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剛,相比同齡人,明顯蒼老憔悴很多。
11月2日夜間,成都錦江區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機關黨支部書記曾剛在工作群里得悉錦江區發生疫情,毅然辭別病危中的老父親,于3日凌晨只身駕車返回成都,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距離11月1日請假回老家,算起來,他只陪伴了昏迷的父親、行動不便的母親1天。
面對這一次的疫情,個子不高,稍顯單薄的曾剛還是像前幾次一樣,義無反顧,逆向而行。父母高額的醫療護理費、女兒上大學的費用等帶來的壓力同工作壓力一起,“刻畫”在了他的面頰上。
戰斗在疫情防控一線 把初心寫在行動上
曾剛曾在黃繼光生前所在的英雄空降兵部隊服役21年,有著26年黨齡,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后,他便始終戰斗在疫情防控一線,把初心寫在行動上,把使命落在崗位上,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鮮紅黨旗下的入黨誓言。
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晚,曾剛突然接到了上級的返崗命令。第二天一早,他便作別年已八旬的父母,告別妻女,只身一人從樂山犍為老家趕回成都。一到成都,曾剛帶著隨身行李,顧不上休息直奔單位機關。
“抗擊疫情,黨員先行。”時任錦江區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林紅發出倡議,號召全體黨員干部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線。曾剛和錦江區總工會的所有黨員干部、街道社區人員深入到錦江區書院街街道華星路社區,既當“調查員”,又當“宣傳員”,同時兼任“防疫員”。
挨家挨戶敲門入戶排查一天下來,聲音嘶啞了,手指敲腫了,雙腿走酸了,卻仍然不愿休息,繼續著手統計白天排查、宣傳情況并上報街道社區。
“同志們,我們今天摸排效果很好,到現在已經摸排53個居民院落4637戶家庭,其中,見面入戶2569戶,電話聯系1242戶,微信聯系826戶。”曾剛站在成都市錦江區五世同堂1號院子里,帶著略顯沙啞的聲音說,“大家再辛苦幾天,與社區兩委成員、網格員一起再次對前期沒有入戶的進行摸排,一定要搞清楚這些住戶目前的情況,是否有過疫情發地區人員接觸史,堅決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切實履行好錦江區委、區政府交給我們的這項艱巨任務,為疫情防控貢獻我們工會的力量。”
經過3輪5天的持續摸排,錦江區總工會團隊對華星路社區7365戶家庭不漏一戶地全部排查完畢,做到了“數據清、情況明、心有底”。
2020年2月9日,隨著返蓉復工人員增多,曾剛又和錦江區總工會的黨員干部一起在華星路社區院落忙碌起來,檢查院落公示欄,在老舊院落出入口擺攤設點,自制進出證件,對院落進出人員檢測體溫、登記情況、做好宣傳。在當月19日得知成都市血液中心疫情防控血漿告急后,曾剛還主動到四川省西囡醫院采血點無償獻血400毫升,多年來曾剛已無償獻血1800毫升,血小板200毫升,并主動捐款捐物,為疫情防控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今年區總工會提前謀劃,聯合區直機關工委、區紅十字會、區衛健局三家單位,運用工會線上平臺“錦江群團”發布《“熱血同行,齊心抗疫”錦江區無償獻血倡議》,號召全區黨員干部職工群眾參與無償獻血,緩解醫院血漿緊張現狀,曾剛表示今年再去獻血400毫升。
2020歲末,成都再次發生疫情。曾剛在錦江區總工會新任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王嚴同志帶領導下,做到補位不越位,發揮班子成員中老同志作用,主動作為,12月8日至9日,和區總機關干部職工一道以職工志愿者的身份下沉錦江區春熙路街道、社區,進入樓宇院落、敲門入戶、電話聯絡,呼吁轄區居民、商超工作人員佩戴口罩,帶上身份證件,統一集合前往檢測點做核酸檢測,并協助維護核酸檢查點秩序。走訪院落10個,組織居民群眾千余人進行核酸檢測。
覓資源保健康 關愛職工有良方
2020年初,在辛苦奔走疫情一線的同時,曾剛也不忘防控一線的職工群眾。
入戶摸排,口罩是保障工作人員安全的急需品。征求錦江區總工會黨組同意后,曾剛四處尋找資源,終于采購到8000個一次性醫用口罩。除了保障本單位干部職工防疫基本需要外,錦江區總工會第一時間將這些口罩中的大多數贈送給錦江區住建交局、成都市交警三分局在高速路出口、城東客運中心等設卡檢疫的一線工作人員和職工志愿者。
與此同時,曾剛還主動聯系四川名中醫艾儒棣教授,尋求預防中藥。曾剛的訴求得到艾儒棣教授大力支持,他決定將具有調節身體免疫機能,增強人體抗病毒感染、清熱解毒,對春季呼吸道傳染病有很好預防作用的成品中藥,免費送給抗疫一線干部職工群眾和志愿者。
為豐富“宅”家居民、職工群眾的文體生活,“錦江區總工會開展‘新春家庭秀才藝大比拼’線上活動,讓大家足不出戶在家拍攝短視頻上傳到成都職工APP就能參加活動,還能夠獲得在線抽取紅包的獎勵。”曾剛說,按照成都市總工會部署,在時任錦江區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林紅帶領下,與分管科室工作人員積極行動,通過微信公眾號、QQ群、微信群及朋友圈等宣傳“新春家庭秀才藝大比拼”活動,組織大家踴躍參加。
截至到2020年2月8日活動結束,錦江區1400余個家庭共計上傳了2650個視頻,點贊、播放、轉發次數累計5萬余次,單條視頻播放次數和轉發次數最高均上萬余次。同時,各街道、企業、社區工會累計宣傳700余次,覆蓋職工數萬人。
“一個有責任心、有擔當的男人”
面對疫情,曾剛每日早出晚歸的勞累都被妻子和女兒都看在眼里。
“他在空降兵部隊服役期間,曾完成157次跳傘任務,親歷5名戰友跳傘犧牲,長江抗洪、汶川抗震也經歷了無數的生死考驗,他對父母、對女兒和我從來都是報喜不報憂。”曾剛的妻子說,曾剛經常掛在嘴邊的兩句話是“憑良心做事,靠本事吃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但自從公公(曾剛的父親)病危以來,經常發現他夜間哭醒,“我們結婚22年了,曾剛是一個有責任心、有孝心、有愛心、有擔當的男人。”
因為特殊的工作性質,曾剛不得不每日接觸大量人群。妻子和女兒都十分擔心曾剛在工作時不慎被傳染,“雖然心是提著的,但我無條件也支持他,因為我知道即使他人在家里,心還是在抗疫一線,他的父親是一名有著43年黨齡的老共產黨員,我也是一名在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任教,有著16年黨齡的共產黨員,現在上大三的女兒已被學校黨組織接收為中共預備黨員,我們母女也知道‘自古忠孝難兩全’,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共產黨人應該做出他應有的貢獻。”曾剛的妻子說。
2011年,曾剛轉業到地方工作,先后在紀檢戰線和基層工會工作,多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和先進工作者。曾經救起一名跳河輕生的司機,受到群眾稱贊,并獲得了成都市錦江區人民政府授予的“見義勇為公民”榮譽稱號。
一串串榮譽,一聲聲稱贊,是對曾剛過去取得成績的肯定,更是對他用敬業忠誠詮釋一名共產黨員守住初衷,一名基層管理者不忘初心最誠摯的褒獎。
面對成都最近的這一輪疫情,曾剛依舊堅守抗疫一線,走在防疫基層。在錦江區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王嚴帶領導下,區總工會25名干部職工連夜下沉獅子山街道,曾剛與12名黨員干部負責菱窠路社區貝斯特藝術學校核酸檢測臨時點位,從11月8日夜間連續奮戰到9日凌晨3:30,協助社區做好核酸檢測秩序維護、居民行為勸導、個人情緒疏導、特殊人群幫助服務等工作,組織3600余人參與核酸檢測。他說:“疫情不走,堅決不退,要像一顆釘子一樣,釘在疫情防控崗上,嚴防死守,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一份力量。”
(本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