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我會問孩子,
你看爸媽,結婚時酷不酷?”
作者:付玉梅
編審:蘇 睿
婚禮時間:明天
地點:家里
人數:兩人
房間左右挨著,不到一米距離。李佳深呼一口氣,和老公在門上鄭重地貼上大紅色的“喜”字。他們相互比了個“心”,各自走回“婚房”。
左邊是新郎的房間,也是“婆家”;右邊住著新娘,即為“娘家”。
·李佳(右)給自己的婚房貼“喜”字。
網友打趣著說,這真是史上最近的“婆媳之家”。
真正的“婆家”和“娘家”,在屏幕的那頭等候著。第二天,時辰一到,他們要在鏡頭里參加李佳夫婦的“云婚禮”。
這場婚禮將是這樣的:沒有婚紗和紅毯、燈光和宴會,打開外賣平臺選手捧花,對著鏡頭拜天地。妝發、攝像、道具,甚至連司儀,都是新人自己包辦的。
但同時,也沒有滿座賓客帶來的疲憊應酬,沒有從早到晚的冗長流程。4月29日,那個小小的婚禮現場,只有兩位新人和幾塊屏幕。
問李佳遺憾嗎?她說:“不辦的遺憾將會更大。”
讓她沒想到的是,有800多萬網友也在屏幕中點開了他們的“云婚禮”,看到了哭得稀里嘩啦的自己。評論區里除了祝福,說的最多的是“勇氣”和“感動”。有人感慨:“這場婚禮只有兩個人,卻讓我看到了什么是愛情。”
借由自己為婚禮視頻挑選的三首歌曲,李佳向《環球人物》記者講述了背后的故事:
《有何不可》
為你解凍冰河
為你做一只撲火的飛蛾
沒有什么事情是不值得
“不能推遲嗎?”
在決定要兩個人辦婚禮后,我的耳邊就充滿著這樣的問句。在結婚視頻發布后,也有許多網友對此不解。
說來話長。但,結婚本來不就是兩個人的事嗎?
我是河北人,之前北漂,現在杭漂,父母一直在老家呆著。我老公是河南人,父母在北京。
·李佳。
你看,這么多不同的城市。疫情反復無常,大家很難在一個特定的時間聚在一起。
婚期在今年初就定好了,4月29日。酒店呀,婚慶公司呀,我們也都找好了,連定金都付了。但因為疫情,4月初,許多不確定性瘋狂向我們涌來。
一開始真的挺糾結的。為人子女,誰不想父母陪在身旁,見證這個重要的儀式呢?可是父母來不了,我們回不去。就算往后推婚期,也不知道究竟要推到啥時候。
我今年36歲了。之前,我一直覺得婚禮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是做給別人看的。我和我老公討論過,辦婚禮的意義到底是什么?很多時候就是昭告天下,“Hi,我們結婚了。”可能那天你笑得臉都抽筋了,但也要強撐著,因為這是一個給別人看的儀式,你必須要扮演好角色。
既然疫情難以猜測,那我們是不是可以干脆為自己辦一次?到時我愛笑就笑,愛哭就哭,一切都可以自己掌握。
所以,一方面確實是無奈,一方面也是因為思路的轉變。我記得,在和家里打過三次電話后,他們就基本同意了這個提議。這也是一種對我們的信任。
畢竟,在這座城市,我們就是彼此唯一的依靠。
想當年,我倆同在杭州的一個園區上班,從沒碰見過。直到有一次,園區舉辦了祈福活動,每個人在小紙條寫下心愿,掛在樹上。我直接寫的征男友,留下微信號。一開始就覺得寫著玩玩,沒想到他還真找過來了。
挺逗的,一棵樹做了我們的媒人。世界就是這么奇妙,什么都可以發生。對著屏幕結婚,又“有何不可”?
《今天你要嫁給我》
昨天已來不及 明天就會可惜
今天嫁給我好嗎
就這樣,我愉快地決定把自己嫁了。也有很多人好奇,疫情下怎么辦婚禮?會不會很沒儀式感?要不要找婚慶公司?
我現在的答案是,重要的是創造你們自己的儀式感,而不是一定要達到別人眼里的標準。況且,誰說只有一個標準?
我們全程都是自己操弄的。在決定了“簡辦”后,我就想把這個婚禮變成一個完全由我們“沉浸式體驗”的過程。
不過,畢竟我們也沒什么結婚的經驗。“云婚禮”第一步,還是得多求助外援做功課——我媽。
她開始不停寄來快遞。讓我報上門窗的數量,床的尺寸,特意在老家買好了“喜”字、胸花、婚被等,每次都是一個大大的包裹。
我邊收快遞,邊倒數著日子,說實話,那時心情蠻復雜的,偶爾也會冒出前面大家的那種疑問。
·李佳在拆媽媽寄來的快遞。
婚禮的前一天,我老公還在工作。我就一個人把家里里外外打掃了一遍,又去附近的超市買了花和蛋糕,還選了一瓶酒。
回到家,我把媽媽寄來的被罩、床單換上,然后,突然有點繃不住,眼淚不停地流。就算家人不在身邊,他們的愛在這些包裹里,又這么真實這么熟悉。
等把家里的“喜”字都工工整整地貼上,我們的“婚禮現場”、“婆家”、“娘家”,就都在這個空間里誕生了。
第二天,為了不耽誤“吉時”,我老公5點就從隔壁房間闖入“娘家”,把我拖了起來。這位不善表達的男士“罕見”地和我說,他昨晚幾乎沒怎么睡。
本化妝師·道具師·攝像師·司儀,又把我從我媽那學來的結婚流程和他科普了一番。比如,迎親。
沒有“婚車”,也沒有“攔親”,他手捧著花,十分配合地走過來敲我的門,得到同意才進來。
那時,我已經換上本打算用來做敬酒服的紅色旗袍,盤起了頭發,再把婚鞋擺在旁,等他來穿上。沒想到,他突然單膝跪地,把花送給我。這純屬他自己加的戲,把我樂得哈哈大笑。
終于,要結婚了。
我們來到客廳,把手機擺在桌子上。今天唯一的賓客,就是屏幕那頭的家長們。
《你不要擔心》
過去的事就如過去 有那種意義
我們一起唱歌吧
沒有后悔地做了夢
我為婚禮選的第三首歌,是韓劇《請回答1988》里的插曲。看過的人應該都知道,在寶拉(片中人物)出嫁的那一天,這首bgm響起,所有人哭成淚人,包括屏幕前的我。
·《請回答1988》片段截圖。
我幻想過很多婚禮場景,也許我也會穿上雪白的婚紗,哭著向養育我的家人跪拜。
打開攝像頭,看到我媽的那一刻,我還沒有哭。
過了一會,我聽到那邊有人敲門的聲音,我媽走過去開門。從小就疼我的親戚們一個個走了進來,在屏幕里朝我打招呼,我瞬間破防。
·李佳說,他們都哭成了表情包。
他們怕我想家,也怕我媽難受,瞞著我自己全部過來了。我看到他們,眼淚嘩嘩地開始往下流。
我媽看到我這樣,她也跟著哭,還很嘴硬地說,“有啥好哭的,現在不都這么辦婚禮嗎?好日子,不要哭。”
公公婆婆也賺足了我們的眼淚。我們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緊張到忘了夫妻對拜。但是,就好像他們在眼前一樣,我們向著屏幕那頭認真地鞠躬,老人家也一直看著我們。我改口喊了聲,“爸、媽。”
沒有遺憾了。
禮畢。12點左右。那時我已經餓得不行,頂著哭紅腫的眼,拉著我老公走去吃飯,“四舍五入”也算是婚宴了。
然后就有很多姐妹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多好啊,還能好好吃上一頓飯。我結婚的時候,餓得前胸貼后背,訂了再豐盛的宴席都和我沒關系。”
說起這個,我是完全沒想到它會火起來。5月4日,我上傳了這個“只有兩個人的婚禮”視頻。我的賬號也沒幾個粉絲,傳完我就去忙工作了。那天下午手機還沒網,一直沒注意。沒想到晚上打開一看,第一反應就是:天啊!我不會要火了吧?
觀看量“蹭蹭蹭”就漲到了800多萬,我一是受寵若驚,二是也感受到,許多人在這段時間經歷了婚禮反復延期、取消的過程,有各種糾結和遲疑,我都懂。也許我的視頻給了他們一點勇氣,讓他們看到,婚禮也可以這樣簡單。
我最大的安全感來源于我老公。他無條件地配合我所有的要求,就像他曾經告訴過我的一樣:
·李佳問先生“你的夢想是什么”。
婚姻的意義是什么?婚禮的意義是什么?有時,最簡單的方式,才能看到最本質的東西。我們自己也上了一課。
這個視頻,我想我以后肯定會反復觀看。還要給我們的孩子看,然后問他:“你看你爸你媽,當年酷不酷?”
(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加微信“HQRW2H”了解細則。)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