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薩上的最后一節課上,學生哭了,我也哭了,真舍不得這群可愛的孩子……”談到自己援藏兩年的經歷,已經回京兩個多月的東城區分司廳小學數學教師孟昭夏依然難掩激動之情,說著說著就哽咽了。
進藏初期有諸多不適,她咬牙堅持下來
2021年8月,孟昭夏響應國家“組團式”援藏號召,主動申請進藏工作,對口支援拉薩市實驗小學。初上高原,她便遇到環境、氣候等諸多不適:高原反應無處不在,去教學樓上課,一爬樓就心慌氣短、胸悶乏力;講課時聲音大點就感到氣虛無力、大腦眩暈,上完兩節課后疲憊不堪,休息時話都懶得說;干燥冰冷的高原空氣,導致她在夜間睡眠時常伴隨口鼻、咽部不適。
除了外在環境的不適應,孟昭夏還面臨來自生活的種種挑戰:宿舍距離學校有11公里,坐班車每天早出晚歸,有時候一忙碌就容易錯過發車時間;早晚風大,騎電動車沒多遠就全身凍透,騎自行車體力又跟不上……
雖然面臨很多困難,但進藏前已經做好心理準備的孟昭夏毫不畏縮,她不停地給自己打氣鼓勁,一定要堅守援藏的初心,盡己所能、不辱使命,為拉薩教育作出貢獻。在強大的意志力支撐下,她逐漸適應了拉薩的環境,全身心地投入援藏教學工作中。
承擔多項教學管理任務,她因材施教
孟昭夏擔任了年級數學教研組長,承擔兩個班的數學教學任務和一個藏族班的班主任工作,并且是這批援藏教師中唯一擔任漢族班教學的老師。
作為一名班主任,孟昭夏特別關注對藏族孩子的思想教育,在開學初,她會組織同學們觀看開學第一課;她為學生建立“夢想存折”,讓每個學生記錄下自己的理想,激勵他們為實現夢想而努力;她鼓勵學生和家長一起記錄每個月的進步,在班級中樹立團結向上、爭上游的學習氛圍;她還配合學校德育工作,在中秋、秋分等傳統節日節氣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加強精神引領,增強藏族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藏區的孩子天性活潑好動,為了讓一年級學生建立起日常行為規范,做好班級管理,她操碎了心,工作細致到班級角落是否打掃干凈、課間操做得是否到位,甚至在飯前為每個學生洗手,培養他們的健康意識。雖然這些管理內容看起來有些瑣碎,但是產生的效果卻跟“放養式”管理大不相同,在她的引導下,班級班風建設得向上向善,得到當地老師和家長的一致認可。當地同事經常過來詢問,“孟老師,您的班帶得挺好,能不能傳授一些秘訣?”這讓她倍感欣慰。
作為一名學科教師,她教數學時遇到很大難題:藏文班的孩子要先學習藏文,再學語文,剩下的精力才能分出來給數學。為此,她想出各種辦法吸引孩子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引入北京相對比較先進的教育理念,讓這里的孩子共享北京學校的優質資源,幫助學生實現高效學習。
孟昭夏的努力家長們看在眼里,在與她的微信互動中,他們反映孩子每天回家都說要先寫數學作業,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高漲,讓家長很放心。
作為年級教研組長,孟昭夏還不斷地和當地同行聽課、磨課,互相交流,給他們介紹北京教師幫助學生提升核心素養的具體方法和技巧,指導老師們提升教育教學能力。受上一任援藏校長的委派,她曾經與學校幾名骨干教師共同完成一個研究報告的撰寫,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孟昭夏教大家如何做科研、如何撰寫研究報告,如今這些骨干教師不僅可以勝任科研任務,主動做科研意識也增強了。
臨走時藏族學生真情流露,她依依不舍
相處久了,孟昭夏和西藏學生結下深厚的感情,她臨走的時候,藏文班的班主任、語文老師牽頭為她舉辦送行會,孩子們手捧哈達獻給她,眼泛淚花,真情流露。藏族孩子表達感情的方式非常直接,好多孩子跑過來抱住她詢問,“老師,你能不能不走?”
兩年援藏在孟昭夏的心里留下深刻的烙印,她說這樣的經歷非常必要,“這樣一段經歷成就了我人生中最美的年華!回來后我還是有一份使命,會繼續關注這群可愛的學生,和他們保持教學上的聯系。”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