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4月29日消息,近日,“熟蛋返生孵小雞”的研究論文成為網絡熱點,涉事的鄭州市春霖職業培訓學校和河南省春霖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據調查,上述兩個機構法定代表人均為郭花平(又名郭萍),后期辦公地點也完全一致。按照行政審批范圍,這個機構還超范圍經營和虛假宣傳。專家指出,這些問題的存在表明監管出現了“真空地帶”,應以內容識別為核心,不斷織密監管體系,加強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日常監管。
“論文校長”頭銜眾多“魔法學校”人去樓空
熟雞蛋可以返生,還能孵化出小雞,如此違背科學常識的論文作者中竟然有學校校長,引輿論嘩然。
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向記者展示了一份郭萍提供的“關于‘雞蛋返生’實驗情況說明”。郭萍表示,她是一名心理學愛好者,超常探索培訓是她的個人愛好,她也曾參與過某知名高校“人感應技能研究”課題實驗。
郭萍曾在某次“中國人體科學學術研討會”上分享了她和學生利用水遁、火遁、木遁、土遁所做的“實驗”,其中包括用遁術在空瓶中變出酒,用意念“拍攝出”孕婦腹中嬰兒的性別。
學校的宣傳海報顯示,郭萍擁有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河南省科技咨詢專家、錢學森思想教育研究專家、國際華人超心理學華中分會會長、北京相對論研究會河南站站長等眾多頭銜。
在微信公眾號“春霖全腦教育”上,記者看到春霖開設有“量子波動速讀、超感知潛智能、靈感作文、大腦成像開發”等課程,培訓對象涵蓋3歲以上各個年齡段,包含中小學生等群體,有的課程費用達1.28萬元。一沓蓋著春霖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公章的收據顯示,有的課程實際收費價格甚至達到16697元。
27日上午,記者來到鄭州市江山商界寫字樓,實地探訪網友戲稱的“魔法學校”,該學校占據5層的5個房間。同樓層的商戶表示,過去來“春霖”上課的學員非常多。一位大廈保安告訴記者,有時候學員坐滿屋子,“黑壓壓一片”。
目前,“春霖”已人去樓空,所有的門都上著鎖。但走廊的墻壁上,還粘貼著“鄭州市社會組織先進單位”等榮譽信息。28日晚,鄭州市有關部門告訴記者,春霖職業培訓學校已停業整頓,郭萍主動提出辭職。
[page]
兩個“馬甲”玩轉“障眼法”條塊分割形成監管“真空”
據了解,春霖職業培訓學校于2009年成立,2015年法定代表人變更為郭萍,系民辦非企業單位,不以營利為目的。春霖教育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成立,經營范圍包括咨詢等,按照規定不能從事中小學生培訓。
一些受訪市民表示,在選擇培訓學校時,比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家長更傾向于選擇職業培訓學校,“學校聽起來更規范、更有信譽度”。
一位鄭州職業教育培訓機構負責人分析,作為民辦非企業單位法人,郭萍注冊成立企業并不違反相關規定,但是如果郭萍通過各種手段包裝、美化,以春霖職業培訓學校的名號吸引學生,通過春霖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超范圍培訓賺取高額利潤,兩個“馬甲”隨時切換,玩起“障眼法”,就有違規之嫌了。
國務院辦公廳2018年發布的《關于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明確了相關部門的監管職責:教育部門重點做好培訓內容、培訓行為等監管,人社部門重點做好職業培訓機構未經批準面向中小學生開展培訓的監管,市場監管部門重點做好廣告宣傳等方面的監管。這樣一來就容易出現“監管真空地帶”。
鄭州市金水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書面回復記者稱:“27日上午安排執法人員現場調查,該公司大門上鎖,敲門無人應答,無法進入場所,撥打當事人在注冊登記材料中預留的聯系電話,無法聯系到該企業負責人,我局已對其留置下達《詢問通知書》,并依法將該公司列入經營異常目錄。”
據調查,在實際宣傳和具體運營過程中,春霖職業培訓學校和春霖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經常混在一起,很多人難以分辨。
據悉,目前鄭州市已成立有公安部門參與的聯合工作組開展事件調查。
[page]
加強監管協調探索以內容識別為核心的日常監管方法
對于一個經營范圍為企業管理咨詢的教育科技公司,從事腦力開發培訓等超范圍經營長達三年之久,暴露出相關部門存在監管缺失問題。
專家表示,春霖職業培訓學校和春霖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名字的確很有迷惑性,增加了監管難度。有關部門各管各的一攤事兒,也沒有將兩個機構聯系起來進行監管。
近年來,隨著線下、線上兩個培訓市場蓬勃發展,監管難度日益增大。專家表示,面對監管新局面,過去重視行政審批、資質審核而輕視內容識別造成監管空轉的弊端逐漸顯現。
在新形勢下,如何以內容識別為核心,構建一套科學的教育培訓監管體系,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只有相關部門打破界限,相互補位,從內容監管出發,重拳整治亂象,才能滿足學生和家長對教育培訓多樣化、個性化、高質量的需求。”河南財政金融學院教授徐玉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