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多次報告“北京明白”,90后小伙高健被網友親切地稱為“北京明白”。
6月5日,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順利進駐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按計劃開展太空生活和工作。高健任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北京總調度,他密切關注著航天員和空間站的最新狀態。
一條條清晰的指令,尤其是沉穩有力的“北京明白”,讓這位河南小伙再次吸引了廣大觀眾的注意。不過,他說,自己也有不明白的時候。
主動加入調度崗位
“年輕就應該挑戰自己”
設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調度崗位,在飛行任務執行期間負責全區的指揮調度,按照方案組織任務實施,把控并按照預案組織各種異常情況的處置。
高健說,起初他并不清楚調度崗位的具體工作內容。詢問前輩得知,這是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最有挑戰性的崗位。想著年輕就應該挑戰自己,高健主動申請加入。
在這里,高健最開始的工作是與同事一起召集各系統的專家開會,協調系統間出現的問題。他們還需要理解會議內容,否則將無法順利下達口令。
高健:一開始專家在會場討論那些東西,我知道說的全是漢語,但是我什么也聽不懂,確實是基礎都不夠。就謙虛一點,找各位老師們請教,從頭學起。
從不懂到懂
“北京明白”真的明白了
在團隊前輩的幫助下,高健有時會作為跟班,嘗試在飛行任務中下達調度口令。
高健:除了緊張,沒有別的感覺。因為北京調度的口令是要向全區傳達的信號,絕對不允許出現差錯。還有就是作為下達指揮口令的人,你不懂,難免會有一些心虛。
執行飛行任務之外,高健經常參加聯調演練,通過計算機仿真,模擬可能遇到的各種異常情況,并組織全系統進行緊急處置。那時,“不懂”給高健帶來了很多教訓。
高健:我們聯調是全系統到位的,幾十個崗位,單崗也得有幾十號人在等著我來組織設置狀態。(我)耽誤了時間,讓大家等了可能有一個小時左右,被前輩狠狠罵了一頓。因為聯調就是實戰任務,聯調當中訓練錯了,相當于實戰中任務失敗。
經歷了幾十次實戰任務和上百次聯調演練,2020年5月8日,高健迎來自己首次獨立執行調度任務的機會。在長五B首飛任務中,他負責組織指揮試驗船的返回與搜索回收工作。兩個小時內,高健完成了調度口令的下達,試驗船得以順利返回和回收。
2021年6月17日,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在這次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中,高健擔任北京總調度,開始獨當一面。此時的他,說出“北京明白”已不再心虛。
高健:因為懂。一年半以來吧,晚上會在辦公室自己再充充電,每天都堅持如此。同時也是在聯調訓練當中越來越能感受到自己的得心應手。最關鍵的是,我的身邊坐著之前神八、神九、神十的調度,他們會給予我強有力的支持。
“這種驕傲
是一輩子都忘不了的”
準備得再周密,也會出現意外。在執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中,高健也有不明白的時候。當神舟十二號指令長聶海勝報告發現攝像機視場內出現“鬼影”,高健的回應是:“北京明白,請稍等。”
高健:這個時候的“明白”就是我聽清楚你說的什么,但是我確實不太清楚該怎么處置。
與此同時,高健的耳機里已經傳來了同事的提醒。在團隊的密切配合下,高健幾秒鐘內作出判斷,回復了航天員。
高健:同事就告訴我攝像機視場內出現“鬼影”是需要航天員發送手控指令來調光的,但是需要經過地面授權。航天員報告這個事,意思就是說要進行調光了,你們地面看一下飛船狀態看能不能調。我說那明白了,這回是真明白了。
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號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安全降落,聶海勝、劉伯明 、湯洪波三人乘組在結束為期三個月的太空之旅后順利回家。高健說,能夠把航天員送進太空家園,能夠再把他們接回來,這種驕傲是一輩子都忘不了的。這也是他高強度工作時的動力。
高健:這兩年關鍵技術驗證及建造階段任務比較重,加班會多一些。經常干到一兩點,第二天八點又來上班。當時心里面也會犯嘀咕,但是一看到任務成功,一看到大紅屏真的是熱淚盈眶,心里面默念,真香啊!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ID:cctvnewscenter)
記者丨董倩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