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人物網7月23日成都電(記者羊佳 通訊員莫婧)7月22日,成都市青白江區歐洲產業城管理委員會(簡稱“歐管委”)赴江蘇省常州市考察,并成功舉辦了“共筑新格局共建經濟圈”2021年成都市青白江區歐洲產業城營商環境專題推介會。
謀篇布局 創造高質量投資機會
青白江區歐管委此次選擇常州招商,是出于地理位置、營商環境等多方面的的考慮謀劃。從地理位置看,常州是全國唯一一個地跨上海和南京兩大都市圈的城市,其輻射范圍相當之廣;從營商環境來看,當前常州市正在按照“國際化智造名城、長三角中軸樞紐”城市定位,大力發展智能制造、智慧能源。從產業規???,該市制造業銷售收入超過1.3萬億元,擁有33個工業大類、企業近6萬家,進出口產品數量巨大,與歐洲產業城打造臨港智能制造產業聚集高地的目標高度吻合。
有了明確的方向,還需制定相應的策略。面對完全陌生的環境和無從著手的招商工作,歐管委迅速整理思路、整合資源,經過前期多次溝通討論和電話會議,很快便與常州市四川商會(簡稱“商會”)建立起了緊密的合作關系。
常州市四川商會會長、江蘇路航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廣霖說:“過去受到地理位置限制,內陸地區發展遠遠趕不上長三角、沿海地區,我們很多四川企業家都選擇外出創業,隨著內陸地區發展越來越好,又有不少四川企業家希望回川投資。當我們了解到歐洲產業城后,發現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借助中歐班列,更加有利于企業做大做強,拓展海外市場。”
常州市四川商會由在常州投資創業的四川企業家自發組成,致力于常州、四川兩地的經濟合作發展和杜會福利事業,目前擁有會員近百家。
[page]
深入交流 當地企業投資興趣濃厚
在常州市四川商會的引薦下,當天上午,青白江區歐管委先后來到兩家當地企業考察。歐管委就企業運營、招商政策、園區發展等與企業進行了深入交流,雙方均表示出濃烈的合作興趣。
“我們有大量產品出口德國和俄羅斯,中歐班列在這兩個國家有哪些站點?需要多長時間?”“入駐歐洲產業城標準化廠房有哪些要求,地方政府有支持政策嗎?”……在當天下午舉辦的“共筑新格局共建經濟圈”2021年成都市歐洲產業城營商環境專題推介會上,60余家企業負責人爭相提問,歐管委主任沈偉及時的向大家介紹了歐洲產業城的發展環境和常州企業的投資機遇。
會后,各企業家紛紛表示歐洲產業城的臨港區位、班列物流和載體資源等優勢對其很有吸引力,希望接下來能到歐洲產業城考察投資。
[page]
發揮內陸港優勢 共享產業集聚紅利
當前,隨著成都中歐班列的快速發展,徹底改變了內陸城市發展外向型經濟必須依賴沿海港口的歷史,青白江區建立起以成都為主樞紐、西進歐洲、北上蒙俄、東聯日韓、南拓東盟的成都國際班列線路網絡和全球陸海貨運配送體系,為整個四川承接產業轉移提供有力支撐,能夠有效推動企業的內銷和外向型經濟發展。
據歐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建設歐洲產業城就是青白江區依托成都國際鐵路港和自由貿易試驗區等高能級開放平臺政策優勢,利用中歐班列的通道資源,承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產業轉移,做強成都國際鐵路港產業承載,打造臨港智能制造產業聚集全新高地,著力破解傳統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和青白江毗河南北長期發展不均衡的具體舉措。
“白紙畫圖、平地立城”以來,不到四年時間,歐洲產業城園區先后啟動總投資82億元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總長度37公里的25條道路和水電氣等9項公建配套。目前,歐城路、港城大道等31公里18條骨干道路建成通車;污水凈化廠、天然氣門站、消防站等6項公建配套建成投用;并加快推進標準化廠房建設,41萬平方米生產廠房、3.24萬平方米的蓉歐智谷大樓、4.28萬平方米的鄰里中心和人才公寓已建成交付使用,產業承載能力基本形成?,F已落戶總投資近920億元的重大項目77個,其中投資額100億元以上企業3家,上市公司9家。同時在城市建設、營商環境打造等方面也取得了矚目成就,中歐(成都)智能制造合作園區于今年正式納入全省國際(地區)合作園區的培育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