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這個專業,既是為了自己,也是想幫助更多和我一樣的人。”
今年7月,來自廣東佛山的18歲罕見病少年何禹辰,被華南理工大學生物科學類專業錄取。因病喪失行走能力的他,出行只能靠坐輪椅。回憶求學之路,他說,是家人背著他爬過無數樓梯,最終抵達大學門口。
確診
在兒子確診之前,父親何建友對于這個罕見病一無所知。“聽到肌營養不良,我以為是普通的缺鈣、缺鐵,營養不足。”
當時,何禹辰在幼兒園體檢,被發現轉氨酶過高,醫生建議到大醫院復查。父子倆輾轉大半年求醫,“不記得抽了多少次血,一開始很害怕,后來已經沒有感覺了。”最終,5歲的何禹辰被確診患有罕見病DMD(杜氏肌營養不良)。
據了解,作為一種主要發生于男性群體中的罕見病,DMD發病率為1/3500。隨著年歲增長,患者將慢慢失去行走能力,若不干預治療,可能在30歲前因心力、呼吸衰竭而死亡,目前仍無法治愈。
這一消息猶如晴天霹靂,用何建友的話說,“那時候眼里所有景色都是灰的,仿佛都失去了生命力”。他甚至自嘲,要是買彩票有這樣的運氣就好了。
盡管感嘆命運不公,更多時候,何建友安慰自己:父子緣分一場,孩子本身已是不幸,全心接受他,盡最大努力讓他過上好日子、接受好教育,作為家長也問心無愧、不留遺憾。
和解
何禹辰讀小學時,家距學校大約一公里。起初,他還可以騎自行車上下學,后來只能坐車上讓奶奶推著走。而10歲后,他爬樓梯變得越來越費勁。
14歲那年,何禹辰主動提出坐輪椅。何建友說,兒子患病后,越發懂事、早熟,不想過多依賴別人、麻煩別人,包括家人。
何禹辰難得一次顯露出孩子氣一面,是在初二暑假。那時,學校組織去北京研學,他因行動不便無法一同前行,于是央求父親帶自己去。
最后,全家人一道前往北京,從廣州到北京歷時8個小時的高鐵,他滿心雀躍。
短短4天,一家人逛遍了故宮、頤和園、天壇等景點。何建友說,參觀景點時,工作人員會讓兒子走綠色通道;遇到斜坡,值守的武警官兵二話不說幫他抬起輪椅……
從兒子確診之初忍不住偷偷哭,到最終走出陰霾,何建友坦言,“用這兩年比較時髦的話來說,就是與自己和解了”。
求學
何建友不希望兒子囿于輪椅的一方天地,從未放棄對他的人生規劃。
初中三年,他每天背著兒子上下樓,中午奶奶將午飯送到教室。
高中時期,為了方便何禹辰上學,全家人搬到學校附近租房住。為趕上學校6點50分的早自習,家人每天5點半起床,照顧何禹辰洗漱、吃飯。
“對我來說,家人的陪伴筑起了一個溫馨的港灣。”何禹辰說,“其實我也不想過多地依賴他們,自己能做到的就盡量做好。”
何禹辰的老師和同學也給予了他很多溫暖:他的書桌旁有一個存放書籍的箱子。因為彎腰不便,通常由同桌幫忙取書。與其他人定期更換座位不同的是,老師一直將他的座位安排在第一排。
△高中時期的何禹辰和朋友們在一起
幾位玩得要好的同學主動承擔了幫忙打熱水的任務。不過,何禹辰不敢多喝水,“喝多了得上廁所,很麻煩別人”。
△何禹辰在高中時期獲得的證書
自從確診,何禹辰慢慢感受到了身體的變化。“手和腳的力氣都在變小。”他說,“這是一個肌肉萎縮的過程,我并不想去思考太長遠的事情。”求學路上,何禹辰每天除了學習,就是吃藥、抽時間康復訓練,每次訓練持續40分鐘。
由于手部肌肉無力,他寫字速度比其他同學慢得多,一張語文試卷需要花超過兩個半小時才能完成。
高中他考過年級第一,也偶有波動,高三一模落到年級第40名。父親提醒他寫張卡片時刻警醒自己,于是他在卡片寫下“警鐘長鳴”四字。
憧憬
今年高考,他取得普通類(物理)總分634分的成績,其中物理、化學、生物學總分273分。
填報志愿時,擔心照顧不周,何建友首先排除了省外學校,此外還要考慮學校的無障礙設施建設情況。最終,何禹辰被華南理工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生物科學類專業錄取。
幸運的是,學校很快關注到了他的需求,為他安排了一間位于一樓的單間宿舍,宿舍里放置兩張床、一張書桌、一個衣柜,陽臺連著設有浴缸的獨立衛生間。“目前爺爺奶奶在陪讀,學校還幫忙申請了助學金。”
正式上課這天,爺爺奶奶推著他走過通往教學樓的天橋,將課本放在桌面上才離開。但老兩口還是不放心,坐在樓梯上扇風等待。
“等體育館附近的斜坡改造完畢,路程會縮短一些。”何建友說,學校將兒子的課程盡量協調到了有電梯或者一樓的教室。“其實教室之前基本定下來了,現在又重新安排,學校付出了很多努力,我們真的很感恩。”
何建友在病友群中分享這個消息后,大家都很受鼓舞。“這證明了患有DMD的孩子努力學習,也可以考上好大學。”
如今,作為大一新生,何禹辰正全心投入生物科學類專業的學習中。“我對生物一見鐘情。選擇這門學科,既是為了自己,也是想幫助更多和我一樣的人。”
何禹辰還說,自己性格慢熱,比較內向,希望在大學校園里勇敢拓寬交際圈,交到更多好朋友。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ID:cctvnewscenter)綜合南方都市報(記者:韋娟明)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