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導演孔大山:《宇宙探索編輯部》能拍出來,就挺科幻的

2021-10-22 09:30:54來源:澎湃新聞作者:陳晨

2019年,北京電影學院教授王紅衛參加第三屆平遙國際電影展,臨走在電影宮的紀念品商店買了雙襪子。襪子上一只寫著“開機”,一只寫著“殺青”,他把這雙襪子送給了他的學生孔大山,因為他的電影即將開機。

2020年初,電影開機前的半個月,新冠疫情正式爆發,孔大山好不容易組建好的劇組,只能就地解散。這一耽擱,一直到年末才重新二次開機。

2021年,孔大山導演的處女作《宇宙探索編輯部》在平遙舉行了它的“宇宙首映”,成為了本屆平遙影展中最亮的星,從觀眾到評委,從同行從業者到影評人、媒體,《宇宙探索編輯部》幾乎都收獲一片好評。常常是“眾口難調”的電影節,在這部影片的判斷上竟然出奇得一致。

《宇宙探索編輯部》海報

“平遙之夜”的頒獎禮上,影評人評委的“迷影選擇榮譽”,選擇了這部電影;青年導演和演員作為評委,授予它“青年評審榮譽影片榮譽”;主競賽單元費穆榮譽評委最終也把壓軸大獎最佳影片榮譽,頒給了這部電影。影展最后一天由普通觀眾投票選出的“觀眾票選榮譽”也毫不意外花落于此。

孔大山在頒獎禮上接過獎杯的同時,還撩起了他的褲腿——這一天,他剛好穿了王紅衛在開機前送他的“導演襪”?;叵肫痣娪耙宦纷邅砺L而坎坷的歷程,他一度哽咽。

《宇宙探索編輯部》講述了一個失敗者,如堂吉訶德般踏上追逐終極奧義的旅程,雖然跌跌撞撞甚至跌倒在地,但依然“趴在地上,仰望星空”的故事。

因為《流浪地球》導演郭帆的監制,這部電影從項目亮相之初就收獲不少關注。而事實上,這部電影和一般意義上的科幻類型極為不同,它雜糅了荒誕、黑色幽默、公路片等多重元素,以偽紀錄片的形式講述普通人的理想哀歌,在帶領觀眾在“走進科學”的同時,也進入一個落魄中年男人偏執、廣袤又深情的精神世界,同時,也展現出一條中國科幻片的嶄新探索路徑。

又飛、又土、又痛、又超好笑,大概是對這部電影觀感上比較直白的形容。影片沒有大場面,沒有大明星,也沒有炫目的特技??苹玫?ldquo;科”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科幻的“幻”是對人生和世界荒誕性的揶揄和投射。

影片的創作過程也很特別,因為是偽紀錄片,許多場戲都由長鏡頭跟隨演員完成,攝影機像觀眾的眼睛,帶領著觀眾走進人物的生活,再隨著生活不斷深入到人物的內心世界。同時,導演掌控著攝影機的“存在感”,從最初強調記錄這件事的存在,令觀眾增加對人物的信任感,到隨著劇情推進,攝影機逐漸隱藏起來而讓位于演員的表演和情節,又時而以跳接、黑屏等帶有“打斷感”的方式和觀眾互動,甚至開個雜耍般的小玩笑,孔大山導演以電影特有的方式,揮灑著他的才華和靈光。

《宇宙探索編輯部》劇照

孔大山在學生時代拍攝短片《法治未來時》,“震驚!拍文藝片悶死人上新聞了!導演被抓了”,這是這部影片中那條新聞的名字。短片以新聞專題片的形式,包裝著反諷的劇情設定和有趣的迷影氛圍走紅網絡,成為當年豆瓣上討論度最高的短片。

《宇宙探索編輯部》首映后,豆瓣評分一度高達8.7分(截至發稿前,該片豆瓣評分為8.6分),對于一位青年導演的處女作來說,是極高的起點。連影片出品方的工作人員都感嘆這個分數“嚇死人”、“可別捧殺我們了。”

這部影片的片頭,中影、萬達、華誼、貓眼、淘票票等看起來“很不電影節”的出品方相繼出場,也充分說明了來自市場對這部影片的期待??状笊叫ρ?,這個片頭可能是他覺得電影里特別“科幻”的部分,在拍攝之前,他覺得,那些屬于大片的廠牌,怎么可能跟他有什么關系呢?

影片獲獎后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他:“這樣的超高開分,是否會影響之后的創作?”孔大山回答:“如果會的話,我就不會拍出這樣的電影了。”

【對話】

用偽紀錄片的方式拍攝,“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澎湃新聞:演員艾麗婭在發布會上說,在現場的感覺挺“恐怖”的,還覺得你這個導演不是瘋就是傻,很好奇現場的拍攝狀態,你們的工作方法是怎樣的?

孔大山:我們拍攝的方式,可能跟其他正常電影不太一樣,比如說沒有燈光、沒有打板、沒有分切鏡頭。每場戲都是一個鏡頭拍下來,這可能跟她這樣經驗豐富的老師以往接觸的電影劇組拍攝流程是不一樣的。加上又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情節,所以會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但是后來拍到第四天、第五天的時候,明顯感受到她慢慢可以進入這個狀態了。

澎湃新聞:為什么選擇“偽紀錄片”的形式?

孔大山:因為這個片子創作最初的靈感,是我看到一個新聞,一個村民聲稱自己抓到了外星人,然后帶著記者去他家采訪,結果打開冰箱,發現是個硅膠的外星人。

新聞呈現出來給我感覺,特別像是那種“一本正經胡說八道”。我就覺得充滿了荒誕感,這也太適合把它拍成電影了,當時腦海里的畫面感,我就覺得,應該是那樣去記錄的樣式。

紀錄片的形式會提供一種沉浸感,給觀眾一種很強烈的跟隨感。攝影機的鏡頭就代表著觀眾的視角,就好像觀眾作為一個角色,跟著這些人物上路經歷一些事情,那種臨場感是會很強。

同時,因為我們沒有分切鏡頭,我們每場都是一個鏡頭的話,我們可以通過另外一些技術手段,來提高劇組的工作效率。這個片子拍的工作效率可以說是非常高。每天大概得拍三頁紙,拍了37天。

澎湃新聞:這種工作方式,現場是不是會有很多演員即興的部分?

孔大山:倒也沒有,因為雖然風格是偽紀錄片,但我們有非常明確的敘事節奏和目的,幾乎每一句臺詞都是設定好的,每場戲要說哪句話,要怎么推進,這都是非常精確的。所以很大程度上,也不太允許演員有脫離開這個東西的發揮。只能說,你在這場戲完成了所有那么多的敘事目的的臺詞之后,你可能會可以有一些自我的發揮,但脫離戲劇任務在即興創作,那樣就太不可控了。

工作方式大概是,每次拍之前都要先大概走一遍戲,但有時候我發現,可能第一次走戲的時候,大家狀態會比實拍更好,所以后來有些時候,我干脆就跟他們說,我們走遍戲,但其實攝影機就已經在拍了。那時候演員是最放松、最沒有負擔的,可能會有一些意外的東西出現。但這個方法也不能多用,你不能每條都這樣說,那演員肯定也不相信了,你一說試一遍走一遍戲,他們就知道行了,你就是實拍了。

《宇宙探索編輯部》劇照

澎湃新聞:“民科”在大眾的觀念里,通常會帶著一些負面的標簽,你的故事里似乎有借鑒了很多原型或者新聞,接觸的過程中,對這類群體有什么樣的觀察?

孔大山:對我來說,我好像觀念上傾向于講述一些失敗者的故事,但是他們的內心世界,又是無比強大獨立的。有這樣一個底層人物的形態,不斷延伸出來整個故事的脈絡。

在寫劇本的過程中,我經歷過很多次的采風,有一些UFO愛好者的聚會,我都會去參加。在這里面就認識了很多這個圈子里的人,我們去四川看景的時候,也會遇到一些當地非常有意思的人,后來他們都變成了里面的角色。

我覺得,他們就是一個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心,又有自己與眾不同的理解的群體。當然一開始會覺得,這些人為什么看起來這么奇怪,他們的想法為什么會這么奇葩?但是隨著你逐漸了解他們,會發現他們的世界觀是自洽的,他們非常篤定地相信他們所相信的東西,那只不過在外人看來,他們好像不太“正常”,但誰知道呢,也許他們也這樣看待我們。

澎湃新聞:一直以來,你自己是個會想很多奇怪的終極問題的人嗎?

孔大山:也不是吧,我覺得是你但凡思考一個問題,一旦開始思考,所有的問題,會發現它的終極歸宿,都是同一個問題——就是人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么?其實所有的問題,都是要回答這個問題。

《宇宙探索編輯部》劇照

以荒誕提煉生活,以創意四兩撥千斤

澎湃新聞:第一次拍長片,這個片子的進程里遇到哪些坎坷?

孔大山:主要是因為疫情,2019年籌備了大半年,一直到2020年1月初,都一直在籌備,搭建好整個劇組,基本上馬上要開機了,結果疫情就爆發了,所以整個劇組只能先行解散了。

當時真是一種語言沒辦法描述的心情。我也是第一次拍長片,第一次有一個完整的電影劇組,好不容易把這個團隊搭建起來,所有的場景、演員都確定,然后一下瞬間就沒了。自己心里也沒底,不知道什么時候能恢復。

那段時間,現在想來,真的特別感謝郭帆導演的支持,他叫我一定還是要把這個劇本拍出來。停機之后,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改劇本,到第二次搭建劇組再開機,就是2020年11月份了。

澎湃新聞:這個片子,整個的敘事結構有一個類似“公路片”的套子,在這個類型上,有怎樣的設計和考量?怎樣去設計他們所經歷的每一站?

孔大山:其實就是逐漸從北京這樣一個代表著最繁華大都市的地理環境,逐步到一個非常原始的自然環境里面的一個過渡,從城市到鄉鎮到鄉村,再到原始森林……從形而下的角度考慮,是視覺上會有變化,好看;如果從形而上的方面想,感覺可能是越自然越原始的環境,它可能越接近某種最終的答案。

《宇宙探索編輯部》劇照

澎湃新聞:現場放映時有很多笑聲,之前你大學拍出圈的短片《法治未來時》也是很爆笑的,你自己是偏愛喜劇這種風格嗎?

孔大山:我不覺得我拍的是喜劇,我覺得是荒誕劇吧。包括我的偶像寧浩導演,也經常會被人問他的喜劇電影怎么樣,寧浩導演的電影也都不是喜劇,也有荒誕劇。這兩者,還是有本質的區別的。

荒誕對我來說,就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特殊的提煉方式,你日常觀察生活,會經常看到當中很荒誕的。有時候,這種感受很強烈,但你也難以言狀這道理是什么,只是有一種強烈的感受,驅使著你想去把它呈現出來。

澎湃新聞:你學生時代就“自嘲”了文藝片的某種“不受待見”,實際上你自己是怎么看待文藝片的?

孔大山:那個其實沒有那么上綱上線,完全就是開個玩笑,調侃一下大家、調侃一下自己,僅此而已,真的沒沒想那么多。我不是某種文藝片或者商業片愛好者。我只是“好看的電影”的愛好者,在我的概念里,就是世界上只有“好看的電影”和“難看的電影”的區別。

澎湃新聞:放映之后片子的口碑很好,這個在你的意料之中嗎?

孔大山:預期……怎么說呢,我覺得它可能會出現兩極分化的一個狀態,喜歡的人會特別喜歡,不喜歡的人,可能也會難以接受。因為這種風格確實,它需要一定的一個“進入感”,不像普通的電影就講故事就好了。

偽紀錄片,你還要解決一個試點問題,要考慮觀眾是不是進入到你設定的這個語境里,會不會出戲?我也沒有預想到大家會是什么樣的反應,但是在拍完的那一刻,我對這個電影的自我認同,已經完成了。大家如果正好也喜歡,我也肯定會很高興。

《宇宙探索編輯部》劇照

澎湃新聞:評獎的幾波評委,包括觀眾的口碑反饋里,都提到同一個理由,覺得你探討除了中國科幻本土化的另一種可能性,對這個話題是怎么看的?

孔大山:科幻這種類型,在中國電影還是一個新的類型,它肯定要結合我們自己的一個文化語境里,用類型去講述一個故事,它不能是一個照搬,那樣就失去它的意義了。

但我自己也不會完全把這個片子定義為一個科幻片,我覺得這個作品是我們想讓觀眾去進入的一個通道,科幻只不過是放在這里面,我們設定世界觀的一個語境,它只是其中的元素之一,并不是我們最突出的。

澎湃新聞:這部電影你覺得最“科幻”的部分是什么?

孔大山:我覺得這個電影能拍出來,這件事對我來說就挺“科幻”的。最科幻的應該是片頭吧,我很難想象,那幾大出品方的logo,居然出現在我電影的開頭。那些一個個大名鼎鼎的中國電影的“招牌”出來,你感覺這應該是《封神》,應該是《流浪地球2》,應該是那樣的電影,應該跟我沒關系。

其實在這個故事在劇本階段,是很難通過文字去想象出來,它到底是一個什么形態。郭帆導演、王紅衛老師,還有其他所有主創,甚至是我自己,我都心里沒底。但他們還是義無反顧地幫我實現了這個東西。

在當前的一個電影市場環境下,沒有明星、沒有大場面、大特效,中國最頭部的幾個公司去拍一個這樣的電影,我覺得這事兒本身就很科幻。

澎湃新聞:可以理解一個青年導演第一部處女作很容易沒有明星、沒有大場面、大特效,但有了這些頭部電影公司的“保駕護航”,為什么沒有考慮用一些呢?

孔大山:因為我覺得這個電影就應該是這樣的,它是一個四兩撥千斤的東西,不該有一些特別硬性的開銷,它就應該是靠創意取勝的。

責任編輯:馮小玨
列表
文章排行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娇小性色xxxx| 亚洲av成本人无码网站| free性俄罗斯|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 | 色综合天天色综合|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观看| 国产香港日本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 一级一级一级毛片|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日本尤物精品视频在线看|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男同| 青青热久久久久综合精品|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三级中文字幕|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欧美|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播放|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看欧美| 四虎精品视频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九九精品视频在线播放8| 高清伦理电影在线看| 日本免费人成在线网站|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2| 欧式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观看的|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青草视频免费看| 成人午夜私人影院入口| 国产国语videosex| 中文字字幕在线高清免费电影| 色播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少妇高潮惨叫喷水在线观看| 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2022国产在线视频|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