立刻報警,民警讓李女士同銀行客服聯系,迅速將銀行卡掛失,凍結資金。同時,民警緊急聯系武漢市公安局反詐中心,請求凍結詐騙方銀行賬號后,才及時阻止資金被套取,避免了經濟損失。

  打擊電詐須嚴懲竊取泄漏個人信息

  在信息網絡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電信網絡詐騙已成為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的刑事犯罪。受訪專家和網民表示,此前電詐對象多為老年人,“‘校園貸’注銷類電詐”專挑年輕人,詐騙話術更為復雜、偽裝性極強。一些新技術和新政策往往被犯罪分子先掌握,形成層出不窮的“套路”,年輕人一旦辨別能力不強,容易上當受騙。

  “獲取精準詳細的公民個人信息是實現詐騙的第一步,再抓住擔心個人征信受到影響的心理營造緊張氣氛,是這類電詐團伙慣用手段。”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董毅智認為,不管是學校還是互聯網平臺,都應該在自律層面和技術層面加強公民個人信息保護,尤其是涉及資金往來的賬戶信息,更應嚴格把控,有關執法、監管部門也應嚴厲打擊販賣公民個人信息行為。

  一些受害者復盤受騙經歷后表示,要警惕打開遠程屏幕共享功能,以免在不知不覺中被盜取個人信息。國家反詐中心近期發出提示,凡是聲稱有“校園貸”記錄需要注銷、否則會影響征信的,都是詐騙,切勿轉賬匯款。一旦發現被騙,請及時報警。

  “在接到此類疑似詐騙電話時,要做到不貪、不聽、不信、不轉賬,不要讓詐騙分子有可乘之機。”無錫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六大隊副大隊長鄧新磊說,每個城市的110接警中心與反詐中心都有聯動,個人一旦發現被騙應及時報警,反詐中心會對詐騙分子銀行卡和支付寶賬戶凍結,盡力追回損失。(參與采寫:實習生 鄭一笑)
責任編輯:龔子程
列表
文章排行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456在线视频| 久久国产亚洲观看| 337p人体韩国极品|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奇米影视亚洲春色| 免费观看一级特黄欧美大片|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 欧美黑人疯狂性受xxxxx喷水| 色老头成人免费视频天天综合|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尤物|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日产| 99久久免费精品高清特色大片| 波多野吉衣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一蜜桃 | 羽田真理n1170在线播放| 无码丰满熟妇浪潮一区二区AV | 少妇无码太爽了在线播放| 加勒比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 а√在线地址最新版| 特黄特色大片免费| 国产精成人品日日拍夜夜免费| 亚洲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黑丝袜在线| 日本19禁综艺直接啪啪| 啊灬老师灬老师灬别停灬用力| 一个人看的视频在线| 波多野结衣办公室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看高国产精品不卡|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黄| 扁豆传媒在线入口| 伊人久久综合精品无码AV专区| 91精品全国免费观看含羞草| 樱桃视频高清免费观看在线播放| 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 精品无码中出一区二区| 在线私拍国产福利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