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未曾關注過F1比賽的人,
也記住了周冠宇的名字。
作者:王喆寧
編輯:許曄
7月3日晚, F1(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英國站比賽中發生驚魂一幕。
在發車階段,中國車手周冠宇被“無辜”卷入碰撞事故,其賽車失控發生翻轉,并高速沖出賽道,受損極為嚴重。
·7月3日,周冠宇的賽車沖出賽道。新華社發(錢俊攝)
今年3月,在F1巴林站比賽中,周冠宇以第十名的成績,拿下本賽季寶貴的1積分,創造了中國賽車新歷史——這不僅是周冠宇的第一個、也是F1史上屬于中國車手的首個積分。
昨晚的事故發生后,無數中國車迷都在為他祈禱。
所幸,周冠宇并無大礙。
今天凌晨,他發微博報平安:“我沒事,很幸運還可以站在這,今天Halo(編者注:一種設計用于在方程式賽車為主的開輪賽事中,為車手提供充分頭部保護的系統,因外形被車迷戲稱為“人字拖”)救了我。謝謝大家對我的關心。”
脫困之后,周冠宇沒有譴責造成事故的車手,而是一直在說:“我很好,謝謝大家。”
澎湃新聞不禁發文感慨:他是中國唯一的F1正賽車手,也是一個一年級菜鳥,但此時此刻周冠宇的從容和大度,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賽道上真正的強者。
這一次,不少未曾關注過F1比賽的人也記住了周冠宇的名字。
創造歷史那一刻
3月那場創造歷史的比賽后,周冠宇接受了《環球人物》記者的采訪。當時,他激動地說:“我們鼓勵更多年輕人投身于賽車事業,讓中國的賽車事業蓬勃發展。”
周冠宇在賽車圈中早有名氣,但直到2021年,他才真正走入大眾視野。
去年11月,F1阿爾法·羅密歐車隊官方宣布周冠宇正式加盟,并且將以正式車手的身份隨隊參加2022賽季F1大獎賽。當天,周冠宇在微博上寫下“夢想成真”四個字。
這一消息振奮了中國賽車愛好者,周冠宇也登上微博熱搜榜第一。
很多不熟悉賽車的網友好奇,成為F1正式車手很難嗎?
事實上,F1與奧運會、世界杯足球賽并稱為“世界三大體育盛事”,是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賽車比賽。
目前,全球共10支F1車隊,每支車隊有兩名正式車手和一名預備車手。因此,F1正式車手全球僅20人,非常稀有。
像周冠宇這樣的賽車新星,想占據一席之地更是難上加難。
全球持有F1駕照的大約有100人,但由于賽車手職業生涯較長,每年正賽的空缺席位寥寥無幾。2022賽季,F1新秀只有周冠宇一人,堪比站上金字塔塔尖。
·周冠宇。
周冠宇成為焦點后,輿論浪潮也隨之而來。在網友的歡呼鼓勵聲中,也夾雜著一些質疑,“付費車手”“能力不行”“帶資入隊”,等等。
此外,本賽季中周冠宇的對手十分強勁,除了漢密爾頓外,還有法拉利車手勒克萊爾、西班牙著名車手阿隆索、2021F1新科冠軍維斯塔潘等經驗與實力兼具的頂尖車手。
背負著多重壓力,周冠宇在賽前定下目標,“進入排位賽(前15名),最好可以拿到積分”。
巴林站首秀,他戴上定制的青花瓷花紋頭盔,“發車前會緊張中帶著點興奮,正式開始比賽后我就全情投入,完全不緊張了”。
·周冠宇戴著定制的青花瓷花紋頭盔。
賽程共57圈,他前期一度處于倒數,在發車失利的情況下,沉著、敢拼,最終第十位沖線。
多次超車的精彩瞬間,讓周冠宇在海外圈了一波粉,徹底擊碎了幾個月來的流言蜚語。
很多網友在他的社交賬號下留言:“說實話之前并不看好你,但是第一圈之后我開始為你尖叫了!被你圈粉了!加油!”
周冠宇則表示:“我喜歡用實際行動去回擊對我的質疑。能用行動去贏得認可,我很高興和驕傲。”
走一條沒人走過的路
周冠宇1999年在上海出生。小時候,他和同齡男生一樣,追求“速度與激情”,“我從小就喜歡車子之類的玩具,生日禮物都會選擇和車相關的”。
2004年,F1賽事落地中國。
彼時,上海嘉定區建成了中國第一條F1賽道,近距離觀賽者趨之若鶩,票價最高被炒到5000元一張。得益于做汽車生意的父親,周冠宇很早就有機會接觸賽車。
6歲時,他跟隨父親,在上海站現場觀看了人生中第一場F1比賽。在熱烈氛圍的感染下,F1之夢開始在他的心中生根發芽。
那天賽后,周冠宇戴著一副黑框眼鏡,頭頂鴨舌帽,雙手舉著代表雷諾車隊的藍黃隊旗在場邊留影。這面象征勝利的旗幟,印有費爾南多·阿隆索的元素——他不僅是當年F1年終車手總冠軍,也是周冠宇童年的偶像。
·去年底,周冠宇(左)和偶像費爾南多·阿隆索合影并互換頭盔。
7歲那年,周冠宇第一次坐進卡丁車,父親帶著他在俱樂部的賽道上飛馳,“我很害怕,全程一直閉著眼睛,就像坐過山車一樣”。
結束后,父母提議讓他自己開幾圈。他鼓起勇氣,坐進駕駛位,控制著方向盤與速度,“感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瞬間愛上了卡丁車。
在當時“中國F1第一人”馬青驊的指導下,周冠宇從8歲開始參加卡丁車比賽。上小學時,他經常一邊參加訓練,一邊堅持學習,周末的時候去參加比賽。
2008年,他首次參加全國卡丁車錦標賽,獲得8—12歲組別年度季軍,次年獲得冠軍。
周冠宇也曾在比賽中遭遇車禍,身后車子失控,從他肩膀上飛了過去。他的右臂被劃開一個大口子,不得不去醫院縫針。家人心疼地詢問他是否繼續開卡丁車,雖然傷口很疼,他還是點了點頭。
·今年6月1日兒童節當天,周冠宇在微博上曬出自己的童年照。
2010年,周冠宇晉級12—16歲組別,在年長對手前毫不畏懼,贏得8個賽事的冠軍,被授予“最具潛力車手獎”“最佳新人獎”。
雖然多次奪冠,但對于周冠宇來說,成為F1車手的夢想剛剛起步。他不滿足于現狀,主動向父母提出前往英國學車的想法。
“歐洲賽車起步早,如果我能在那里學習賽車,脫穎而出,那么夢想成真的機會就很大。”
當時,中國亟需一位F1賽車手,帶動商業資本的注入與賽車文化的傳播。
據報道,F1在中國7年,賽事方總虧損近50億元,中國賽車手也始終沒能進入F1的正式比賽。不論從經濟角度還是行業發展來看,周冠宇的出現,都為中國賽車圈注入了一股動力。
2011年,周冠宇飛抵英國,開始走一條沒人走過的路。
夢想實現了
周冠宇來到謝菲爾德時不到12歲,置身完全陌生的環境,語言與競爭壓力接踵而來。
最初參加比賽,他在同齡人中只能排到十幾名,十分迷茫和沮喪。“競爭非常激烈,可能0.1秒就是第一和第十的差距。”
不僅如此,因為“賽場上沒有(其他)中國人”,周冠宇缺少引路人,只能靠自己摸索。“孤獨感蠻強的,我沒有選擇,只能適應。”
他幾乎三點一線,往返于家、學校和卡丁車賽道之間,在路上完成作業,還要一邊惡補英語,一邊找機會練車。
日復一日,周冠宇的成績在2013年末突飛猛進,“從一開始的10名開外,到后來變成領獎臺的爭奪者”。在全年參與的5項賽事中,他獲得兩場比賽的冠軍。
他被培養F1車手的法拉利車手學院看中,于2014年簽約,正式從卡丁車賽道“畢業”,進入方程式賽道。
·周冠宇(右)在賽道上。
“從卡丁車到方程式是很大的跳躍,更注重體能了,對脖子、臂力、頸椎要求都非常高。”周冠宇說。
來到意大利,學院為他設計了針對性訓練計劃:9點進入健身房,進行有氧、上肢力量訓練,之后上機械理論、心理課等,最后進行模擬器訓練、學習意大利語。
首個F4賽季,周冠宇就獲得了意大利F4錦標賽亞軍,并于次年升至歐洲F3比賽。2019年,他轉投雷諾運動學院,成為其門下青訓車手,目標更加明確——參加F2,沖刺F1。
F1對身體素質要求極高,整場比賽車手心率可高達175次/分鐘,脫水可達3公斤。在F2訓練中,周冠宇以F1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我進行著非常高強度的訓練,主要是心肺功能的增強。F1的下壓力和離心力會對車手的脖子造成更多壓力,所以得加強肌肉訓練。”
周冠宇不斷超越自我,于2019年一鳴驚人——F2首秀排名第四,年度積分排名第七。原本他打算在次年乘勝追擊、進軍F1,卻因為多次賽車故障或其他突發情況,不得不退賽。
那段時間,他深受打擊,開始頻繁前往健身房,練拳擊釋放壓力。
周冠宇努力調整心態,決定在2021年“最后一搏”。
那年3月,F2首站巴林站,周冠宇首位發車,雖然第一圈被對手超越,但他死死咬住,依舊保持在前三。
賽道上塵土飛揚,比賽中事故頻發。他沒有受影響,還剩4圈時,一路從第三超越對手到第二,在第28圈時找準機會,加大油門,超過前方賽車,來到領跑位。
最后一圈,鏡頭中深藍色賽車呼嘯而過,黑白格旗幟揮舞著,周冠宇拿下F2生涯的第一個正賽冠軍。
頒獎時,國歌響徹賽場,他高舉獎杯,比出勝利的手勢,迎接屬于冠軍的“香檳浴”。
·2021年,周冠宇獲F2巴林站冠軍。
之后的比賽中,周冠宇發揮穩定。從刷新單圈紀錄、獲得年度季軍,到簽約F1車隊,1年時間內,他從未知中闖出一條大道,與兒時偶像駛入同一賽道。
在F2官方紀錄片《Chasing The Dream(追夢)》中,周冠宇曾說:“如果有一天,我能和現役F1車手一起出現在發車格,競爭世界冠軍,這就像是一個年輕孩子的夢想最終實現了。因為那是我的志向,是我的目標,是我開始賽車生涯的原因。”
如今,他追夢成功,或許能鼓勵更多年輕人,向著目標堅定地走下去。
總監制: 呂 鴻
監 制: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 蘇 睿
(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加微信“HQRW2H”了解細則。歡迎大家提供新聞線索,可發至郵箱tougao@hqrw.com.cn。)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