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杭州亞運會多個游泳項目決賽中,中國隊攬獲4枚金牌。
男子100米蛙泳決賽,中國選手覃海洋以57秒76的成績奪得金牌,并刷新他在預賽中剛剛打破的亞運會紀錄。中國選手徐嘉余獲男子50米仰泳冠軍。
女子200米個人混合泳決賽,中國選手余依婷獲得金牌,時隔9年再戰亞運的老將葉詩文獲得一枚銀牌。
有細心的網友發現:他們,都來自江浙滬!
24日晚,中國游泳隊更是包攬7枚金牌,其中大部分選手也是來自江浙滬地區。
女子200米蝶泳決賽中,江蘇選手張雨霏刷新賽會紀錄奪金,拿下中國游泳隊本屆亞運會首金。
男子200米個人混合泳決賽,浙江選手汪順奪得金牌,打破亞洲紀錄。
男子100米自由泳決賽,浙江選手潘展樂以46秒97的成績刷新自己保持的亞洲紀錄,奪得冠軍。
女子50米蛙泳決賽,上海選手唐錢婷奪得金牌,在此前的預賽中,唐錢婷就打破了自己保持的亞洲紀錄。
大家忍不住直呼:“太厲害了!不愧是江浙滬‘包游’!”
江浙滬選手
游泳含“金”量超高!
說江浙滬是“包游區”,一點也不夸張。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江浙滬這片中國最“水靈”的地方,就扛起了中國游泳的大旗。
中國游泳項目的名將,大多來自江浙滬地區:莊泳、樂靖宜、羅雪娟、吳鵬、傅園慧、張雨霏、汪順……在重要國際賽事游泳項目中,他們充分展現出江浙滬“包游”的強大實力↓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女子100米自由泳決賽,20歲的上海姑娘莊泳奪冠,這是中國游泳歷史上的首枚奧運金牌。上海姑娘楊文意、江蘇姑娘林莉也分別斬獲游泳奧運金牌。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莊泳奪得女子100米自由泳金牌。
杭州亞運會火炬傳遞中,首棒火炬手是奧運冠軍羅雪娟。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她奪得女子100米蛙泳冠軍,并刷新女子100米蛙泳奧運會紀錄。羅雪娟也是浙江第一個游泳奧運金牌獲得者。
△2004年,雅典奧運會,羅雪娟奪得女子100米蛙泳金牌。
14歲獲得亞運冠軍,15歲贏得世界冠軍,16歲問鼎奧運冠軍,浙江選手葉詩文獲得中國泳壇第一個“大滿貫”。如今,時隔9年再度亮相亞運賽場的她摘得銀牌,很多網友也被她堅持的精神所感動。
“我已經使出了洪荒之力了!”2016年里約奧運會拿到女子100米仰泳銅牌,浙江選手傅園慧的率真開朗感染了所有人。她也成為中國女子仰泳第一個登上奧運領獎臺的選手。
東京奧運會上,浙江選手汪順奪得男子200米混合泳金牌。如今,杭州亞運會他再次奪冠并打破亞洲紀錄。
據統計,自1992年在巴塞羅那奧運會上中國游泳隊奪得第一枚金牌開始,至2021年東京奧運會期間,中國隊在游泳項目上取得16枚奧運金牌,其中,“江浙滬包游區”將13枚攬入懷中。
江浙滬“包游”的王者之師
如何煉成?
近年來,“江浙滬包游區”中,各支游泳隊都讓人印象深刻,隊員們在賽場上奮力拼搏,取得了耀眼戰績。
上海游泳隊的覃海洋成為中國“新蛙王”,是2023年日本福岡游泳世錦賽最閃耀的明星之一。
△2023年7月,在福岡舉行的世界游泳錦標賽上,上海選手覃海洋在男子200米蛙泳決賽中奪冠。
江蘇游泳隊在2021年東京奧運會獲得2金2銀、2021年陜西全運會獲得4金1銀的優異成績,實現了奧運全運“歷史雙突破、雙豐收”。
△東京奧運會女子200米蝶泳決賽,江蘇選手張雨霏奪金,刷新奧運紀錄。
浙江游泳隊在近三屆奧運會、全運會中,共獲得6枚奧運金牌、57枚全運金牌。這支王者之師是如何煉成的?
以2021年陜西全運會為例,浙江游泳隊派出75位選手,平均年齡僅18.6歲,其中18歲以下的參賽選手多達49人,最小的為13歲。首次參賽的16歲小將余依婷稱霸了女子混合泳項目,4金在手的她成為浙江隊金牌最多的女運動員;17歲小將潘展樂收獲了1金2銀1銅的佳績;年僅14歲的全國冠軍張昕晨和隊友合作,奪得男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金牌……
△2021年,陜西全運會女子200米個人混合泳決賽,余依婷奪冠。
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游泳系主任王偉認為,年輕隊員源源不斷地涌現,這便是浙江游泳的底氣,也是浙江游泳能夠連續在全運會中創造佳績的原因。
在這群運動員刻苦訓練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游泳教練的付出。余依婷的教練汪海波說:“新老教練的傳幫帶是浙江的傳統,老教練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王偉介紹,目前浙江游泳隊改變了以往以“組”為單位的訓練模式,講究全隊一盤棋,年輕教練向老一輩教練學習,年輕教練之間則相互學習。
浙江也是全國實行競技體育“院校化”改革最為徹底的省份之一。多年前,浙江游泳隊來到海拔1800多米的昆明海埂基地,是全國最早上高原拉練的隊伍之一。長期實踐證明,高原訓練大大提高了有氧訓練的能力,這也是浙江游泳隊的制勝法寶之一。
從2010年起,浙江游泳隊先后選派數批選手集體前往澳大利亞訓練。隨著訓練條件日益改善,游泳隊還會根據每項泳姿和游程長短設計運動員的外訓計劃。如今,在中國教練和國外先進技術的指引下,以浙江游泳隊為代表的中國男子游泳成績有了明顯飛躍。
“中國游泳看浙江”
為何能形成突出優勢?
江浙滬湖泊江河密布,水網縱橫,游泳“從娃娃抓起”,家門口的小河、水上樂園,都是玩水的好去處,很多人從小就是游泳高手。另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江浙滬經濟實力強勁,足以撐起對游泳運動員的培養,并形成完善的人才選拔機制。
“中國游泳看浙江。”人才培養、選拔機制,省隊老、中、青教練傳幫帶體制,加上“全面游泳”氛圍的營造三大方面促成了浙江游泳的優勢地位。
△浙江湖州,小朋友在體育老師指導下學習游泳。
2013年,杭州中考體育科目考核加入了游泳,并宣布把游泳納入中小學必修課。在杭州,游泳培訓課非常火爆,每年夏天,游泳館基本都在“下餃子”。有網友笑稱,每一個在杭州出生的小孩,可能都去過陳經綸體校游過50米。
杭州城內走一走,幾乎每條街都有游泳館,充足的設施配置,也為浙江人“會水”提供了便利。
和專業游泳隊的全天訓練不同,杭州游泳培訓學校采用“走訓制”,學生不住校,平時在各自學校上課,只在每天放學后訓練兩個小時,周末訓練兩個半天。這也解除了家長的后顧之憂:孩子既不耽誤學習,也能加強體質鍛煉。
△2022年11月23日,浙江省第十七屆運動會游泳比賽在金華市體育中心游泳館開賽,全省11支青少年代表隊水中競技,角逐121塊金牌。
正是這樣數量龐大的運動后備軍,支撐起杭州的游泳實力。據了解,浙江陳經綸體校等體校教練會到各小學甚至幼兒園選苗,真正做到從娃娃抓起,如果是水性好的苗子,會看身體條件集中起來訓練,之后再進行選拔。
△杭州奧體中心游泳館
江蘇和上海同樣有著良好的游泳基礎設施建設和人才培養基礎。很多地方都投入充足資金進行場館建設和游泳青訓,游泳成為群眾基礎最廣泛的運動之一。
△江蘇連云港,孩子們在游泳館里學習游泳。
群眾基礎好、經濟發達、設施齊全、政策鼓勵,可以說,在江浙滬想不會游泳都難。正是這些數量龐大的運動后備軍,支撐起江浙滬“包游”的硬實力。
不只游泳,在長三角地區,江浙滬三省市已因地制宜建起一體聯動的“體育圈”。上海的城市健身運動、江蘇浙江以山水為特色的運動項目,打破地域限制,形成優勢資源互補,帶動了這一區域的全民健身熱潮。如今,這個“體育圈”已經擴展到整個華東地區,樹立了全民健身大聯動的典范。
(來源:綜合潮新聞、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時代周報、體壇報等)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